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术设计教育与学生创意思维培养研究

期刊: 前沿科学 DOI: PDF下载

秦亚军

重庆传媒职业学院 402560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高校教育在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等方面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与改革,创意思维在高校美术设计教学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创意思维可以为高校美术设计教育提供创新动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而在创意思维培养过程中,高校美术设计教育更是面临着较多的挑战,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等。基于此,本文从高校美术设计教育与学生创意思维培养的角度出发,详细分析了创意思维的内涵及特点,并对当前我国高校美术设计教育与学生创意思维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究,希望能够为相关教育研究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高校;美术设计教育;创意思维

正文


一:引言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各界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人们更加注重人才的创新能力。因此,高校美术设计教育在进行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还需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当前,我国高校美术设计教育所面临的形势是前所未有的,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我国高校也在不断地对教育模式进行创新与改革。创意思维作为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对于问题的分析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创意思维在高校美术设计教育中的不断应用,创意思维也在不断地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与重视。创意思维是一种创新性、发散性以及实践性思维方式,创意思维通过发散式和集中式两种方式进行表达与运用。而在高校美术设计教育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具有发散性与创造性思维。创意思维主要是指对问题进行多角度、多方面分析的一种新型思维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对于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从高校美术设计教育中创意思维培养的角度出发,教师应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对学生进行培养,而启发式教学法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索等方式进行教学。在高校美术设计教育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与创新能力。但是当前高校美术设计教育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在培养学生创意思维过程中教师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的发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灌输式教学法使得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创新性等问题。因此本文就对高校美术设计教育与学生创意思维培养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二:创意思维的内涵及特点

内涵创意思维是指在进行艺术创作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地解决创作过程中的难题,创作者在解决问题时,会将思维发散到其他的领域,从而有效地提升个人的创造力。创意思维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它可以有效地激发出人们的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发散性、求异性及流畅性等特点。发散性是指在进行艺术创作时,能够突破常规,打破思维定式,从而实现对现有知识与经验的超越。求异性是指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创作者在解决问题时不能够局限于某一个固定的角度与方法,而是要通过多方面的思维方式来有效地解决问题。流畅性则是指创作者在进行艺术创作时能够将已有知识经验、思维方式等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创新见解。发散性是指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创作者可以通过自己以往经验与知识结构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与解决,从而实现对现有知识的超越。求异性是指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创作者可以将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之间进行有效整合与融合,从而实现对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知识与经验的超越。

作用创意思维在高校美术设计教育中的应用对学生创意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创意思维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与解决问题能力。创意思维是一种创新性思维方式,其主要目的就是实现对已有知识经验与经验进行超越。因此创意思维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效率。创意思维还可以帮助学生突破传统教学方式限制、实现自身价值。传统教学方式通常是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知识讲解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单向灌输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并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而在美术设计教育中应用创意思维可以有效地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等。创意思维还可以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提升艺术修养、丰富自身情感。创意思维可以帮助学生增强个人魅力与自信心。在高校美术设计教育中应用创意思维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还能够使学生更加自信地面对生活中各种困难与挑战。而当一个人在生活中遇到挫折与失败时,创意思维也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在高校美术设计教育中应用创意思维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当予以重视。

三:我国高校美术设计教育与学生创意思维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导致学生缺乏创造力目前,我国高校美术设计教育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以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为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接收到的信息量较少,并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话语权比较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受到一定限制,导致学生缺乏创造力。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上主要负责讲授知识,而学生则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在传统的美术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更多是强调理论知识的讲授,而忽视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设计过程中,教师在讲解相关理论知识时较少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讲解。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影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二)教师设计课程能力不强,教学内容不合理传统教学理念下所开展的美术设计课程往往是以专业技术为主,主要以专业知识为核心展开教学。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设计课程内容时通常是依据教材内容来进行设计。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设计出来的内容并不能满足学生创新思维发展需要。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美术设计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水平,高校美术教师应该积极地转变传统教学理念。由于现阶段高校美术教育是以专业技能为主进行教育培养模式,而当前我国高校美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往往也是根据专业知识为主进行设计。

(三)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在当前高校美术设计教育中存在着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课程内容设置缺乏合理性、针对性、实用性等。课程内容设置缺乏合理性。目前我国高校美术教育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基础知识阶段、专业技能阶段和专业综合发展阶段。然而在当前高校美术设计教育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问题。如在基础知识阶段中教师往往只是根据教材来进行教学,而忽略了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在专业技能阶段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基础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而忽略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而在专业综合发展阶段中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发展。因此,为了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意思维能力及综合素质水平,高校美术教育应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来开展相应的课程内容设置工作。

(四)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在高校美术设计教育中进行创新思维培养时应积极地转变教学方式。教师应积极地转变教学理念。传统教学理念下教师往往是根据教材内容来进行设计,而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教师应改变这一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起来开展相关课程内容。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美术设计教育也发生了一定变化。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来开展相关课程内容,如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开展创意设计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创新思维训练等,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水平。

(五)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在高校美术设计教育中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当前我国高校美术教育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如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内容安排不合理等问题都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力及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因此在高校美术设计教育中应加强对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的重视程度,通过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及审美水平等。

四: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高校美术设计教育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如微课、慕课等,通过各种形式的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高校美术设计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高校美术设计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可以在团队合作中展现自身价值,增强自身的自信心。高校美术设计教育与学生创意思维培养是当前高校美术设计教育过程中较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高校美术设计教师需要以提高学生创意思维为目标,不断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与改革,以适应新时代下社会发展对高校美术设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一)新时代下高校美术设计教育对培养学生创意思维的要求

我国高校美术设计教育工作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增强我国高等院校的艺术设计能力,有助于提高我国高等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助于实现高等院校美术设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当前我国高校美术设计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美术设计教学工作中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问题。为此,在高校美术设计教育过程中需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为目标,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此外,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创作热情与创作灵感。

二)如何有效提升高校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

高校美术设计教师在开展美术设计教育工作时需要加强对学生创意思维的培养,使学生可以通过对美术知识的学习,加强自身的创意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已有作品进行分析和比较,帮助学生找出与其他作品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教师在开展美术设计教育工作时可以通过开展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使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提高自身的创意思维能力。教师在开展美术设计教育工作时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例如,在进行新媒体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微信、 QQ等社交软件进行创意设计。通过这种形式来激发学生对艺术设计作品的兴趣和想象力。

高校美术设计教育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学生创意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高校美术设计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意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作为高校美术设计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校美术设计教学需要教师通过不断创新和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并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构建丰富的教学情境、采用多种教学模式以及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等方式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高校美术设计教育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机会和平台,通过创新和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高校教育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与创新,创意思维在高校美术设计教育中的应用对提高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就目前而言,我国高校美术设计教育在创意思维培养过程中还存在较多问题,如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重视不足、教学模式单一等。基于此,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校美术设计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与优化,充分发挥出创意思维在高校美术设计教育中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师的专业特点,制定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模式。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不断地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与能力水平,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创意思维的发展。综上所述,高校美术设计教育与学生创意思维培养研究是一项具有一定难度的课题,需要广大教师不断地进行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1]冯曜.高校美术设计教育创新性思维培养探究[J].艺术家,2021,No.270(06):84-85.

[2]杨广文.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创新思维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9(17):39-40.

[3]郭杰.试析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创新思维教育[J].美术教育研究,2017,No.156(17):102-103.

[4]陈希才.论艺术设计教育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风景名胜,2019,No.358(03):130.

[5]张廷.高校美术教育中学生创新思维的生成与培养机制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No.211(24):176-17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