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观察
摘要
关键词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特点;治疗效果
正文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根据临床统计学研究发现,该疾病的发病率达到20%,甚至更高[1]。临床观察研究发现,该疾病的发病急,疾病的持续时间长,一般情况是门诊治疗的,治疗的效果有限,病情比较严重时,还会引发心肌炎、肾炎等疾病,严重的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有研究指出,学龄前儿童是此疾病的高发群体,因为该年龄段的儿童发育得不完善,免疫力不足,随着年龄的增长,疾病的发病会减少[2]。若此疾病频频发作,会严重地影响儿童的发育,带来不可逆的损伤[3]。因此,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的出现,需要积极地寻找相关治疗方式,有效地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因为急性呼吸道感染和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症状比较相似,对此,本文主要分析急性呼吸道感染和反复呼吸道感染,分析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的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45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一时期在我院治疗的45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儿中,男性患儿和女性患儿的人数比是23∶22,年龄是7个月到4.5岁,平均年龄是(3.11±1.05)岁;对照组患儿中,男性患儿和女性患儿的人数比是22∶23,年龄是6个月到4.9岁,平均年龄是(3.21±1.09)岁。
纳入标准: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症状,符合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断标准,具体而言:在2岁以下,患儿每年出现7次以上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3次以上下呼吸道感染疾病;3到5岁时,患儿每年出现6次以上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2次以上下呼吸道感染疾病;6到12岁时,患儿每年出现5次以上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2次以上下呼吸道感染疾病。患儿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每次发作一般间隔一星期以上。对照组患儿通过病情询问、症状检查、血象等检查确诊,符合相关的临床诊断标准。
1.2方法
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的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患儿要是出现发热等情况,需进行降温处理,使用退热贴,分别贴敷在患儿的额头、腋下、后颈等位置,使用温水擦拭患儿的腋下、肘部、颈部等位置。必要时,需要使用退烧药物,即服用布洛芬混悬液,根据药物使用说明书,严格根据药物的使用剂量服用。使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注射液进行抗病毒治疗,每天使用药物的剂量是5mg/kg。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对患儿进行抗感染治疗,每天使用药物的剂量是50mg/kg,每天使用药物一次。治疗期间,对患儿给予充分的营养支持,监测生命体征,维持患儿的电解质平衡[4]。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和治疗效果,并总结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的效果。
1.4统计方法
采用Excel统计数据,计算百分比。
2结果
两组患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烧、咳嗽和流鼻涕等症状,观察组略高于对照组,详见表1。
表1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n,%)
组别 | 例数 | 发烧 | 咳嗽 | 流鼻涕 | 症状表现的发生率 |
观察组 | 45 | 16(35.56) | 7(15.56) | 8(17.78) | 31(68.89) |
对照组 | 45 | 13(28.89) | 5(11.11) | 11(24.44) | 29(64.44) |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治愈率是84.44%,对照组患儿的治愈率是95.56%,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详见表2。
表2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组别 | 例数 | 痊愈 | 明显好转 | 没有痊愈 | 治愈率 |
观察组 | 45 | 29(64.44) | 9(20.00) | 7(15.56) | 38(84.44) |
对照组 | 45 | 38(84.44) | 5(11.11) | 2(4.44) | 43(95.56) |
3讨论
呼吸道感染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是普通的感冒,以冬季和春季比较常见,临床上的症状是打喷嚏、流鼻涕等,很少的患儿会出现乏力等情况;下呼吸道感染主要是气管炎、肺炎等,一般情况是由于病毒、细菌、支原体等感染导致的[5]。儿童的身体免疫力较差,呼吸系统发育不成熟,加上环境变化、气候变化、家庭原因、营养不足等因素,都容易导致儿童出现呼吸道感染的情况,对患儿及其家庭产生影响。小儿出现反复的呼吸道感染,本身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临床表现,但是,若一年内的呼吸道感染次数比较频繁,超过一定的限制,就是反复呼吸道感染,该疾病的发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发病率会呈现降低趋势。相关流行病学统计结果发现,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对患儿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这些年,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相关临床工作者研究的重要领域。该疾病比较常见且多发,不同的年龄段会发病的次数也不同,比如,两岁以下的儿童每年发病在7次左右,3到5岁的儿童每年发病6次左右,6到14岁的儿童每年发病5次左右[6]。临床上,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和急性呼吸道感染对比,发现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机制比较明确,该疾病的发生,大多数是和免疫制剂、维生素A的缺乏有关系。有关研究曾指出,患儿的身体中缺少维生素A等微量元素,患儿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大约是5%[7],分析其原因,是维生素A能有效地维持上皮物质的完整性,积极作用明显。要是患儿身体中缺少维生素A等微量元素,就会比较容易出现呼吸道内膜的角质化,进而导致患儿出现反复性的呼吸道感染,并且呼吸道感染治愈困难,反复发作。维生素A不足,会导致分泌型的IgA减少,SLgA属于呼吸道的局部抗体,能有效地防御病原体的入侵,缺少维生素A就会直接对IgA的水平产生影响,并且通过维生素协同对人的免疫功能产生影响。