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及作用

期刊: 前沿科学 DOI: PDF下载

赵太亮

山东省沂水县文化和旅游局 山东 沂水276400

摘要

本文通过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历史阶段的群众文化发展历程,阐明了群众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互动关系,探讨了群众文化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分析了其在丰富人们精神世界、促进社会团结、传播优秀文化、推动文化创新和提升公民素质等方面的贡献。同时指出了群众文化发展面临的资金、场地和人才等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社会团结;文化创新;公民素质;社会和谐

正文


引言

群众文化作为一种广泛存在于社会中的文化形式,承担着丰富人们精神世界、促进社会团结的重要作用。在现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而群众文化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将深入探讨群众文化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及作用,并分析其发展中的挑战和未来方向。

一、群众文化的定义与特点

群众文化,顾名思义,是广大群众自发形成并参与的文化活动。它以群众为主体,以日常生活为背景,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群众文化不仅包括传统的民间艺术、节庆活动,还涵盖了现代的文娱活动、社区文化等。其最大的特点是大众性、自发性和生活化,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群众文化的定义可以追溯到传统民间艺术和节庆活动,这些文化形式在历史上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娱乐和精神寄托。群众文化活动往往是群众自发组织和开展的。没有复杂的程序和繁琐的手续,只需有一个共同的兴趣或目标,大家便可以自发聚集在一起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这种自发性使得群众文化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灵活性,能够迅速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群众文化活动源于生活,反映生活,服务于生活。无论是农村的秧歌舞,城市的广场舞,还是社区的文艺演出,家庭的节日庆祝,都是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产生并服务于日常生活的。正因为如此,群众文化活动才能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和积极参与。

二、群众文化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历史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来,群众文化在不同历史阶段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从早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到改革开放后的经济腾飞,每个时期的群众文化活动都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20世纪50年代,大规模的文艺宣传队伍深入农村和工厂,宣传社会主义建设;80年代以来,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蓬勃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进入新世纪,群众文化活动更是多样化,数字化手段的应用使得文化传播更加便捷和广泛。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当时的群众文化活动主要以宣传社会主义建设为主。各地纷纷组建文艺宣传队,深入农村、工厂、矿山,开展文艺演出、歌舞表演、讲故事等活动,宣传党的政策,鼓舞人心。这一时期的群众文化活动内容单一,但对激发群众的革命热情、促进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内容和形式也更加丰富多彩。从传统的戏曲、舞蹈,到现代的电影、音乐会,再到各种形式的社区文化活动,群众文化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进入新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更加多样化,数字化、网络化成为新趋势。通过互联网和数字媒体,群众文化活动的传播范围更加广泛,参与人数也大大增加。国家对文化事业的重视和支持也为群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资金支持。

三、群众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精神文明建设旨在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而群众文化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社会成员通过参与和互动增强了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促进了社会的团结和进步。

群众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精神文明建设为群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群众文化的发展又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开展广泛的社区文化活动,可以有效提升社区居民的文明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从而推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群众文化活动不仅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举办形式多样的的文化活动,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同时新的文化形式和内容不断涌现,丰富了社会的文化内涵。传统的节庆活动通过现代化的表演形式和传播手段,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成为现代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文化活动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还具有重要的社会教育功能。群众参与文化活动,不仅可以丰富精神世界,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爱国主义题材的文艺演出,可以激发群众的爱国热情;环保主题的文化活动,可以增强群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四、群众文化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具体作用

1.群众文化活动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提供了多样化的娱乐和文化选择。无论是传统的戏曲、舞蹈,还是现代的电影、音乐会,都是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活动可以使人们得以放松心情,享受生活的美好,从而提升了生活质量。

2.群众文化活动是增强社会凝聚力的重要途径。在共同参与文化活动的过程中,人们加强了彼此的联系和交流,增进了了解和信任。诸如社区广场舞、合唱团等活动,不仅丰富了居民的业余生活,还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组织群众文化活动,可以传播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传统节日庆典的举办,可以让人们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现代化的文艺演出活动,可以推广先进的文化理念和艺术形式,从而提高社会成员的文化素质。

4.群众文化活动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由于其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多样的表达形式,群众文化活动往往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推动文化创新和发展。许多现代艺术形式如街头艺术、涂鸦等,都是从群众文化中发展起来的,体现了群众文化的创新活力。

