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化工企业物流安全管理策略
摘要
关键词
互联网;化工企业;物流安全管理;优化策略
正文
引言
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我国进入互联网时代,越来越成熟的互联网技术被应用于多个领域之中,并且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此种情况下,为了避免化学品运输或者仓储的过程中出现泄漏等情况,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化工企业应当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物流安全管理之中,通过智能化、数字化管控,保障物流服务良好展开,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
一、互联网时代下化工企业物流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伴随着科学技术蓬勃发展,互联网技术越来越成熟,将其应用于化工企业物流安全管理之中,可提高该项工作数字化、信息化程度,加强对物流运输的管控,保障物流运输安全、高效。
(一)提高物品运输的安全性
对化工企业物流运输实际情况予以了解,需要运输的危险化学品较多,在物流运输与仓储的过程中一旦发生泄漏等不良现象,那么将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比如环境污染、人员伤亡等等。高度重视并且有效落实物流安全管理,可充分考虑危险化学品的属性和特征,分析物流运输或者仓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情况。以此为切入点,制定针对性的安全防护措施,如此即可大大降低危险化学品泄漏等情况发生,确保化学品运输、存储安全,满足实际应用需求[1]。
(二)提高管理效率
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化工企业物流安全管理之中,可根据该项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共建网络平台,设置多个模块,比如信息采集模块、风险预测模块等等。那么,通过网络平台的运行,可以实时收集化工品物流运输或者仓储相关信息数据,并对信息数据予以整合,之后利用智能算法对其予以计算,判定物品仓储或者运输安全与否,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隐患,以便相关管理人员迅速做出方案,制定并且实施针对性的处理,消除风险,保障物流运输安全,达成管理目标。所以,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正确认识并且有效应用互联网技术来优化物流安全管理,可提高管理效率。
(三)促进化工企业智能化发展
互联网时代到来,使得社会环境、行业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化工企业需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积极转型升级,以便更好的运营与发展。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在物流安全管理之中,可促使管理人员及时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进而对化工品物流运输予以实时跟踪管控,远程操控,保障物流运输按照预定路线进行运输,节约时间,提高效率,用最短时间将化学品运送至目标客户手中,提高客户满意度,如此即可提高本企业的品质与信誉,赢得更多客户的青睐,进而推动本企业持续且良好的发展[2]。
二、互联网时代下化工企业物流安全管理的现状
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的角度来讲,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化工企业物流安全管理之中都是非常适合的、可行的,能够弥补以往管理不足,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地管控物流运输、物流仓储等,提高物流安全水平。但立足于现实层面,对当前化工企业物流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予以分析,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导致管理效果不理想。
(一)数据安全面临威胁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企业物流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但同时也对其提出较高的要求,其中之一就是保证数据信息安全。但就目前化工企业物流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其面临数据安全威胁。首先,数据运行体系对于环境的安全要求非常高,这意味着,任何微小的环境变化都可能导致数据的损坏、丢失或失真[3]。例如,电力供应不稳定、温度湿度波动等都可能导致数据存储设备出现故障,从而影响网络平台的正常运行。其次,网络平台的操作是由人来完成的,这就使得人为操作的信息泄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员工可能会因为疏忽大意、操作失误或者故意泄露等原因导致敏感信息的泄露,这不仅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营,还可能导致客户信任度下降,甚至引发法律纠纷。
(二)库存管理模式较为落后
在化工企业物流安全管理过程中,建立有效的库存管理模式是至关重要的。然而,由于我国互联网技术支持的物流安全管理发展时间相对较短,有关库存管理模式的制定还不完善,实际管理中可能出现差错或者不足,难以保证物流安全。在互联网时代下化工企业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收集、分析和利用库存管理信息,更准确地预测市场需求,优化库存结构,降低库存成本,提高库存周转率。但部分管理人员对互联网技术的认知不全面,并没有灵活应用互联网技术来实时获取化学品库存信息,从安全角度分析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进而未能针对性管理,很可能出现化学品泄漏等情况。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客户对企业的响应速度和服务质量有着较高的要求。管理人员未能深入应用互联网技术整合分析库存信息,解答客户的问题,比如何时出货等,从而影响客户满意度。
(三)专业人才缺乏
人才是行业和企业的发展基础。没有高质量的物流管理团队,企业的物流安全管理效率将大打折扣。长此以往,企业将缺乏竞争力,甚至可能被市场淘汰。因此,化工企业要想转型升级,在互联网时代下良好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物流安全管理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储备。但实际情况则不然。目前部分化工企业还没有完全适应和掌握互联网技术,进而没有正确认识现代物流体系下人才储备的重要性,进而未能通过多种渠道来吸纳优秀的物流管理人才[4]。还有部分化工企业虽然重视人才储备,但没有根据物流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开展专项培训活动,这不仅限制了现有员工的发展潜力,也使得企业难以展开智能化、数字化的物流安全管理。
三、互联网时代下化工企业物流安全管理的优化策略
面对当前化工企业物流安全管理中未能有效应用互联网技术,导致管理效果不理想的情况,需要探究行之有效措施予以针对性处理,解决问题,优化该项管理工作,进而有针对性的、有效的落实各项管理工作,保障物流运输、物流仓储等方面良好展开,提高物流服务质量。
