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分析中医辨证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摘要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中医辨证治疗;疗效;生活质量
正文
高血压以患者体内动脉压显著增高为基本特征,是一种长期慢性心血管疾病,也是导致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发因素,尤其在老年群体中患病率较高,并且年龄越大患病风险越高[1]。长期高血压患者会表现为头晕、失眠、耳鸣、健忘等一系列神经症状,还容易增加心脏负荷,引发心脑血管事件风险,需积极开展临床治疗[2-3]。目前采取西药治疗手段是临床治疗高血压的主要方式,临床中各类口服降压药物选择多样,通过口服西药可尽快降低血压,但容易出现水肿、恶心、乏力等不良反应,不适宜长期使用[4]。中医对高血压研究有着深刻的认知,应用中医辨证治疗法取得了一定成效,患者治疗耐受性良好。中医治疗高血压重在调理气血、补气通络[5],为探究中医辨证治疗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本次随机抽取我院92例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为对象开展分组研究,详细报道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研究对象:我院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共纳入92例,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与实验组。对照组纳入患者46例,性别(男/女):27/19,年龄:61-88岁,均值(73.72±6.78)岁,病程3-11年,平均(5.48±1.46)年;实验组纳入患者46例,性别(男/女):25/21,年龄:62-89岁,均值(73.66±6.52)岁,病程2-12年,平均(5.72±1.37)年。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差异均衡,组间有可比性(P>0.05)。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已批准本次研究。纳入标准:①符合WHO中有关高血压诊断标准;②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③就诊资料齐全;④患者及家属知悉研究目的、内容,同意入组参与研究;⑤具备良好的行为认知能力。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高血压并发症者;②血压波动幅度较大,难以有效控制者;③合并恶性肿瘤或器质性病变者;④对中医研究药物过敏者;⑤合并心血管疾病者;⑥拒绝随访或研究中途脱落者。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方法。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生产厂家为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0113236,药品剂量为5mg*21片),首次用药剂量为2.5 mg/次, 1 次/d,服药时间为7:00 - 9:00 ,每日监测患者血压变化,结合测量结果,遵照医嘱合理调整药品剂量,注意每日最大用药剂量不得高于5 mg。口服厄贝沙坦片(生产厂家为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0030016),首次服用剂量为0.15 g, 1次/d, 根据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在医生指导下随时调整药品剂量,最高剂量可增至0.3 g, 1次/d。
实验组接受中医辨证治疗方法。结合望闻问切四诊法详细了解患者病情、体质、病史、生活习惯等情况,结合患者疾病信息分析高血压证型,根据不同证型制定合理科学的辨证治疗方案。(1)肝火亢盛型。此类型高血压患者多表现为头胀头痛、烦躁失眠、面色赤红、脉弦有力、口苦、舌边红等特点,在临床治疗中应侧重于清肝火,平肝潜阳,可采用天麻钩藤饮或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龙胆泻肝汤中药组方如下:石决明 30g,钩藤 20g,夏枯草、菊花、黄芩各15g,地龙、龙胆各12g,柴胡10g, 对于严重头晕者,增加茺蔚子10g;对于剧烈头痛者,增加川芎 10g、黄连 8g。(2)瘀血痰阻型。患者表现为气促乏力、心悸、面色苍白、苔白、舌淡、畏寒、脉涩细等特征,临床治疗时应以以活血化瘀、行血止痛、温阳育阴为主,可选用地通窍活血汤治疗,该汤剂组方为:丹参 30g,益母草、决明子各20g,川芎、赤芍各15g,红花、桃仁、地龙各12g,对于四肢麻木患者,宜添加地龙 9g、白花蛇 8g;对于脖颈僵硬、语言障碍者,宜添加菖蒲、葛根各8g、郁金7g。(3)阴虚阳亢型。患者表现为脉细数、舌苔少、四肢酸痛、心慌、眩晕、耳鸣等症状,应以滋养肝肾为主,可选用以下组方治疗:生地黄、玄参、钩藤、夏枯草各15g,丹参、白芍、牛膝、菊花、泽泻、麦冬各10g。(4)阴阳两虚型。此证型患者有舌苔薄、心浮气躁、乏力、腿软、严重眩晕、气促、记忆力减退、夜尿多等表现。临床治疗应以育阴温阳为主,用药组方为:淮小麦30g,仙灵脾12g,知母、黄柏各10g,香附 5 g。两组均连续治疗28 d,治疗期间配合生活方式调整,严格限制钠盐摄入量,禁止饮酒吸烟,适度运动,保持情绪乐观。
1.3观察指标
对比指标:干预前后血压血脂状况、治疗有效性以及生活质量评分。①分别在干预前后检测两组患者的血压、血脂水平。采用电子血压仪检测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并做好记录。采取静脉抽血方式,抽取患者晨起空腹状态静脉血液样本,离心处理后分离上层血清,测试患者胆固醇水平,观察对比两组指标数据。②治疗有效性分为有效、显效、无效3个医疗等级,具体评估标准如下:患者经过治疗症状明显消失,与治疗前相比,舒张压降低幅度>10 mmHg,收缩压降低幅度>20 mmHg视为显效;治疗后头晕等症状有所缓解,血压水平有所下降但未达到显效标准视为有效;治疗后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血压值不稳定,波动较大视为无效[6]。治疗有效率=×100%。③生活质量采用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所SF-36简明生活质量调查表评估[7],共8个维度,包括生理、社会、躯体疼痛、精神健康、躯体角色、情绪角色、生命活动、总体健康,单项得分采用百分制评分法,分数与生活质量程度成正比。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SPSS24.0,治疗有效率采用n(%)描述,血压血脂、生活质量采用(±s)描述,组间经t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组间血压血脂状况
干预前,两组血压、血脂水平对比差异差异不大(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水平比对照组更低(P<0.05),详见表1:
