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体育教学中营养饮食教育的融入探析
摘要
关键词
高职体育教学;营养饮食教育;融入策略
正文
引言:在高职教育阶段,学生正处于塑造健康饮食模式的重要时期,然而我国大学群体普遍缺乏饮食营养方面的知识。在日常饮食行为中,频繁出现饮食无规律以及早餐缺失等不健康现象,对大学生群体的整体身体健康状况造成了不良影响。在高职教学中,体育教学不仅是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魄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关键环节。为了有效纠正学生中存在的不良饮食习惯,教师可以营养饮食教育融入体育教学,引导学生建立科学合理的饮食模式,深化学生对营养饮食教育的认知,并激发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观念。
一、高职体育教学中营养饮食教育的融入重要性
世卫组织提出优质健康状态乃是人类不可或缺的基础权利之一,而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更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关键性指标。在当前物质生活水准持续优化的背景下,伴随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众多民众的健康状态普遍呈现为次优状态。此种健康状态的形成,深受体育锻炼频次、日常饮食习惯以及营养摄入偏好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在高职教育阶段,大学生正处于心智成熟的关键时期,由未成年人逐渐步入成年人的行列。在这一时期,大学生普遍展现出强烈的独立自主意识,但在自我管理能力方面尚显不成熟,这种内外发展的不平衡,往往使得学生容易面临多重身心健康方面的挑战,如饮食不规律、沉迷于电子游戏、生活作息紊乱等问题屡见不鲜。由于大学生群体在身心健康发展方面的特殊需求,因此在高职教育体系中,特别是在体育课程的设置与实施中,融入营养饮食教育内容不仅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对合理饮食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更能在实际操作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进而促进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随着对全民健康问题关注度的不断提升,利用多元化手段激励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并引导其养成健康生活习惯的重要性。然而研究数据表明我国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正呈现出逐渐下滑的趋势。营养饮食作为支撑人体健康状况持久发展的关键要素,其重要性不容忽视。食品中含有的多种营养素不仅为身体的新陈代谢提供必要的动力,同时也有助于各系统器官及其功能的自我更新与成长。因此高职体育教学中需加强食品营养教育,提升公众的营养素养,促进学生及广大民众形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进而维护和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同时,营养丰富的食品对于满足学生成长所需的多样化营养素起到了关键作用,将饮食营养知识纳入教育体系对于提升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具有重要地位,不仅有助于大学生的体质提升,更能有效激发学生大脑潜能,使学生能够以最佳状态积极投身于现有的教育体系中。此外,实施营养饮食教育对于推动现行体育课程体系的优化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教师将营养教育融入体育教学过程,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激发了学生自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符合我国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全方位发展的目标要求。
二、高职体育教学中营养饮食教育的融入现状
首先,目前大部分学生普遍面临营养饮食知识匮乏的问题。学生在高职入学前普遍缺乏系统的营养素训练与专业指导。学生的营养学知识的获取主要依赖于家庭教育中家长的言传身教、高中教育阶段的相关课程内容以及日常生活经验的点滴积累,导致学生对营养饮食的理解尚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
其次,学生不合理的饮食模式。相较于西方国家我国在食品营养教育领域的发展尚存一定差距。许多家长由于未曾接受过系统的营养学知识学习,导致日常饮食习惯和营养搭配往往仅依赖个人经验做出决策难以有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饮食观念,进而使得学生无法科学构建符合自身需求的饮食方案。在高职阶段,学生在饮食选择上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性,但由于缺乏充分的营养指导,不当的饮食行为逐渐显现,并导致学生的饮食失衡,这种失衡状况有时甚至会演化为多种不健康的饮食方式,长期累积下来,对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最后,我国高职院校在体育和营养课程体系的建设上仍存在明显的短板,尚未形成系统的营养教学内容体系。在体育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过分侧重于户外活动的开展,而对食品营养知识的传授则显得相对薄弱。这种教学侧重点的失衡,导致学生对饮食与健康之间的紧密关系缺乏足够的认知和理解。由于缺乏科学、系统的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难以形成健康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合理的饮食习惯,进而对其身心健康状况产生了不良影响。所以高职院校需要重视在体育教学中融入营养饮食教育,转变学生营养饮食观念。
三、高职体育教学中营养饮食教育的融入策略
(一)加强培训,提升教学水平
在高职体育课程的教学与学习环节中,体育教师发挥指导角色,其专业素养与教学质量对于教学成果及进程具有显著影响。因此为确保营养饮食教育在高职体育课程中高效融入,需要提升体育教师在营养方面的认知与教学能力。高职院校可依托开设专业发展课程或组织相关教学活动等方式,积极协助体育教师扩充营养学领域的专业知识储备,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体育教学工作。一方面,具备丰富饮食营养学知识的体育教师在推动体育课堂营养健康教育实施中可以在理论研究和运动营养学领域为学生提供精准而深入的指导。另一方面,体育教师可以通过自身优秀的饮食营养习惯为学生提供榜样示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饮食营养在促进身心健康和提升体育水平,从而有效推动营养健康教学目标的广泛实现。
(二)合理引入营养教育教学
高职体育课程设置具备较高的灵活性,能够依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适时调整,为营养教育融入体育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教师在修订体育课程和教学内容时,能够健康饮食及营养学知识融入体育理论课程中,有利于丰富体育课程的内涵,促进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营养与健康饮食对于维护身体健康。例如:营养知识的普及使学生得以深刻认识能量对个人成长与发展的关键作用。能量不仅是维持日常生活活动的动力源泉,更是支撑学习与体育活动的坚实基础。在参与体力消耗较大的活动时,人体首先会大量消耗碳水化合物以提供所需能量,随后才会逐步动用脂肪储备作为补充。通过理解这一能量消耗顺序,学生能够在运动结束后有针对性地补充所需能量,避免盲目进食导致的能量过剩及潜在健康问题,有助于学生建立健康、合理的饮食习惯。
