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工作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
摘要
关键词
初中地理;教学工作;教学策略
正文
引言: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在学生的学业生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在当前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呈现出一些教学问题,比如教学低效性,学生缺乏地理思维能力,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不高。因此,教师需要分析影响教学工作有效开展的因素,不断优化自身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打造高效有趣的地理课堂,有效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学习能力。
一、初中地理教学工作低效的影响因素
学生的学习态度对初中地理教学效果具有重要影响。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地理学习,深入思考地理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效果。相反,消极的学习态度则可能导致学生对地理学科失去兴趣,影响学习效果。教学资源的配置也是影响初中地理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充足的地理教材、教学辅助设备以及地理教学软件等教学资源,能够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手段和工具,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地理实验室、地理观测站等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也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增强学习的实践性。教育政策对初中地理教学工作的支持和引导具有重要作用。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教育政策,为地理教学提供资金、人员和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促进地理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同时,教育政策还能够引导社会对地理教育的关注和重视,提高地理教学的社会地位。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案例教学、情景教学、项目式学习等,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也能够为地理教学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便利。此外,学校课程设置是影响初中地理教学的关键因素之一。合理的课程设置能够确保地理教学的时间安排和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地理知识。此外,学校对地理学科的重视程度也会影响地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社会实践机会对于提升初中地理教学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地理考察、社会实践等活动,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环境的魅力,了解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加深对地理学科的理解和认识。同时,社会实践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总之,初中地理教学工作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和考虑。只有充分认识并合理利用这些影响因素,才能不断提升初中地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优化初中地理教学工作的改进措施
1.以有趣为指引,培养地理学习兴趣
创新是教育的灵魂,创新教学方式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教学。利用电脑、投影仪等设备,通过项目式的教学方法,将地理信息、卫星图像、各种地图等直观的展现出来。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小组形式开展研究性学习。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可以使他们体会到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在《地图的阅读》一课中,教师可创设“探险之旅”的情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一种新的体验。学生将扮演探险家的角色,绘制出一张地图,并根据所学的知识,完成诸如搜寻遗失的宝物,穿越未知的地域等等。利用卫星图像,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地表的实际状况,并加深对地理观念的理解。另外,老师也可以设计一个“我的家乡地图”工程,指导同学们从自己的故乡或者是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用地图的方式来展现这个区域的地理特点、人文风情等。让学生自己收集、组织资料,并将所学的地理知识应用于工程实践中。
2.选择重点探究内容,促进对知识点的理解
每个学生的地理学习情况和兴趣点都有所不同,因此我们需要提供个性化的辅导服务。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学习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通过个性化的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问题的内容必须与教学目的紧密联系,防止问题内容不符合教学内容,不能体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课堂上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可以组织学生去做探索性的学习。比如,在《海陆的变迁》这一课中,地理知识是系统的、整体性的,各知识点之间是相互关联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知识网络在教学中,教师可藉由海陆演变之个案,使学生从发展与变动的角度来认识海陆之分布,进而加深对海陆之分布之认识。
3.加强地理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地理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地理考察、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地理的魅力,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地理思维是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引导他们从地理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问题。通过问题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国家和地区》后,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协作学习的作业。在教学中进行协作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减少实习的难度。例如,通过小组讨论,讨论各国的特征,并撰写总结报告。由于每个国家和地区的自然与人文特点都不尽相同,因此,老师要把握好这个教学重点,让学生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得有条有理,这样才能彻底解决他们学习兴趣低、学习依赖性强的问题,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结论:总之,如前文所述,有效的地理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更新并运用最新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来制定教学计划,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和应用,进而提高学生地理综合能力。本文在分析了影响地理教学工作的原因基础上,主要体出了以有趣为指引,培养地理学习兴趣、选择重点探究内容,促进对知识点的理解以及加强地理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几种有效的教学改进措施,旨在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内化,促进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参考文献:
[1]刘燕. 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多元智能理论的策略研究[J]. 新课程, 2022, (02): 62-63.
[2]于慧.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1, 6 (19): 68-69.
[3]李艳丽, 李玲玲, 李嘉玲. 信息技术在农村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分析——以衡阳县为例[J]. 新课程导学, 2021, (25): 31-32+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