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化的交通运输管理模式的思考
摘要
关键词
智能化;交通运输;管理模式;信息技术
正文
基于智能化的交通运输管理模式,尽管其以高效、便捷和安全为特点,为现代城市的交通管理带来了显著的改善,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目前,现代信息技术已经被充分应用于我国交通运输管理中,但改变传统的交通运输管理模式,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建设过程中需要经过时间的洗礼。而且,我国信息管理系统功能并不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难度与智能化交通运输管理模式的创新难度。因此,基于智能化的交通运输管理模式的思考具有重要意义。
1智能化交通运输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随着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智能化已经渗透到交通行业,相关部门及时转变观念、革新理念,提高现代化信息技术水平,能够实现交通管理智能化。首先,基于智能化的交通运输管理模式能够充分发挥自动识别系统的作用,通过无线电信号对特定目标进行有效识别,同时也可以有效应用车联网和交通大数据,通过道路信息监控与数据自动采集系统,能够有效减低交通管理的工作压力,加大对交通违规者的打击力度[1]。其次,基于智能化的交通运输管理模式还能缓解运输压力。在私家车数量逐渐增多,人们生活质量水平显著提升的背景下,交通管理工作难度增加,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不仅可以提高交通管理的高效性与科学性,还能提高交通运输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2智能化交通运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综合数据存在短板
由于交通运输涉及多个领域和部门,如公路、铁路以及航空等,各部门在数据采集、存储以及应用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就导致数据格式不统一、数据标准不一致等问题出现,从而增大数据整合难度。而且,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成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各部门在数据共享时存在顾虑,从而导致数据流动性受到严重限制,这不仅影响了数据的价值发挥,也制约了智能化交通运输管理水平的提升。
2.2应用系统分散与应用深度不足
在交通运输领域,各部门、各企业往往需要根据自身需求开发不同的信息系统,因此系统种类繁多、功能重叠,不同系统的规划和标准并不统一,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的难度大大提升。而且,由于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的限制,相关部门企业的系统应用深度不足,无法充分发挥系统的作用,也无法充分发挥智能化技术的优势,这不仅浪费了资源,也降低了交通运输管理的效率[2]。此外,我国高速公路快速发展,提高了社会服务质量,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缓解了运输压力,然而,汽车数量逐年增加,需要创新交通管理模式,实现智能化交通运输。但在这过程中会出现交通安全、拥堵以及环境污染问题,在流量较大的交通路段,驾驶员综合素质不高,会导致交通事故发生,进而造成交通的严重的拥堵,影响交通运输智能化发展。
2.3信息化制度机制及支撑体系建设不足
目前,我国在交通运输信息化方面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部分地区政府的信息化建设投入和政策支持不足,从而导致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和风险,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同时,相关部门缺乏有效的监管和评估机制,因此工作人员很难根据监管和评估结果提高信息化建设质量和效果。
3创新智能化交通运输管理模式的策略
3.1基于CPSS构建系统体系架构
CPSS,即社会物理信息系统,是一个融合了计算、物理和社会三个维度的复杂系统,由社会层、信息层和物理层组成。在交通运输领域,基于CPSS构建智能化交通运输管理系统体系架构,可以实现对交通运输过程的全面感知、深度分析和智能决策,实现人、车、路以及管理设施之间的物理性交互。信息层实现交通供给的基础设施、载运;交通需求的出行行为、出行需求的信息化,进而实现交通管理与出行服务信息化,形成虚拟化交通该系统。社会层在出行者和制度领域两方面实现社会化交互,满足了出行者的需求,制定了完善的管理制度。CPSS架构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对交通要素的实时感知和数据采集,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对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和分析,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智能化决策和优化控制,不仅提高了交通运输的智能化水平,还增强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促进了交通运输发展。
3.2基于先进技术提升智能化水平
智能化水平的提升是实现智能化交通运输管理模式的关键。为此,需要积极引入和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首先,相关部门应充分发挥软件和传感器的作用,不断升级软件,优化设备的功能、交互界面和算法,实现对交通要素的实时感知和数据采集,为智能化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提高交通设备的智能化水平,使其满足智能化管理的需求。其次,相关部门应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对交通数据进行存储、处理以及分析,并构建云计算平台,高效处理和分析海量交通数据,为智能化决策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最后,相关部门应积极引入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算法,实现对交通流量的预测、优化调度等智能化功能,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此外,相关部门还应提高道路交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构建专业的智能技术队伍,充分发挥智能交通运输管理的作用。可以通过制定完善的绩效考核与奖惩制度,充分激发智能化人才的作用与优势,并加强其培训教育,定期开展专业技术人才培训活动,通过座谈会、研讨会以及实践活动,确保人才保持与时俱进的学习态度,能够积累丰富的智能化交通运输管理知识与技能,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交通运输管理队伍,为智能化交通运输管理发展奠定坚实人才基础[3]。
3.3加强跟踪评估
加强跟踪评估,可以持续发挥智能化交通运输管理模式的效能。首先,相关部门应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和方法,定期收集和分析数据,并对系统的性能、效率、安全性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其次,应建立反馈机制,,加强用户反馈的收集和处理,并将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充分了解用户对系统的需求和意见,及时调整优化系统设计和运行策略。最后,应持续改进和优化,相关部门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推动智能化交通运输管理的创新发展。
综上所述,在经济建设不断进步的背景下,现代信息化技术被充分应用于交通运输管理中,促进交通运输管理模式向智能化发展。为了解决综合数据存在短板、应用系统分散与应用深度不足、信息化制度机制及支撑体系建设不足等问题,相关部门企业应采取基于CPSS构建系统体系架构、基于先进技术提升智能化水平、加强跟踪评估等策略,为人们的出行提出安全、便捷保障,促进交通运输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红,岳鹏,朱秀美,陈国民.智能化背景下道路交通货物运输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物流与采购,2023,(09):106-107.
[2]卢晖.智能交通系统在交通运输管理中的应用效能[J].运输经理世界,2023,(08):63-65.
[3]高亮.基于智能化道路交通运输管理的模式研究[J].汽车实用技术,2020,(03):211-213.
作者简介:伍秋月 1992年8月15日 女 广东 汉族 本科 交通运输管理助理工程师 深圳地铁物业管理发展有限公司 研究方向: 交通运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