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摘要
关键词
高中生物;思维能力;培养
正文
前言
生物教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高中生物教学除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外,还具有一些文科类学科所具有的内涵和深度,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这使得学生的学习难度更大,此时,高中生物教师就应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将教材中的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生物思维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生物知识水平。
一、高中生物学科学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要点
在新高考的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让他们可以用逻辑思维、批判思维等方法,去学习、思考和分析生物问题,在教学时要注意:一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内容。在生物学和生活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从单一到集成,把学科知识作为载体,把生活实践作为补充,从而使人的思维活跃起来,从而培养出科学的思维能力。二要发挥生物学实验与实习的作用。在生物学教学中,实验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它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起着积极的作用。在新高考的背景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要改变演示实验的教学方式,实行研究性教学,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通过实验探索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三要从根本上转变“专业本位”的过时的课程观念。要正确处理好学生成长、社会需求与学科知识之间的辩证关系;对课本资源的开发性使用,转变教学关系,达到“以教促学”“以思促动”的目的;创新教学方式,运用问题式、经验式、情境式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要把活跃的思维作为一个先决条件,对学习内容进行优化,让学生掌握知识,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这样才能让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提升。
二、高中生物学科学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
1.设置关联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生物教学中,要对学生的高级思维进行培养,就必须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进行持续的训练,使学生在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其思维状态可以表现出发散性,也就是说,他们可以从一个问题思考到另一个问题,可以将有关的生物知识串联起来,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对生物问题进行思考。这在促进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深刻理解的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生物是一门科学,通过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让他们对生物科学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使他们可以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结合自己目前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经历,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进行思考,进而得出更加客观合理的生物结论。在教学过程中,生物教师要注意为学生设计出一系列的发散思维活动,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进行持续地训练和提高,从而达到扩大学生的生物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独立学习和思考能力的目的。
2.导入经典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理论知识的教学和生物实验的教学都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在过去的生物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往往忽略了生物实验的重要性,大部分老师都把重点放在了生物知识的传授上,而没有给学生们提供与之相适应的生物实验。在生物学实验中,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和探讨。在中学生物学课程改革中,以高级思维能力为基础,充分发挥生物学实验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但是,在传统的生物实验教学中,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灌输性,比如说,生物教师给学生演示实验,让学生进行观察,因此,学生可以进行实际操作的生物实验的机会相对较少。为了提高学生的高层次思维能力,中学生物教师要不断地改革生物实验教学,积极地引入经典的生物实验案例,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独立的实验,同时还要在实验的过程中对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行培养。
例如,在教学《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生物内容时,其中涉及“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内容,旨在通过实验探究,促进学生认识和理解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的随机结合与性状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和动手操作等,提高学生科学思维素养。因此,在进行实验教学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回忆之所学孟德尔杂交示意图,然后根据自己所画图,分析:这些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会产生多少种受精卵?这些受精卵之间的数量关系如何?引发自主探究学习欲望,根据知识回顾和教学引导,鼓励学生针对问题作出假设,如假设 DD∶Dd∶dd=1∶2∶1,这假设的比值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呢?从而根据学生这一建议,结合学生学习能力和实验能力,将学生分为学习小组,以组为单位,鼓励小组进行实验探究,为其准备两个小桶、两个盒子,以及不同颜色的乒乓球和黄豆、黑豆,鼓励学生利用教具,通过小组交流合作等,讨论实验模拟方案,如:生:两种颜色不同的球、豆子分别代表两种精子和卵细胞,统一材料颜色与 D 的对应关系,如黄色——D。生:两个桶和盒子分别代表精巢和卵巢。生:分别从两个桶和盒子抓出一个球一颗豆子,配对在一起,模拟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得到受精卵类型。通过方案交流互动等,引导学习小组就方案制定实验操作步骤,为其搭建实验平台,让学习小组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学习,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真实实验操作情况对实验重难点进行讲解。这样既可以促进思维发展,又可以转变教学关系的,打造高效课堂,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动手能力、科学思维。
3.创建教学情境,培养学生探究质疑的能力。初学生物学的学生,对生物学这门学科,往往会有一种陌生的感觉。这些抽象的文字和图片,总是无法引起学生们对生物学的兴趣,从而引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索的欲望,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妨碍学生们在生物学习中的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生物学教师应注意把生物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创设与生活有关的教学情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利用与生活有关的情景,来减少生物知识的抽象程度,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化的问题中,来对生物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索和质疑的能力。
例如,在有关“细胞的生命历程”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教师结合这部分生物知识的具体内容和学生探究质疑能力发展的相关需求,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例如,老师可以用多媒体视频的方式,将一个人从生到死的过程展现出来。一方面,老师可以从宏观的角度,对一个人从生到死的过程进行观察。二是对人体细胞从生到死的微观过程进行观察。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宏观与微观的对比观察中,对细胞的生命历程有更深刻、更准确地认识。在观察的过程中,生物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思维联想能力,并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大胆质疑,并围绕所提出的质疑进行探究和思考。例如,在对宏观与微观进行比较观察的过程中,一些学生对细胞的衰老和死亡是否能够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影响这一问题提出了疑问,老师鼓励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展开探索和思考。不管是对是错,都要进行理性地分析,要运用所学的生物知识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保证答案的科学性。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索和质疑的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4.在老师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的深度思维。在以高阶思维能力培养为基础的高中生物教学改革过程中,更加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从改革后的高中生物教学可以看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有了显著的提高。例如,在生物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生物实验探究中,基本上都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等方式来进行的。生物教师从主导地位上退下来之后,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中起到辅导和指导的作用,在生物教师的指导下,促使学生对生物知识和生物问题的深刻思考。
5.优化教学评估,提高学生归纳与反思的能力;在生物教学中,在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中,总结反思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培养内容。学生拥有了总结反思能力,可以让他们在学习中和生物科学探索中,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提升自己,也可以让学生在生物科学研究中获得更多的收获。生物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总结反思的能力的培养,可以运用教学评价的优化方法,让学生加入教学评价中来,将传统的教师主体评价转化为学生的自主评价和相互评价,从而在加深学生对自我的准确认识的同时,还能提高他们的总结反思能力。在过去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将对学生展开系统化的评价和指导放在心上,仅仅是将本节课教学中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和学生所要掌握的实验技能进行总结。但是,在学习之后,学生并不能对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缺陷和在本节课学习中具体的收获有一个准确地认识。生物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评价、反思和总结的过程中,不能只停留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的总结上,也要让学生对课堂学习的过程进行回顾,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缺陷,进而可以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制定合理的自我改进与自我提升方案。在课后的自主学习中,以及在未来的生物课堂学习中,可以针对自己的缺陷,对自己的不足进行培训和改进,反思总结能力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高阶思维能力。
结语
在新高考的情况下,高中生物学科的教学,老师们应该更加注重对教材资源的充分利用,站在学生的角度,根据他们的思维特征,来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在“情境诱导”“问题探究”“实验分析”和“讨论”等多种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容娟.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策略[J].新课程研究,2021(23):19-20.
[2] 李娟.高阶思维能力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培养与应用[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21(10):0193-0193.
[3]戴娟.高阶思维能力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培养与应用[J].文理导航,2021(2):69-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