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素养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转变与挑战
摘要
关键词
信息素养;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方式
正文
一、转变教学内容
传统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主要是以计算机操作技能为主,但是在信息化社会的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更新速度非常快,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能力,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地更新和调整。教师必须要明确学生未来发展方向,根据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时代的发展变化,将课程内容及时地更新到教材当中去。
对于信息素养来说,主要包含了三个方面:信息意识、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其中,信息意识包括对信息技术知识的了解和理解;信息知识包括对所学知识的应用以及对新事物、新现象的掌握和理解;而信息能力则包括获取、处理、交流和创造等方面的能力。面对当前社会发展趋势以及人才需求的变化,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内容必须实现三个转变:一是转变教学内容,传统教学内容主要是以计算机操作技能为主,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不再只要求其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还要求其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二是转变教学方式,传统教学方式主要是以教师讲解为主,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倾向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探究学习;三是转变教学评价方式,传统教学评价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而现代社会则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必须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评价方式,将形成性和总结性相结合进行多元化、个性化、综合性等方面评价。
二、创新教学方式
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教师在教学方式上也必须有所创新。传统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教师往往是一讲到底,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新时代要求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以学生为本。教师应该改变传统教学中的“灌输式”教学方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例如在学习“文件和目录”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 PPT课件直观地展示计算机上文件、目录等信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并总结计算机上文件、目录等信息的分布规律和查找方法,并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更新教学评价
在传统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通常以课程标准和教材为教学评价依据,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但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这些评价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必须转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例如在课堂上可以安排一些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分析、解决问题;或者通过一些小测验,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在当前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高中信息技术教育要想实现教学目标和任务,必须通过改变传统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来完成。通过改变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可以使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更加符合时代发展需要。
四、教师的专业发展
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教学模式由教师传授知识转变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教师的角色也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这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要想胜任信息技术教育,就必须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目前我国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缺乏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教学观念陈旧,不能准确把握学生实际;教师对于新课标缺乏全面认识;信息技术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意识较弱等。要解决这些问题,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学习,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二,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建立新的教育观念。第三,要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
五、结束语
信息时代的到来,要求人们必须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而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在教育理念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在教学内容方面,要将信息技术与学科内容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在教学方式方面,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开展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活动。只有不断地进行教学转变和创新,才能适应信息时代对人才素质培养的要求。
[1] 王君.信息技术对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挑战:教师角色转变与教学策略创新[J].成才,2023(23):53-54.
[2] 黄志锋.浅谈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新转变[J].中学课程资源,2021,17(07):57-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