表1:对比组间血压血脂状况(±s)
组别 | 例数(n) | 干预前收缩压(mmHg) | 干预后收缩压(mmHg) | 干预前舒张压(mmHg) | 干预后舒张压(mmHg) | 干预前总胆固醇(mmol/L) | 干预后总胆固醇(mmol/L) |
对照组 | 46 | 157.74±10.46 | 140.36±8.83 | 98.38±6.62 | 90.47±5.78 | 5.36±0.97 | 3.74±0.86 |
实验组 | 46 | 157.64±10.62 | 131.38±7.80 | 98.56±6.58 | 82.49±5.57 | 5.28±0.89 | 2.33±0.57 |
t | 0.045 | 5.169 | 0.131 | 6.743 | 0.412 | 9.269 | |
P | 0.964 | 0.000 | 0.896 | 0.000 | 0.681 | 0.000 |
2.2对比组间治疗有效率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7.83%)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2.61%)(P<0.05),详见表2:
表2:对比组间治疗有效率(n,%)
组别 | 例数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治疗有效率(%) |
对照组 | 46 | 23(50.00) | 15(32.61) | 8(17.39) | 38(82.61) |
实验组 | 46 | 32(69.57) | 13(28.26) | 1(2.17) | 45(97.83) |
χ2 | 4.434 | ||||
P | 0.035 |
2.3对比组间生活质量评分
干预后,实验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对比组间生活质量评分(±s,分)
组别 | 例数 | 生理功能 | 社会功能 | 躯体疼痛 | 精神健康 | 躯体角色 | 情绪角色 | 生命活动 | 总体健康 |
对照组 | 46 | 83.63±5.63 | 82.46±4.33 | 84.79±5.28 | 83.52±4.56 | 82.38±5.38 | 83.48±5.13 | 84.62±4.61 | 84.26±5.78 |
实验组 | 46 | 91.52±5.59 | 90.52±4.75 | 92.47±5.66 | 93.38±4.53 | 91.37±5.61 | 92.38±5.67 | 91.63±4.84 | 93.48±5.52 |
t | 6.745 | 8.505 | 6.729 | 10.404 | 7.844 | 7.894 | 7.113 | 7.824 | |
P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3讨论
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增加,高血压发病形势也日趋严峻[8]。高血压早期病症并不明显,患者可能表现四肢麻木、头痛头胀、眩晕、胸闷等症状,当出现明显的视觉下降、意识障碍时,已经对患者心、肾等重要靶向器官造成损害,危及生命健康。在高血压治疗中,使用安全可靠的治疗方式降血压平稳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对改善老年患者预后生命质量至关重要[9]。临床常见的治疗高血压西药包括氨氯地平、厄贝沙坦、硝苯地平等,该类药物容易引发水肿、心慌等不良反应,须严格把控药物剂量,单一使用西药治疗效果不甚理想,需积极探求更为稳健、高效的治疗方法。高血压在中医中属“头痛”“眩晕”范畴[10],通过中医辨证施治理论开展整体治疗,能有效预防靶向器官功能的损害,改善头晕、失眠等症状。本研究对比了常规西药治疗和中医辨证疗法治疗老年高血压,结果显示:干预后,实验组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比对照组更低(P<0.05);实验组治疗有效率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证明中医辨证疗法治疗效果更优,可明显提升患者晚年生活品质。
从中医辨证治疗的角度分析,老年人容易罹患高血压主要原因和治疗机制如下:①气血瘀滞。老年患者血液循环运行变慢,易出现血液堵塞,导致血气瘀结。长期血液流通不畅,会导致头晕眼花、失眠、健忘、困乏、烦躁等,应使用通窍活血汤进行治疗。②肝火旺。长期血压异常升高可导致肝火旺、肝火郁结、精气失所,出现头晕、耳鸣等病症,可选择龙胆泻肝汤、天麻钩藤饮等清肝火、平肝潜阳的药方。③肾气不足。随着年龄增长,人体机体组织功能也在不断弱化,老年人多肾气不足,肾为人体精气聚集之所,肾气衰弱会影响脏腑功能,出现心慌、眩晕、耳鸣等症状,应注重滋养肝肾,选用养阴生津、平肝清热的生地黄、玄参、钩藤等药方。在中医辨证治疗基础上,加强生活管理,可保证疗效。
综上所述,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效果确切,可提升整体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普及。
参考文献
[1]侯雅娟.探讨分析中医辨证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J].每周文摘·养老周刊,2023,000(8):0121-0123.
[2]田雪瑞.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脑血管疾病影响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4,000(2):0073-0076.
[3]蔡永强.中医辨证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效果[J].名医,2023,000(19):66-68.
[4]郑洪生.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与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2,10(31):100-102.
[5]闫晋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06):185-186.
[7]许琦丽.中医辨证施护对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23,34(9):2184-2185.
[8]夏正国.中医辨证分型联合西药治疗老年高血压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07):147-148.
[9]陆晶晶.中医辨证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0):142-144.
[10]刘佳.老年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效果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32):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