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模式的有效开展
摘要
关键词
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意义;开展策略
正文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语文阅读教学往往是以单一的语篇教学开展的,这种情况下学生缺乏对照性的阅读分析,导致学生对于文本内容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难以实现学生深入性的阅读学习。教师需要设立科学合理的阅读教学目标,并积极采用素质教学的发展理念,通过设计出多元化的群文阅读教学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在阅读课堂中的主动学习意愿,还提高了学生整体阅读思维水平,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语文知识结构,并促进学生在语文学科得到良好的综合发展。
一、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高效的阅读规划
阅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语言技能,既是获得知识的工具,也是测试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目前对高中语文阅读水平的研究表明,许多中学生缺乏科学有效的阅读计划,这影响了学生们的阅读水平。这个认知逐渐发展和成熟的时期是个人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性格建设和技能发展的理想时期。另一方面,高考的压力和各种科目的负担意味着用于阅读的时间相对较少。
(二)缺乏群文阅读的正确认识
由于课程时间有限,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教室里完成课本上的内容,而升学压力和繁多的作业往往使许多学生没有时间做课外阅读。因此,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减少,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此外,教科书中的许多文本来自文学底蕴深厚的文章,对学生没有吸引力,使学生们难以阅读,甚至做不到联想与思考。
(三)缺乏群文阅读教育创新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教师是绝对的统治者,所以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倾向于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阅读,而这种模式更像是一种对老师的模仿,但它刺激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们的思考,帮助学生们从自己的角度理解文本和作者的思想。显然,这不同于传统教育思想。这种缺乏思想,不善于自己思考的习惯,使人的思维能力逐渐迟钝,逐渐转变为只听老师的话,做笔记,模仿老师的思路,缺乏创造力的教学方式,很可能影响到学生们未来的学习与发展。
二、群文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群文阅读是一项有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高的阅读方法,同时也十分契合“新课标”政策中对于高中语文的教学要求。如果教师还是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生的思维可能就无法脱离这篇文章的束缚,导致学生的思考受到限制,学生很有可能对于文章的整体内容与含义都模糊不清。如果教师可以在阅读课堂上采用群文阅读法,让学生能够从与主文章相关的其他阅读内容中对文章的主题思想有所感悟,学生也能在此期间打开自己的阅读思维,通过多篇文章的综合阅读对主文章有更加准确的理解与认知。另外,群文阅读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群文阅读模式的开展策略
(一)创新群文阅读的导入,丰富群文信息获取途径
高中语文教师在讲授群文阅读时,可以先从绪论环节落实相关内容,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初就接触到各种文本信息内容,引导他们利用提供的文本信息内容初步收集文本的相关信息,让学生初步了解文本的大致内容,进而为引导学生第一次阅读文本做铺垫。此外,语文教师还可以利用多样化的文本材料,带领学生感受不同作者笔下同一事物、同一风景的异同,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个体情感体验,使他们学会探索同一事物的不同写作方式和角度。之后,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式教学、互答式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所见所闻,对某一事物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从生活的角度思考课文内容,进一步提高理解课文内容和情感的能力。教师在选择群文阅读文本时,可以利用互联网设备收集一些适合本班学生的内容,拓宽教学信息的获取渠道,让学生得到有针对性的培训。
(二)根据课文主题着手,拓展群文阅读资源
当学生步入高中,语文学习会不断增加难度,立足当前新高考背景下,已有教学模式应加以改革,单篇学习方式较为乏味,致使高中生在课堂中不够专注与积极。为了帮助高中生掌握知识,让他们能更好的面对高考,教师可在语文课堂开展群文阅读教学,从阅读主题着手,拓展学生群文阅读资源,并融入阅读之中来调动高中生学习热情,促使他们主动参与群文,并通过探究、思考与对比等方式促使学生深度阅读,以让高中生阅读能力得到稳定提升。
例如,在《荷塘月色》一课,教师若想帮助高中生掌握好知识,可开展群文阅读教学,会让学习更富有吸引力。比如:本课是篇写景抒情散文,根据课文主题出发加以拓展,教师可搜集更多相似群文阅读资源,包括:《荷花吟》、《爱莲说》及《采荷》等,与课文共同整理后,在课堂用多媒体呈现,让高中生阅读多篇文章。教师应引导他们围绕不同作者对相同事物、景色或情感抒发描写,以及写作方法、修辞手法运用,展开深入探究与对比,看看异同点分别是什么。这种群文阅读模式能让高中生接触一些优秀文章,会使他们更感兴趣,并通过阅读、对比、剖析将语文知识掌握牢固,从而强化内涵领悟,可实现语文高效课堂构建。