(一)健全物流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互联网时代下化工企业物流安全管理需要更多地依赖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数字化手段。为了提高物流服务的安全性,需要正视当前存在的问题,制定健全的、完善的物流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其一,制定完善的数字物流行动制度。也就是充分考虑化学品的特殊性,制定与之相匹配的信息和网络安全标准,说明物流信息采集、存储、传输等方面标准,以便保障相关工作人员能够标准化、规范化、合理化的采集和处理物流信息,掌握化学品运行的实际情况,明确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以便相关管理人员予以针对性的管控;需要构建数字物流信息共享平台,促使物流服务商、客户等主体之间能够进行信息共享,提高物流服务效率;需要借助搭建智能化监控平台,可以对物流运输、仓储等方面予以远程监控,预测风险发生概率,进而制定针对性的应急措施,及时处置,保障物流安全[5]。其二,制定责任追究管理制度。需要明确各部门应承担的物流安全管理职责及权力,将职权予以划分,细化到工作小组之中,以便各个小组监督管理。一旦发现安全问题,第一时间找到负责的小组,予以严肃处理,如此即可促使各个小组人员认真负责的执行本职工作。
(二)加强物流数据的安全管理
切实保证物流数据信息安全、准确是保证互联网技术在化工企业物流安全管理中有效应用的关键,同时也能够尽可能地降低物流数据安全问题产生的可能。为了提高物流数据安全性,需要正确认识到人员操作可能造成物流数据信息丢失或者损毁,所以需要注意掌握管理人员的实际情况,组织他们参加交流活动或者学习活动,促使他们在深入交流与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掌握新理论、新思想及新方法,增强数据安全意识。与此同时,需要定期对网络平台予以安全维护,比如更新基础设施或者对应用软件予以升级等等,及时弥补可能出现的漏洞,避免遭受黑客攻击等,导致重要信息数据被篡改或者被盗用[6]。还要科学合理地布置互联网技术,构建完善的信息共享交流平台,邀请本地区其他化工企业参与平台交流,相互分享技术手段或者物流安全信息等,以便优化设置互联网技术在物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提高管理成效。
(三)做好技术与业务应用管理
对化工企业物流服务开展的实际情况予以了解,涵盖多个业务环节,并且各个环节之间具有一定内在联系,如若某一环节出现差错或者异常,那么整个物流服务会受到影响。在互联网时代下为了保障化工企业物流安全管理有效实施,避免出现库存管理问题或其他问题,需要将物流服务与数字技术模型予以耦合,借助数字技术模型来优化库存管理、物流运输管理等环节,提高物流业务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具体的做法是相关技术人员应当根据物流安全管理的实际需求,优化调整物流业务流程,包括仓储、运输、售后服务等等,以此来提高物流服务质量。在此基础上根据物流业务流程,科学合理地设置数字技术模型,比如设置智能化物流信息跟踪系统,可跟踪了解物流运输的实际情况,预测安全风险发生概率,并加以针对性控制;比如设置智能化库存管理系统,实时掌握化学品库存情况,预测安全风险发生概率,以便管理人员掌握化学品仓储危险,予以针对性处理,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7]。还需要加强对技术和业务应用管理要素的监管和管理,包括数据安全、设备管理、网络安全等方面。通过建立起完善的技术管理体系和业务应用管理规章制度,可以有效地提高物流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还需要增强创新意识,积极进行数字技术模型的研究,不断提高数字技术的应用价值,使之能够与人工智能技术、机器学习技术、遥感技术、大数据技术及云计算技术等融合应用,构建智能化、数字化的物流安全管理系统,自动化跟踪管控物流业务,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问题,从而提高物流服务水平。
(四)组建数字化物流管理人才
对于化工企业物流安全管理而言,管理人员是主体,他们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业务能力、管理经验、职业素养等方面均会影响管理效果,决定物流安全与否。所以,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融合互联网技术的物流安全管理水平,就需要化工企业注意构建数字化物流管理人才队伍。这就需要企业领导能够正确认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应当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考察管理人员工作执行情况,明确他们存在的问题或者不足。以此为切入点,组织开展专项培训活动,对他们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专业技能培训、管理能力培训、互联网技术培训等等,逐步弥补他们的不足,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准。与此同时,还要正视管理人员不足的情况,根据岗位工作要求及内容,编制适合的招聘计划,通过多种渠道来吸纳能够灵活应用互联网技术的优秀管理人才,为管理队伍注入新鲜血液,使之能够将互联网技术与物流安全管理深度融合,提高该项管理工作数字化、智能化水平[8]。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越来越多的化工企业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物流安全管理之中,意在通过开展智能化、数字化的管理工作,跟踪管控物流运输、物流仓储等,尽可能地避免安全事故发生。但实际开展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数据安全威胁严重等等。对此,应当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优化设置互联网技术,提高物流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郭文斐. 跨境电商物流服务安全管理——评《跨境电商背景下物流风险管理研究》 [J].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23, 23 (08): 2969-2970.
[2]宋明. 物流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分析 [J]. 中国储运, 2023, (08): 128-129.
[3]史国剑. 物流快递运输车辆安全管理措施 [J]. 中国航务周刊, 2023, (30): 75-77.
[4]蒲瑞嫦,杨锦添. 互联网时代化工企业物流安全管理探析 [J].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2023, 53 (06): 741-742.
[5]范非. 大数据技术在粮食物流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J]. 中国新通信, 2023, 25 (10): 67-68+181.
[6]张笑凡. 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问题及对策研究 [J]. 中国航务周刊, 2023, (15): 70-72.
[7]郭时雨,李伟春,吴凤媛.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研究 [J].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23, 44 (04): 65-69.
[8]姜媛媛,魏林. 危险品物流安全管理及事故应急管理研究 [J]. 中国航务周刊, 2022, (40): 44-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