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推拿在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黄燕珊1 张健豪2 谢小翠3

广州市黄埔区鱼珠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510700

摘要

目的:分析中医推拿在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取样对象:本院门诊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2023年9月~2024年4月),数量:50例,分组法则:数字盲选法。均分为对照组(n=25)、观察组(n=25),对照组:常规门诊治疗,观察组:常规门诊治疗+中医推拿。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72.00%(P<0.05)。结论:对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中医推拿可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小儿;中医推拿

正文


前言

呼吸道感染是由呼吸道病原微生物侵入呼吸道引起的一组疾病,主要包括感冒、咽炎、支气管炎等。该类疾病具有发病急、传染性强、易复发等特点,影响患儿生活质量。目前,临床治疗主要采用抗生素类药物控制症状,但长期使用抗生素容易导致耐药性的产生,且药物对儿童的身体也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1]。因此,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疗法显得尤为重要。中医推拿作为一种传统疗法,通过对特定身体部位的按摩和操作来调节气血、平衡阴阳,可达到治疗疾病、缓解症状的目的[2]。为进一步分析中医推拿在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将5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按照数字盲选法则均分,进行详细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样对象:本院门诊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20239~20244月),数量:50例,分组法则:数字盲选法。均分为对照组(n=25)、观察组(n=25)。其中对照组:男女比例:13:12,年龄区间:3-6岁,均值(2.77±1.31)岁。观察组:男女比例:14:11,年龄区间:2-5岁,均值(2.75±1.30)岁。两组基础数据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P0.05,提示两组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符合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3],且经临床检查确诊。(2)基础资料均已完善。(3)已向患儿家属详细介绍本次研究内容及相关注意事项,并达成书面协议。排除标准:(1)合并先天性心脏病者;(2)呼吸系统发育不良者;(3)配合度差者。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门诊治疗。(1)对症治疗:根据患儿的症状给予相应的治疗,如发热时使用退热药(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咳嗽时使用止咳药物,鼻塞时使用鼻腔冲洗。(2)抗生素治疗:如果呼吸道感染是由细菌引起的,开具抗生素。(3)支持疗法:告知家属确保患儿有足够的休息,保持良好的水分摄入,必要时补充电解质。(4)教育与指导:向家长提供关于如何照顾患病儿童的指导,包括正确的给药方法、监测症状变化以及何时需要再次就医。

观察组:常规门诊治疗+中医推拿。具体包括:(1)清肺经:从肺经的起点(中府穴)开始,沿着肺经走向至肺脏区域,用轻柔而有力的手法进行推拿。(2)补肾经:从涌泉穴开始,顺着肾经走向至命门穴,进行补益推拿。(3)揉捏胸背:在患儿的背部和胸部进行轻柔的揉捏。(4)按揉合谷穴:位于手背,拇指与食指之间的高骨处。(5)按摩迎香穴:位于鼻翼两侧,轻轻按压可以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6)推大椎穴:位于颈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缓解发热、咳嗽等症状。(7)擦肺俞穴:位于背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擦法可以宣肺止咳。(8)摩腹:顺时针方向轻揉腹部,促进消化,调理脾胃,有助于改善呼吸道症状。(9)捏脊:从尾椎至大椎,沿脊柱两侧进行捏脊,强健脊背,调和全身气血。

1.3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显效:咳嗽、咳喘、发热等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听诊未见明显哮鸣音、湿罗音;查体未见扁桃体肿大。有效:临床症状显著改善,体温处于37.5℃之间,未超出38.0℃,听诊可听到轻微哮鸣音、湿罗音;查体见扁桃体红肿,无明显扩大。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1-无效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72.00%P0.05)。详见表1