(二)系统化解读营养理论
高职体育环境对于激发学生积极投身于体育锻炼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切实提升广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教师需要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形成稳定的运动习惯。此外教师需要讲解合理的饮食搭配及饮食习惯,确保学生在能量摄入方面保持平衡状态。尤其对于大学生而言,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营养素的有效吸收,不仅是学生积极参与体能活动的基础保障,更是当前教育体系中需要充实与完善的知识领域。因此在高职体育教学环节中,教师需要将营养知识融入教学之中,全面系统地阐释食品营养学的相关内容,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并掌握必要的营养学知识,从而提升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三)结合实际,科学、合理开展健康营养教育
营养饮食指导与大学生的日常饮食行为紧密相连,而掌握专业的饮食营养知识则是培养健康饮食习惯的重要基础,然而仅依靠体育课程中的理论教育来传授饮食营养指导是远远不够的,难以使学生对饮食营养有深入的理解,更难以让学生实际感受到饮食营养对身体健康和体能表现的重要作用。因此在针对营养饮食方面展开指导教育的过程中,首先体育教师要关注并深入了解学生的日常饮食模式以及所能获取的饮食资源,制定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营养饮食教育策略,确保该内容能够与体育课程内容自然、有效地相结合,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营养饮食认知的目的。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融入真实生活中对比鲜明的健康与不健康饮食实例,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饮食营养对人体健康所起到的关键作用,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对健康生活方式的积极追求。最后,教师应当积极组织并引导学生参与诸如“每周的健康饮食记录”、“营养食谱的编制”以及“日常饮食的营养成分分析”等实践项目。通过系统而富有实践意义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饮食观念,并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合理营养对于维护个体健康的重要性,更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自发形成并维持合理的饮食习惯。此外这种教育方式还将有效推动高校体育教学与现代健康教育的深入融合与积极发展,共同为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四)家校社协同开展营养教育
1.家校联动教学
教育在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学校在教育学生方面扮演着核心角色,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亦不容忽视。因此家庭应积极参与,与学校共同实施家教协同战略。特别是在高职体育教学方面,单纯依赖教师在课堂上的传授,对于全面融入健康与营养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体育课程应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化的培养和锻炼。而在学生的饮食护理方面,家长应当积极响应健康营养课程所倡导的标准,确保为学生提供优质的生活服务支持。比如:在高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设计相应作业,积极引导学生与家长共同参与。在寒暑假期间,教师可以开展名为“定制暑假食谱”等,通过此类家庭作业的完成,使家长与学生共同参与,不仅可以增进亲子关系,更能够提升家长对学生饮食习惯重要性的认知。此外学校可以与学生家长密切合作,共同推进针对高职学生的健康饮食教学打卡活动,此活动鼓励家长和学生公开家庭烹饪食谱以及学生的锻炼效果,以展示成果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还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家庭健康氛围,共同促进高职学生的健康成长。
2.健全考评和反馈体系
健康营养教学未能有效融入高职体育课程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完善的评价机制。为了确保营养饮食教育与高职体育课程实现高效融合,高职院校需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以引起广大师生及社会各界对该教学内容的高度重视,从而推动其在体育教育中的深入发展与应用。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过程与结果结合制定营养饮食评价测评,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及健康饮食教育的重视与关注,进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提升高职学生整体健康水平。
3.发挥社会公益性机构职能
为确保高职体育教学与营养饮食的有机结合,需要创造适宜的运动空间和氛围,不仅应局限于课堂之内,更需通过社会化的潜在教化作用加以强化。为了增进高职学生对身体健康与营养知识的认识,以公共利益为核心的教育文化单位,如公共图书馆、电视台等,应积极组织举办与营养饮食和体育紧密相关的系列讲座活动及电视栏目,能够直接影响学生健康营养观念的塑造,进而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升营养饮食教育融入高职体育教学的效果。
结论:总而言之,在时代发展下,推进营养饮食与体育运动的深度融合,不仅充分展现了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与不断演进的态势,而且对于推动持续性研究领域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职体育教学中的营养饮食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改变饮食与运动习惯,更为学生在校园生活及日常活动中积极参与注入了活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全方位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推动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同时在高职体育中融入营养饮食能增强教育教学的效率,有效助力学生塑造健康的心态,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丁怡.高职体育教学中营养饮食教育的融入与实践[J].食品与机械,2024,40(01):246-247.
[2] 王琳.食品营养教育与高校体育教学融合的逻辑机理及实践途径研究——评《食品营养与卫生(第二版)》[J].粮食与油脂,2022,35(10):163.
[3] 邓辉红.大学体育教学中膳食营养教育创新探索[J].核农学报,2022,36(02):506-507.
[4] 崔晓春.食品营养教育融入体育教学之效用与途径研究——评《高级运动营养学(第2版)》[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1,12(17):70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