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
摘要
关键词
电气工程;自动化;质量控制;安全管理
正文
引言
电力行业作为国家重要基础产业之一,其生产和运营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与机遇。其中,电气设备是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核心要素,因此对于电气设备进行维护保养至关重要。然而,由于电气设备本身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操作不当或者其他原因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事故,给个人、企业及整个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基于此,本文通过加强电气自动化中的安全管理来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并提升工作效率,希望能够引起从业人员的重视,共同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1 电气工程自动化的现状
1.1电气自动化系统的集成程度不高。发展成熟的电气自动化系统,其的集成程度是比较高的,集成程度高的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功能是比较完善的。但是,就目前我国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来讲,其还处于多岛自动化的层次,多岛自动化具有一系列的缺陷,比如说互相独立,没有联系,导致了信息不能共享,并且其功能比较单一,不能够很好地将电气自动化的功能以及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
1.2电气自动化的网络构架不统一。就当前的发展形式看来,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方向是建立高效的、快捷的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系统,但是就目前我国的发展形式而言,电气自动化的网络构架是不统一的,也就是我国很多电气自动化企业,各个企业之间的网络构架是不相同的,基于网络构架的不同造成了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发展遭受到了阻碍。除此之外,不同厂家生成的软件,硬件的标准也不尽相同,程序接口不一致,阻碍了企业之间信息的交流以及传送,造成了信息资源不能够共享,阻碍了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影响了电气自动化系统应该发挥的作用。
1.3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使用过于受主观的支配。很多有关电气自动化企业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以及开发的程度,效果是不尽相同的。对技术的应用与开发的程度受到了有关技术人员的影响,比如说是技术人员理论基础、实践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都会影响该技术的应用与开发,除此之外还受到企业应用平台的影响,这样就使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实际的设计、实施、运行、维护的过程中会使成本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系统整体的运行以及维修费用。
2 电气工程自动化安全管理的特点
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涉及多个环节和设备,只有精心设计和维护才能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复杂性。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是一个非常庞大且复杂的系统,其中包含了众多的子系统以及各个部件之间的联系等。同时,该系统还需要与外部环境进行实时交互,这也增加了其实施难度。(2)不确定性。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所面临的工作环境是非常多变的,并且还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天气、温度、湿度等等。这些变化都会对系统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干扰,从而导致系统出现故障或者异常情况的概率大大增加。(3)风险性。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高,因此在实际生产活动当中,电气自动化技术得到广泛运用。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如何保证系统能够正常稳定地运行,避免因为操作不当或者其他原因而出现事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对系统实施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4)多样性。不同类型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存在各自的特殊性质,因此在实践过程中所采取的安全管理方法也应该有所区别。只有针对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安全管理方案,才能更好地保障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措施
3.1做好质量控制工作
从当前我国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发展现状来说,其在具体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定问题,特别是在安全管理方面,直接影响相关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发展过程中应该与电气工程相关技术进行有机整合,而电力工程相关技术是伴随着时代发展需求不断进行完善和优化的,因此要求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能够结合时代发展趋势进行不断调整。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面临许多困难,要想在重重困难之中提升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质量和安全管理质效,需要建立相对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首先要求企业中的每一位电气工程师都能够充分分析自身在以往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错误或者存在的不足,并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合理提出补救措施和改进意见,在将其进行综合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合理融入质量控制体系,避免在日后工作中类似问题的发生。其次,质量相对较高的电气工程离不开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因此企业需要对工作团队的整体技术水平进行检测,看看在团队中是否存在技能水平不满足实际需求的人员,一旦发现这类人员应该加强相关技术培训,保证团队中的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实际技术水平都能够不相上下。最后,电力工程相关工作的高效开展,离不开团队合作,因此在电气相关产品的生产或者制造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激活团队精神,同时做好团队分工,保证每一名工作人员都能够明确每一步应该怎样做,用什么做,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还应该能够主动从正规市场中去购买材料,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杜绝偷工减料,最大限度保证电气生产质量。
3.2健全安全生产机制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运行环节中,它对于运行环境以及条件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一旦运行环境出现问题,或者运行条件无法满足需要,那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然会丧失应有的“土壤”,甚至还有可能引发比较严重的电气灾害。为此,在实践环节中,有必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生产机制,以精细化的安全生产标准,以全面化的安全管理细则等,来实现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科学管理以及安全管控,真正防范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问题。(1)企业应该全方位提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安全系数。安全系数是第一位的,人们在进行电气工程设计与安装等环节中,就应该将安全系数摆在重要的位置上,尽可能地防范和减轻安全隐患产生的威胁与挑战,全方位保障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运行稳定性与安全性。(2)为保障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安全高效运行,还有必要统筹建立精细化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确保各个环节能够按照安全管理标准等来高效作业。一旦出现违背安全管理标准的问题或者现象,要及时进行防范。此外,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运用过程中,还有必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应急救援预案,定期开展安全生产的整改工作,有效减少不必要的安全隐患。可以说,安全隐患的出现,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深入推进,也直接影响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科学开展。为此,企业要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必要的调整,应该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进行充分优化,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够安全高效运行。
3.3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行业的发展现状来讲,技术体系及设备体系可能产生影响因素较高,间接对后期的工程建设产生严重的安全干预。对此,国家以及各类行业等,应当加强对电气工程基础研发的投入力度,保证多资源支撑,维系工程建设及其使用的稳固性。一方面,企业应当针对电气工程项目引入高集成化、高自动化的电气设备,保证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以真正摆脱人员控制,以通过先进的计算机系统、主控系统等,对不同驱动环节进行自主比对及分析,有效提高电气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但是,在技术引入过程中,由于电气工程建设周期相对较长,可能引发技术更新范畴下的滞后性问题,其应加强对各类先进技术以及电气市场的分析,结合现有的动态类建设机制,确保成本消耗及其产出是符合行业发展诉求的另一方面,企业应加强对基础创作人员的技能化以及意识化培训,通过安全指标以及各类安全教育等,提高员工的安全操作意识,在实际操作以及运行控制过程中,严格执行企业设定的规范操作基准,降低安全事故的产生概率。最后,企业应当加强对各类资金项目的融合及其投入,确保各类人员材料、设备、技术的更新具有持续性特征,当然,此类资金项目的融入以及产出必须符合企业宏观调控诉求,满足企业经济发展指标,又可保证电气工程建设的安全性。
3.4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
与一般工程相比,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安全隐患较大,而完善的奖惩制度能够减少安全隐患的出现,使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施工安全得到保障。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安全管理中,若是发现不符合单位要求的安全检查行为,或是直接略过安全检查的人员,应按照制度的要求进行严格处罚,促使各个工作人员能够充分认识到安全检查对生产安全的重要性,以严谨的态度做好本职工作。对于认真完成所有安全检查工作的人员,可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还可以对其进行公开表扬,以此发挥优秀员工的榜样作用,使其他员工能够更加努力地做好各项工作。同时,可以确定各个阶段的安全生产目标,详细记录每一天的工作情况,确保安全措施的有效实施,促进安全生产目标顺利完成。此外,需要做好各种设备及用电系统的日常管理,对设备及系统的参数进行合理设置,从而保证设备及系统的运行安全,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进程中,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企业应该加大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并积极构建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和安全管理工作机制,在强化设备管理、构建智能化系统以及加大安全生产资金投入的基础上,保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稳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党玉洁.浅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J].科技资讯,2021,19(04):40-42.
[2]刘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4):38-39.
[3]王敏.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J].冶金管理,2020(17):156-1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