5.组织群众文化活动,可以提升公民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通过参与公益性文化活动,可以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通过参加科学文化普及活动,可以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6.群众文化活动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可以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的和谐共处。丰富多彩的社区联欢会、邻里节等活动,可以增进邻里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从而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7.群众文化活动有助于提升社会成员的文化自信。在参与和体验文化活动的过程中,人们能够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文化的独特性和价值,从而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参与传统节日庆典、民俗活动等,可以让人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文化自信。

8.群众文化活动有助于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参加多样化的文化活动,有助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众可以互相了解和交流,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通过举办文化交流活动,可以让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众互相了解,尊重和包容彼此的文化,从而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五、群众文化发展中的挑战与对策

虽然群众文化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挑战。主要挑战包括资金不足、场地有限、专业人才缺乏等。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也需要不断创新,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1.资金不足是群众文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群众文化活动通常是公益性的,缺乏盈利模式,导致许多活动难以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政府资助、社会捐赠、企业赞助等方式,筹集更多的资金支持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

3.场地有限也是群众文化活动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许多社区和农村地区缺乏专门的文化活动场所,导致群众文化活动难以正常开展。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建设更多的文化活动场所,提供更加便捷和舒适的活动环境。

3.群众文化活动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但目前专业人才的缺乏也是一个突出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加强文化专业教育和培训,培养更多的文化专业人才。可以通过引进和吸收外部人才,提升群众文化活动的质量和水平。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文化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传统的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群众文化活动需要不断创新,探索新的活动形式和内容。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开发数字化、网络化的文化活动,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协同合作是推动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保障。政府应加大对群众文化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群众文化的健康发展。社会各界应积极参与群众文化活动,共同推动群众文化的繁荣发展。

六、未来群众文化发展的方向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群众文化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未来,群众文化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和网络化将成为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互联网和数字媒体,可以更加便捷地开展和传播群众文化活动,吸引更多人参与。比如直播平台可以将文艺演出、文化讲座等活动在线直播,扩大受众范围,提升活动影响力。

1.未来的群众文化活动将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以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文化需求。能够根据不同群体的兴趣和需求,开展针对性的文化活动,如儿童文化活动、老年人文化活动等。并鼓励群众自主创新,开展个性化的文化创作,丰富群众文化的内容和形式。

2.随着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专业化和高质量将成为发展的重要趋势。群众文化活动将更加注重活动的专业性和质量,通过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提升活动的水平和效果。

3.社区化和本地化将是未来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开展社区化和本地化的文化活动,可以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可以通过开展社区文化节、邻里文化活动等,加强社区居民的文化交流和互动,促进社区的文明建设。

4.群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是未来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管理,确保群众文化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可以通过建立文化活动的长效机制,保障活动的持续开展;通过加强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政府在未来群众文化发展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政府应制定并实施一系列有利于群众文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资金支持、场地提供、人才培养等。政府可以设立专项基金,支持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吸引社会资本和力量参与群众文化事业;可以加强文化设施的建设,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更多的场所和设备支持。为了确保群众文化的持续发展,文化教育和培训是必不可少的。文化教育可以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和参与热情;专业培训可以培养更多的文化人才,提升群众文化活动的质量和水平。可以在学校开设文化课程,培养学生的文化兴趣和素养;举办各类文化培训班,提高文化工作者和志愿者的专业能力。

群众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支持。社会参与和共建,可以凝聚更多的力量,共同推动群众文化的繁荣发展。可以通过社区组织、社会团体等方式,动员更多的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经由企业赞助、社会捐赠等各种渠道,筹集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支持群众文化活动;通过志愿服务,发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组织文化交流与合作,邀请其他地区或国家的文化团体进行演出和展示,可以促进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之间的互相了解和学习。增进文化交流和互动,建立文化合作机制,共同推动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结论

群众文化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社会凝聚力,传播优秀文化,促进文化创新,提升公民素质,推动社会和谐。尽管群众文化发展中面临一些挑战,但经过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这些挑战是可以克服的。随着社会的进步,未来群众文化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推动群众文化更上一个台阶。通过政府、社会和文化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群众文化的发展更加蓬勃,成为社会进步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助力。

参考文献:

[1] 孙文昭.论群众文化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融合创新[J].参花,2024,(08):146-148.

[2] 许燕.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J].文化产业,2024,(11):70-72.

[3] 赵秀山.新媒体时代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新策略研究[J].参花,2024,(14):134-136.

[4] 张杰.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及创新设计研究[J].国际公关,2024,(08):97-99.

[5] 关长春.浅析数字化时代群众文化活动新模式[J].牡丹,2020,(06):39-4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