(三)凝聚阅读共识,师生共同发展
第一,教师可以留给学生群文阅读讨论时间,让他们对每一篇文本结构、写作特色和人物形象等进行讨论,营造宽松的阅读氛围,从而提升群文阅读教学质量。例如有的学生认为鲁迅先生笔下的刘和珍,人物形象更加饱满,字里行间流露着对爱国学生的赞美,对刘和珍牺牲的愤怒和惋惜,而林语堂笔下的刘和珍人物特征不太明显,更侧重阐述刘和珍牺牲的过程。教师可以分享对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的分析,全文用词严谨,笔法洒脱,委婉而富有情致。第二,学生之间可以交换阅读体验,针对刘和珍、五烈士、水生和水生嫂、黄新等主人公进行分析,分析不同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抒情方式和文章“排兵布阵”,进一步提升自身阅读理解能力。有的学生认为《荷花淀》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表现了荷花淀人民智慧、英勇抗战的精神,水生嫂和刘和珍、黄新和五烈士的形象也不太相同,平凡却又伟大。学生是群文阅读教学的主角,语文教师要适当放权,让学生主动阅读、主动追问,引导他们探索文字背后的历史文化和真挚情怀,实现群文阅读课堂教与学的双赢。
(四)以提问为导向,增强群文阅读质量
为了能够让学生的群文阅读质量逐步提升,必须要鼓励学生学会"提问",由此来实现阅读知识的内化与吸收。因此,根据群文阅读教学结构的创建,教师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以提问为主导,促使其阅读朝着深层次的方向转变、延伸。一方面,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对其中存在疑虑的问题进行整理,然后寻找阅读切入口;教师在为学生解答期间,引导学生将各篇文章的主旨思想进行融合,帮助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思考;另一方面,针对专题阅读来说,则需要对群文阅读的力度进行延展,鼓励学生进行深层次阅读,由此才能够对《乡土中国》实现深度剖析,帮助学生从中获得更多知识。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这能够为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促使学生的提问与课堂教学的根本目标相结合,有利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够在课堂上逐一解决。
(五)优化小组阅读活动,提高班级整体群文阅读效率
群文阅读对学习者的学习方式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这就使得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要掌握文章的内涵,又要掌握作家的思想。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他们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老师给的任务,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提高他们在课堂上的阅读效率,让他们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搜集到足够的文字资料,从而加快教学速度,让学生在课后的时间里,不断的充实自己的语言知识,运用写作技巧分析作者在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内涵和生活感悟。同时,通过将生活实际与群体阅读相融合,可以让同学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所包含的情感问题和人生感悟,从而更好地发掘出自己的真实人生经验,从而提高情感的领悟和欣赏,从而促进情感和价值取向的实现。在这个时候,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的学习水平,给他们提供一些合适的书籍,让他们在闲暇的时候,可以用来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
(六)丰富阅读总结形式,重视有效评价激励
教师开展群文阅读教学,丰富阅读总结形式至关重要,不可或缺。这就要求教师重视有效评价激励的同时,还应重视对学生进行更加有效的评价指导,使学生能够从群文阅读过程中教师给予的过程性评价总結,以及阅读后的总结性评价,感受到教师给予的关注及激励,进一步增强群文阅读自信心,不断提高群文阅读效率,取得更为理想的群文阅读效果。
教师通过丰富的总结评价形式,指出学生群文阅读中的不足,帮助学生及时进行修正的同时,还应重视通过有效的激励,使学生能够更加自信地参与群文阅读,并由此形成自主群文阅读的习惯。依据不断提高自身阅读能力的需要,积极准备群文阅读素材,整理阅读主题,提高群文阅读效率。同时,增强其阅读能力,促使语文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所以,教师应重视捕捉学生群文阅读中的点滴表现,以激励学生群文阅读自信为核心,进行有效的总结评价,助力学生取得更加有效性的群文阅读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知识应用能力是进行群文阅读实践的重要路径,也是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活跃课堂气氛的有效手段。教师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的相关环节中,必须基于现实情况综合进行考量,在在适应新时代教育教学体制的基础上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课堂。
参考文献:
[1] 付卫锋.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12):105-106.
[2] 姚虹.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群文阅读研究[D].福建:闽南师范大学 ,2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