1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n=25

1248.00

624.00

728.00

1872.00

观察组(n=25

1976.00

520.00

14.00

2496.00

χ2




5.357

P




0.021

3.讨论

小儿呼吸道感染主要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这些病原体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直接接触或通过受污染的物品传播。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腺病毒和鼻病毒是主要的病原体。病毒感染通常开始于上呼吸道,可能会迅速蔓延到下呼吸道,引起支气管炎、肺炎和其他严重并发症。细菌性呼吸道感染包括链球菌、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百日咳杆菌等。这些细菌可导致咽喉炎、扁桃体炎、中耳炎、鼻窦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由于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他们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尤其是在幼儿园、学校等集体环境中,病毒和细菌的传播更加容易,从而增加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据统计,每年有大量的儿童因呼吸道感染而就诊医院,给医疗系统带来一定的负担[4]。此外,由于儿童的生理结构和免疫系统与成人有所不同,他们对药物的反应也可能不同,可出现反复发作[5]。另外,一些呼吸道感染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引发肺炎、气管炎、中耳炎等严重并发症。特别是对于年幼的儿童来说,由于他们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一旦发生并发症,可能会对他们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6]。门诊常规治疗多是通过药物来控制症状和疾病的发展。然而,长期使用药物会产生一定的药物依赖性,易导致药物耐受性的产生,从而降低药物的疗效,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中医推拿,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手和简单工具对身体进行摩擦和敲打,以缓解疼痛和促进健康。在《黄帝内经》等古典医学文献中,已经有关于推拿的记载。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医推拿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治疗体系。在汉代,推拿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治疗方法,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唐代以后,推拿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专门论述推拿技术和理论的著作,如《脉经》和《千金翼方》等。宋代是中医推拿发展的黄金时期,推拿治疗技术更加成熟,出现许多著名的推拿专家和专著。例如,《洗冤集录》中就有详细的推拿手法和操作方法。明清时期,推拿治疗进一步普及,各种推拿流派也随之兴起,如推拿十四经点穴疗法等。近现代以来,中医推拿在国内外的影响不断扩大,不仅在治疗常见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还在康复、保健等领域展现出独特优势[7-8]。现代研究也在不断揭示推拿对人体的生物学效应,包括改善血液循环、调节神经系统、增强免疫功能等[9]

而在呼吸道感染患儿治疗中,应用中医推拿,可以促进患儿呼吸道周围的血液循环,从而增加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加速代谢废物的清除,帮助改善局部组织的缺氧状态[10]。其次,中医推拿可以刺激患儿的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同时,推拿可以通过放松肌肉、减轻痉挛和疼痛,缓解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胸闷等症状,从而改善患儿的舒适度。通过特定的推拿手法,可以调整患儿的呼吸节律,增强肺功能,改善通气和换气功能,有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此外,推拿还可改善患者的整体状态,如减轻疲劳、改善睡眠质量,来加快患儿的康复进程。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已证实中医推拿在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具有显著优势。具体来说,本文所选取穴位中,清肺经可以促进肺气的宣通和降浊,帮助清除呼吸道内的痰液和异物,减轻咳嗽、喉咙痛等症状。补肾经能够增强肾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因为中医认为肾藏精,而精能化气,气能生津,津能润肺,从而有助于恢复呼吸道健康。揉捏胸背可以缓解胸闷和胸部不适,改善肺部通气功能,对于呼吸道感染引起的胸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按揉合谷穴是一个常用的止痛穴,对于头痛、发热等症状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可以辅助降低体温,缓解感冒引起的不适。按摩迎香穴可以直接作用于鼻部,对于缓解鼻塞、流涕等鼻部症状十分有效,有助于呼吸道通畅。推大椎穴能够调节颈部气血,缓解发热、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对于退热有一定帮助。擦肺俞穴可以宣肺止咳,对于咳嗽、气促等症状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有助于缓解呼吸道炎症。摩腹可以促进消化系统功能,调理脾胃,改善消化吸收,间接地为呼吸道提供良好的营养支持,有助于整体康复。捏脊可以强化脊柱和经络系统,调和全身气血,增强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对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呼吸道感染有积极作用。中医推拿通过上述措施,可以从多个角度综合调理患儿的身体状态,增强抵抗力,缓解症状,加速恢复过程,从而提高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中医推拿在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具有积极作用,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文,童仁香,房红娟,.小儿青翘颗粒联合注射用头孢西丁钠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细胞免疫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2424(6):1191-1194.

[2]谷雪莹.中药联合穴位按摩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 2021, 19(15):157-159.

[3]刘丰,李敏,张凡,.中医治未病"推拿干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专家共识[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 15(4):767-769784.

[4]李洋,李颖,杜慧,.2020—2023年湖北省某儿童医院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24, 58(02):213-218.

[5]贾金侠,刘霞.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循证护理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家属护理能力的影响[J].贵州医药, 2023, 47(3):471-472.

[6]桂小勇,易建军,王乐.综合护理干预在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的应用效果[J].皖南医学院学报, 202241(4):399-402.

[7]Fu Q, Yang H, Zhang L, et 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ot bath combined with acupoint massage for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31 RCTs[J].Diabetes Metab Res Rev2020 36(2):3218.

[8]商强强,姚俊杰,王宇峰,.基于核心期刊传统中医推拿研究热点趋势及展望的CiteSpace可视化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 27(1):9-15.

[9]Yun X , Zhi-Liang C , Ying-Han L ,et al.Clinical observation on moxibustion therapy plus tuina in treating children with 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due to qi deficiency of spleen and lung[J].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2021, 19(5):371-377.

[10]李明,李伟元,黎俊玲.小儿推拿联合止敏平喘汤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肺功能,免疫功能及外周EOS,ECP,IL-5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28(8):893-89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