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探析
摘要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旅游;城镇建设
正文
引言
在乡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乡村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发展的新趋势。随着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旅游模式,而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乡村旅游。乡村旅游是把旅游与乡村发展融合在一起的一种模式,其可以推动旅游模式的优化与创新,使人们在新的旅游模式中获得新的体验,同时也能带动乡村的经济发展。新时代,如何更好地发展乡村旅游,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意义
发展乡村旅游,对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乡村具有天然质朴的民俗特色,资源独特,前景广阔,投资价值高。由于村民缺少对资金的科学管理,使其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而外来资金的投入,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引进外资既能为本地带来必要的资源,又能把科技和管理经验结合起来,优化产品结构,保证产品供应的多元化,从而有效地满足顾客的多元化需求,促进乡村旅游长远发展。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激发民间资本的活力,促进资本的投入。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当地政府在创业就业模式、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现在,更多的人选择返乡创业,把先进的经营技术和足够的资金投入到乡村,使乡村的经济活力得到持续的提升,从而加速了乡村的资本流动速度。随着乡村劳动力的不断转移,村民的素质不断提高,乡村旅游在发展的同时,也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进行了整合,从而使乡村经济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在发展的进程中,既要增加专业人才,又要有大批的劳动力。休闲购物、观光旅游、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发展,将为村民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广大村民积极学习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理念,不断提升乡村居民的服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 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模式较为单一,活力不足
当前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虽已初见成效,但仍有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乡村旅游的模式相对单一、缺乏活力。目前在许多地方,乡村仍然是以生态旅游为主,这种旅游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只能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景,但是,这些并不具有特色,也不能成为乡村旅游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制约了乡村旅游的长期发展。从乡村旅游发展的趋势来看,生态旅游、乡村振兴、文化习俗体验等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然选择。
2.2 乡村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同质化问题
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旅游资源利用不合理,乡村文化挖掘不够深入,缺乏创新能力。在资源开发上,由于缺少特色的乡村旅游体验,大多数的乡村旅游都是依托于当地的自然条件,其内容十分单一。另外,乡村文化挖掘不够,乡村文化在旅游产品和服务中缺少特色,导致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由于缺少创意,往往只能模仿其他乡村旅游的经营模式,造成产品同质化、特色不明显等问题。
2.3 乡村旅游经营规模小且品牌化程度低
由于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缺少高水平的统筹规划,导致大部分的乡村旅游企业都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运营,在这样的背景下,整体的经营规模相对较小,再加上村民本身的教育、管理经验等原因,很难将乡村的优质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导致了乡村旅游的整体竞争力不能得到提高,也就无法打造出知名的乡村旅游品牌,对其规模化与品牌化发展造成的严重影响。
2.4 乡土文化受损严重
乡村旅游的繁荣,使传统的乡土文化遭到了外来文化与商品经济的冲击,不可避免地将地方文化的中心位置边缘化,使其整体内容发生变化,使传统的乡土文化得以继承与发扬。因此,如何重建乡土文化,复兴乡村旅游,成为当前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3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3.1 开发多样化和富有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
当前,我们国家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与不均衡发展之间的矛盾是主要的社会矛盾。在发展旅游产品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对市场需求进行初步推测,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以防止资源的浪费。在开发过程中,要重视乡村景观和建筑风貌的保护,充分挖掘当地民俗特色,为游客营造淳朴的乡村氛围。同时,本地特有的生产、生活和节日也是发展乡村旅游的突破口,游客可以通过品尝特色美食,学习传统手工艺,体验农事和民间文化活动,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和有趣的旅游体验。
3.2 扩大经营规模,推进乡村旅游品牌化发展
国家要从宏观上对乡村旅游进行全面的调整,从政策上对其进行规划和发展,同时要加大对乡村旅游的支持,拓宽乡村旅游的融资渠道。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产业发展还需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政府要不断健全相关乡村旅游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对乡村旅游业的约束,严格控制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制定乡村旅游的标准和规范。要防止不法商人在产业发展中牟取不义之财,同时要严惩恶性竞争,为乡村旅游的优质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而要使乡村旅游的品牌化发展,就需要政府和企业对其进行规范化的培训,以提高其服务能力和知识和文化素质。让游客们感受到了更好的旅游体验,也让他们在市场上树立起了良好的口碑,这对品牌推广也是有好处的。
3.3 充分发掘、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
乡土文化是经过世世代代传承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内涵,其既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又承载着世世代代的情感和回忆,渗透到了当地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成为乡村旅游开发的最主要的资源。在乡村建筑、民俗、宗教节日等活动中,可以充分反映出地方的民族传统文化,而乡土文化又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要充分挖掘乡村文化的内涵和精神价值,在乡村旅游中充分展示最具特色的乡土文化,发挥乡土文化的旅游资源价值,带动特色文化产业的建设。但在发掘地方文化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其保护和传承,使游客和当地居民树立起文化保护意识,并在旅游的过程中形成一种良好的文化环境,使乡土文化和乡村旅游相结合。如果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如果有外来文化和乡土文化之间的冲突,那么要充分发挥乡土文化的主体作用,并通过对外来文化的合理创新,使其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结束语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乡村旅游也有了很好的发展前景。改变乡村经济发展模式,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条重要路径,也是当前乡村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由于近几年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和生活质量都得到了提高,所以,在假日期间,人们的旅游计划也变得更加多样化,消费者对旅游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这既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契机,也是一种挑战。
参考文献
[1] 张菊芳.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探析[J].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4):93-95,116.
[2] 万光景.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绿色发展路径探析[J]. 情感读本,2021(15):15.
[3] 孙爱民.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策略探析[J]. 全国流通经济,2018(35):90-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