除了维生素A以外,锌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能参与到100多种酶的组成和代谢中,有效地维护人体的免疫力,缺锌就会导致机体内的酶活性降低,使B细胞和T淋巴细胞缺少活力,T细胞功能异常和吞噬细胞异常,就会导致胸腺萎缩和皮质区T淋巴细胞减少,从而导致免疫系统缺陷,使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出现异常,从而导致机体的免疫力下降,免疫应答能力不足,患儿不能有效地抵抗感染,淋巴细胞的绝对数呈现减少趋势[8]。儿童缺锌,就会感染病毒。还有钙,也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元素,若维生素D不足,就会影响钙的吸收,导致钙磷代谢紊乱,对神经肌肉和骨骼的发育产生影响[9]。同时,钙能参与到人体内的免疫反应中,因此维生素D不足,一方面会导致骨骼的钙化下降,另一方面影响B细胞的能力,从而导致免疫功能不足。相关研究指出[10],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和佝偻病的发病具有密切关系。铁存在于人的血液中,主要是以络离子的形式存在的,有运输和储存氧气的作用。人体缺铁时,会影响血红蛋白和肌血红蛋白的形成,导致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下降,载氧量不足,人体机能紊乱,导致小儿呼吸道上皮细胞营养不良、萎缩性变化,呼吸道的免疫球蛋白合成受到限制[10]。因此,铁的缺少不仅会导致贫血,还会损害免疫功能,损害细胞吞噬能力。反复呼吸道感染和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症状比较相似,均表现为发烧、鼻塞、咳嗽等症状,症状虽然相似,但存在一定差异,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免疫力不足,出现呼吸道感染的概率要明显高于急性呼吸道感染,且患儿的咳嗽症状明显。反复呼吸道感染疾病的病情往往较重,会合并出现心肌炎、肾炎、肺炎等疾病,需要及时地采取对应的措施治疗,一旦没有及时发现疾病并治疗,往往会带来不可逆的伤害。
因为婴幼儿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情况较多,尤其是支气管肺炎,说明小儿的各个器官均处于迅速的发育期,身体免疫力不足,医学研究指出[11],分泌型IgA是黏膜局部抗感染的重要因素,但是,血清IgA抗体一般情况在6个月到6岁的儿童机体中较低,到少年时期才能发育到成人的水平。分泌型IgA缺少,就会导致反复地出现呼吸道感染,且感染之后,局限能力不足,容易导致感染扩散。因此,要加强对此阶段年龄患儿的护理,有效地降低发病率。还有研究指出,母乳喂养的孩子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情况较少,母乳是很适合婴幼儿发育的营养物品,母乳中含有的微量元素是常规奶粉中不能取代的,具有抗感染的免疫成分,初乳中的SIgA对消化道和呼吸道黏膜具有保护作用。母乳中的成分和溶菌酶相结合,能溶解细菌,起到杀菌的效果[12];母乳中的嗜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具有传递抗原信息的作用,产生的干扰素和免疫球蛋白等物质能起到预防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因此,需要加强对婴幼儿母乳喂养的倡导,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该疾病的发病率。日常生活中,需要加强营养的补充,平时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保持饮水量的充足,少吃甜食、冷食,少喝饮料,油炸食物尽量避免食用,做到均衡营养。可以多吃富含微量元素的食物,例如核桃、瓜子、瘦肉、芝麻等。定期的进行身体检查,确保发育良好,体弱的小儿可以采用中医的治疗方式,如穴位贴敷等,能起到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作用。
本次调研结果显示,和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治疗对比,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治疗效果明显不好,难以治愈,要想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治愈率,还需要加强对患儿的营养支持,有效的提升患儿的免疫力,从而能保证对该疾病的临床质量效果。
综上所述,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疾病临床表现为发烧、咳嗽、鼻塞等症状,该疾病反复性强,临床上难以治愈,疾病持续的时间较长,临床上要采取积极的西医治疗措施,有效地提升临床治疗效果,还需要加强营养干预、环境护理、补充微量元素等方面的措施,使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疾病不再困扰家长,让孩子度过健康快乐的童年。
参考文献
[1]岑敏,赵丹,熊婷,等.匹多莫德对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免疫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J].药物评价研究,2019,42(4):761-767.
[2]刘雨东,李敬娴,郭武玲,等.槐杞黄颗粒联合甘露聚糖肽胶囊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34(12):3603-3607.
[3]王利霞.药物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及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9(8):50-51.
[4]任兰荣.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应用匹多莫德联合玉屏风口服液治疗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7):97-99.
[5]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J].中华内科杂志,2010,42(11):817-822.
[6]李玲,李希,冯建安,等.参黄金屏颗粒对肺脾气虚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免疫指标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21,37(05):177-181.
[7]陈利,冉志玲.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三伏贴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用药与选穴规律 [J]. 内蒙古中医药, 2023, 42 (05): 150-152.
[8]梁娟,周蓓,汪美君.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研究玉屏风散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作用机制 [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24, 30 (02): 27-31.
[9]龚兴若,黄春霞,李青,等.自拟芩栀复感颗粒治疗肺胃实热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J].河北中医药学报,2020,35(01):48-51.
[10]王京良,王程,熊波,等.推拿并捏脊治疗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的影响[J].四川中医,2019,37(01):186-189.
[11]王红利. 维生素D_3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干预效果及对血清IGF-1、25-(OH)D_3和IFN-γ水平的影响 [J]. 临床合理用药, 2024, 17 (07): 104-106.
[12]赵毅,郑军.防感方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缓解期气阴两虚型的临床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6,8(33):99-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