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教学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探究
摘要
关键词
语文;大单元;教学评;发展;课堂
正文
前言:
在现代化教育理念的指导之下,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转变个人教学观念。不再只重视教学成果,同样关注教学过程,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单元教学模式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也具有创新性和系统性,在教学实践中获得了许多师生的认可。将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理念与大单元教学模式结合在一起,突破教学瓶颈,能够满足小学生核心素养快速提升的目标。
一、结合核心素养与大单元,确定语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目标
首先,从核心素养发展角度入手,确立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目标。在大单元教学过程中,核心素养培养理念应当贯穿整个语文教学过程。制定清晰科学的教学目标,能够让教师所设计的学习任务更有意义,教学评价更加及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大单元学习过程中,认识到其所学知识的应用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小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整个语文学习过程中。在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过程中,教师要选择合理的评价工具和方式,不仅要关注学科知识的评价,也要重视其核心素养发展情况和变化情况。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和能力水平不同,只有落实有针对性的评价,才能让学生在掌握语文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发展个人核心素养。教学评一体化的学习目标,应当从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角度出发。只有学习目标有利于其核心素养发展,才能让学生通过大单元学习成为高素质人才。
其次,从大单元视角入手,确立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目标。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大单元教学法更加重视学科知识的有效整合和应用,不仅跨单元,还有可能跨学科。因此,大单元视角下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目标,应当与学生的多学科素养相关,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应用和表达能力、情感态度等。结合大单元主题,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学习目标,才能使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人,具有语文学习的自信和成就。大单元教学目标,应当与教学评价的标准相对应。从学习目标入手确立评价方法和体系,统一明确评价标准,让评价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反映出学生在不同领域的表现和发展成果,才能促进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优势的发挥。学生也应当有权利参与到评价中,教师从学生的自主评价和相互评价,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做好语文学习的规划。只有如此,才能让教学评一体化在激发学生语文学科学习热情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促进学生不断提升大单元学习目标的高度,发展个人语文学科学习能力。
另外,要结合和具体学情,设置教学平台一体化的教学目标。学生个人的学习兴趣、习惯、学习能力和需求都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参考这些学习要素确立教学评一体化目标,才能让目标具有可实现性。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置多重测试,了解学生当下的学习水平。随堂测试和单元小测验,都能够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随时调整大单元教学目标,才能让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语文学科学习能力快速提高。结合学情而开展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应当以考试自评、同伴互评、做项目的不同的方式实施评价,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评一体化学习目标的引导下得以提升。
二、结合单元内容设计教学任务,做好语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实施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大单元教学背景下落实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做好教学内容的整合和教学任务的设计。
首先,整合单元教学内容。在讲解单元内容时,教师要明确单元内容的主题、形式,确立学生的学习目标。将单元内的内容结合在一起,构建起具有明确核心的大单元教学内容体系。引导学生通过大单元学习,感受单元主题化内容的文化力量,丰富个人的语文学科学习技能。像在讲解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时,学生要学习的课文有《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单元内的阅读文章以自然景观为主,抒发着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积极情感。教师要抓住主题,加强单元内容的整合和各类学习技能的衔接,让学生在大单元学习过程中丰富学科知识,发展对应的学科技能。通过阅读文章,发展学生速读和精读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有效解决阅读问题。通过作者情感的分析,认识到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能够获得个性化的感悟。针对本单元的口语交际主题,发表个人看法,从“我们与环境”这一主题化的口语交际中参与人与环境、人与自然关系的讨论,让学生综合本单元所阅读的内容和课外掌握的信息,抒发个人环境观。在写作环节,主题为“推荐一个好地方”,教师将其设置为单元学习的最后一步,让学生将自己在阅读文章中输入的观点在口语交际中头脑风暴获得的想法,都融入到自己的写作之中,应用单元化和主题化的习得知识。
其次,做好教学任务设计。在大单元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够轻松且深入地掌握单元内的核心内容,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情境任务。像在讲解《搭石》这一课时,学生通过阅读文章,梳理文章脉络,能够了解何为搭石,掌握搭石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并从作者的文字中感受搭石是承载相亲美好的情感的重要载体。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阅读文章时。观察搭石的特殊结构。将其与建筑艺术、传统文化、人文风俗等结合在一起、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电子白板,让学生利用电子白板进行搭石作品创意设计,将自己的搭石与生活中的个人经历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内容展示个人情怀,在完成情境任务的过程中,将单元内的多篇文章串联在一起。
三、开展综合性教学评价,加强语文教学评一体化多元评价
教学评一体化的大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合理的教学评价,给予教与学综合性的评估。有效的教学评价,不仅能够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能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有正确的认知。在大单元教学过程后,教师可以结合大单元的核心内容,设置一张包含单元教学内容的测验卷。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测验卷,了解自己对单元内知识的掌握情况。
像在学习了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后,学生阅读了几篇旅行记录。教师可以结合单元内文章的题材、故事脉络、人物等设置考察题目,让学生尽可能发挥个人个性化思维,对故事情节或人物加以评价。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给予学生一定的个人创新机会。让学生互评试卷,给同伴提出学习建议。教师也要通过口头交流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整个单元学习过程的体验,不断优化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过程。
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单元教学活动中利用教学评一体化模式,能够让小学生获得全面且客观的学习反馈,有针对性地提升个人学习能力,弥补个人短板。利用好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将其有效渗透到大单元教学模式中,才能让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发展,营造更好的学科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 李晓兰. 大单元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有效性研究[J]. 教师博览,2024(9):44-46.
[2] 王先寿.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评价新探[J]. 新课程研究,2023(20):20-22.
[3] 高飞红. 基于"教—学—评"—体化的小学语文单元教学探究[J]. 考试周刊,2024(5):68-71.
[4] 陈雪花.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教、学、评"一体化研究[J]. 俏丽·教师,2023(1):127-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