建设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常见问题与应对措施

期刊: 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 DOI: PDF下载

尤圆圆

安徽世诚工程咨询事务所有限公司 安徽 淮北 235000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建设工程造价审计进行风险管理,是建筑行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建设工程造价审计工作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不断地改进和创新审计方法,不断优化和改进审计工作的效果,确保建设单位的资金投入具有高度合理性,提升工程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本文通过对建设工程造价审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如何改进审计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对建设工程造价审计工作的改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建筑工程;造价审计;常见问题;应对方法

正文

建设工程造价审计是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通过造价审计,可以帮助建设单位了解工程的成本使用状况,并找出问题所在,对工程的施工进行优化,并对工程的成本利用和资源分配进行审核,这将直接关系到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当前,许多建设单位都意识到了建设工程造价审计的重要意义,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所以有必要对建设工程造价审计工作开展进一步的研究,以提高其审计结果准确性,降低施工成本。

1 工程造价审计风险的主要特点

1.1 客观性

工程造价审计涉及的范围很广,数据量也很大,若不能对建设工程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的审计,很可能会导致数据出现误差,从而加大工程的成本风险。工程造价审计是一项涉及多个项目数据收集的工作,而且在收集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误差。此外,数据归档是一种对准确度要求较高的工作,在此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的失误,很可能会导致数据不准确。更重要的是,这些数据会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审计的结果,降低工程造价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工程造价设计要求审计人员全程参与,确保任何一个环节都不会出现遗漏。对于工程造价审计需要收集的数据而言,难免会出现误差,人为控制再严密,也无法完全杜绝,所以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中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1.2 普遍性

在工程造价审计中,部分风险是指工程项目的设计与实际预算的误差,这种误差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而不可避免。这种误差的发生往往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在工程造价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中都普遍存在。因此,工程造价审计的风险具有普遍性,而这种普遍性主要与建筑工程造价相关的因素所引起的。工程造价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施工人员人数不够准确、工程质量评价不够公正、工程结算数据不准确等,不仅会影响工程造价的审计结果,也会给工程造价审计带来一定的风险。所以,相关部门在进行工程造价审计时,必须针对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对施工各环节的控制,以保证工程造价审计工作的正确性。

2 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中的常见问题

2.1 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

我国的工程造价审计工作起步晚,管理部门不够重视,对工程造价审计的概念不够明确,缺少专业的管理人才。由于各方面的缺陷,使得工程造价审计工作未能建立起健全的管理制度,制约着工程造价审计工作的实施。如果不进行科学的管理,很可能会导致工程造价审计工作出现失误,甚至会对工程的实施造成严重的影响,从而给企业的经营带来风险。

2.2 审计工作开展不完善

由于缺乏对工程造价审计的认识,目前我国的工程造价审计工作没有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省略了预算、预算监督等环节,而是在工程整体完工后直接进行核算。由于建设工程工期较长,且工作重心在施工阶段,如果没有对施工全过程的跟踪、计量和监督,直接进行核算,会造成较多的疏漏,不能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同时,直接进行核算不能与招标合同的规定相结合,会导致工程造价审计不够精确。

2.3 缺乏专业的建设工程造价审计人员

工程造价审计工作程序严谨、规范,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很高。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审计方面的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工程施工方面的知识。然而,在现阶段的审计工作中,大多数从业人员的工作水平达不到要求,缺乏工作经验,存在着大量重复的工作。如果没有专业人士的支持,审计工作的开展就会遇到很大的阻力,也不能确保审计结果的有效性。

3 建筑工程的审计方法

3.1 对比审计

对比审计是指根据工程的客观、合理的造价指标,比较和分析审计对象,从而发现不符合规律的分部分项工程。该方法一般是以工程预结算数据的汇总和分析为先决条件,以工料消耗指标、用途造价等指标为指导,对存在问题的项目进行再审核。此外,对比审计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策略,经常对同一工程的成本、工料消耗进行客观的归纳和比较,以保证工程造价的准确性。

3.2 筛选审计

当前,我国建筑企业在建设工程施工与管理工作中,由于建设工程的规模越来越大,工程量也越来越大,在进行造价审计时,需要面对大量的数据,导致工程造价审计工作的开展变得非常困难。因此,在实际审计中,审计人员为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往往会对工程量大体相同的工程项目进行分析,从中发现相关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制定相应的指标,以此作为进行数据筛选和分析的依据。这种筛选审计方法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通过比较和筛选,找出工程造价审计中的不正常情况,并找出异常出现的范围,帮助审计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3.3 标准图审计

标准图审计的优点是效率高、效果好。标准图审计以标准图纸的工程量作为参考,优先将审计力量集中在编制标准预算上。其不足之处在于,它的应用领域比较狭窄,只适合于按照标准图纸进行施工的工程的审计。

4 建设工程造价审计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式

4.1 完善审计管理制度

为了对建设工程进行有效的成本管理,应建立健全的检索工程造价审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审计管理制度,要按照新形势下建设工程成本管理的基本原理,并与建设单位自身发展的需要相结合,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以避免审计工作中存在漏洞和不规范的情况,为建设工程造价审计工作提供依据,确保工程造价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4.2 对审计工作的流程加以规范

在实施审计时,首先应先对合同进行分析,确定合同类型,逐条研究条款,对不了解的部分,及时咨询相关法律机构,避免出现“阴阳合同”等问题。其次,要审计工程量,并与图纸、设计变更图纸、工作细致程度需求、时间要求、人力资源状况等相互结合,对相关信息进行计算。如果发现图纸存在不明确的地方,必须进行现场计量,审计人员必须到施工现场,按照计量规则开展计量工作。对于隐蔽工程,要根据工程的实际验收记录,进行多次核算,最后确定工程量。然后,是进行材料费用的审计。因建设工程工期较长,在施工期间材料的价格会出现波动,应定期进行市场调查,及时记录各批次材料的价格变动情况。审计的最后一步就是审核费用,审核时要注重取费文件的时效性、执行的取费表是否与工程性质相符、费率计算是否正确、人工费和材料费的调整是否符合文件要求、计算时的取费基数是否正确。优化审计工作的工作流程,有利于改进审计工作的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4.3 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能力

工程造价审核人员的业务能力,是影响审计工作效果的重要因素。所以,必须提高审计工作队伍整体技术水平,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知识水平,同时还要加强与之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对审计人员来说,要深入施工现场,了解工程的各个环节,如材料、设备、工艺等,才能更好地保证工程造价审计工作的质量。

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出现了较好的发展趋势,建设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所以,相关部门在实施工程造价审计时,必须严格按照有关法律规定,认真审核工程项目,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力求最大限度地优化建设资金的使用,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 伊霍雨人.建设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常见问题与应对措施[J].今日财富,202018):116-117.

[2] 周小敏.建设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常见问题与应对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2004):3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