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认知护理干预对酒精依赖综合征患者干预的效果
摘要
关键词
失眠认知护理干预;酒精依赖综合征;睡眠质量
正文
酒精依赖综合征是指由于长期饮酒且饮酒量到达了一定范围,使得饮酒者不能控制自己的饮酒行为,从而出现躯体化和戒断的症状[1]。近年来,酒精依赖综合征的患病率在逐渐升高。目前临床上治疗酒精依赖综合征患者需要长期治疗,所以需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本研究分析了失眠认知护理干预对酒精依赖综合征患者干预的效果,具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择我院在2022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60例酒精依赖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酒精依赖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均可被确诊。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对照组年龄32—60岁,平均(47.45±4.64)岁。试验组年龄33—60岁,平均(47.06±4.49)岁。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
1.2方法
在治疗期间,对照组仅需实施常规护理,即用药指导、健康指导、饮食指导等护理措施。而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失眠认知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评估病情。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的睡眠质量、情绪状态以及酒精依赖程度,根据患者的病情基本情况制定相对应的护理措施。
2.健康教育。需要对患者开展有关酒精依赖综合征疾病的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酒精依赖综合征的危害、治疗手段等,可以通过发放健康手册、播放健康视频、开展知识讲座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使患者能够正确认知酒精依赖综合征的相关知识。
3.睡眠护理。需要对患者白天的睡眠时间进行控制,不宜在白天睡太多。患者在入睡前2h应禁止患者进行运动和食用刺激性等食物,有睡觉欲望时应立即上床睡觉,睡醒后需要及时起床。患者在睡觉时需要对病房进行关灯、关闭门窗、拉上窗帘等措施,给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
4.心理干预。需要随时注意患者的心理状态,与患者多多沟通交流,如果患者有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需要帮助患者排解负面情绪。还可以指导患者进行冥想和打坐等方法,从而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使患者的情绪处于平和状态。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睡眠质量,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来进行评价,满分为21分,分数越低表示睡眠质量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均纳入SPSS23.0软件中进行比较分析,使用t和来表示计量资料。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对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和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PSQI评分为7.41±1.01分,对照组患者的PSQI评分为13.92±1.41分,t=20.558,P=0.001,试验组患者的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酒精依赖综合征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急性精神症状、酒精依赖、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等。酒精依赖综合征会对身体造成损害,比如对内脏系统和神经系统进行损害,酒精依赖综合征会对心理造成损害,比如使患者人格发生改变和情绪变得焦躁。
目前,常规护理是一种普遍的护理方法,在针对酒精依赖综合征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时,难以使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到保障,所以需要对酒精依赖综合征患者进行更有效的护理。而失眠认知护理干预是指通过使患者认识正确的睡眠知识,建立程序化的睡眠行为,纠正导致失眠的因素,从根本上解决失眠的问题[2]。通过失眠认知护理干预,可以让患者认识到酒精依赖综合征疾病的相关知识和酒精对睡眠的影响等,从而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率;通过失眠认知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学会对酒精使用的自我管理,从而能够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复饮率;通过失眠认知护理干预,可以给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睡觉步骤,从而保障患者的睡眠质量;通过失眠认知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进行疏导,使患者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从而提高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3]。
本研究也显示,通过对酒精依赖综合征患者实施失眠认知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针对酒精依赖综合征患者,使用失眠认知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崔佳彬,那龙,孙宁,等.酒精依赖综合征及戒酒措施[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9,11(06):19-23.
[2] 杨梦姝,孔晓云,李欢,等. 失眠的认知行为疗法对帕金森病伴失眠患者影响的临床研究[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3,44(8):117-122.
[3] 李洁峰,何中华,吴建平,等. 睡眠认知行为干预对冠心病伴失眠患者睡眠信念和态度以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20):3749-37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