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李美兰

山东省巨野县凤凰街道办事处文昌路小学 274900

摘要

数形结合思想作为数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法之一,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直观的图形相结合,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还能促进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本文旨在探讨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及其意义,为数学教学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关键词

数形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正文


一、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数形结合思想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直观感知。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思维尚未完全成熟,更依赖于直观的形象来理解世界。将数形结合应用于数学教学,能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公式和定理等通过图形、图像等直观形式展现出来,使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等直观手段来理解数学知识,从而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率。

数形结合思想促进了知识的内化。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理解知识,更需要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数形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将数与形进行有机结合,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换,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此外,数形结合思想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数与形的转换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联想、推理和归纳等思维活动,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通过数形结合的教学方式,学生还能够学会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和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和问题,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数形结合的教学方式更具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数形结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各种有趣的游戏和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

二、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的具体方式

1.创设情境,灌输图形结合思想

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策略是多种多样的,下面我将以小学数学三角形相关知识的学习为例,详细阐述如何创设情境,导入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策略。

在教授三角形这一章节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情境。比如,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建筑师设计小屋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小屋的屋顶形状,并提问:为什么小屋的屋顶通常选择三角形的形状呢?这样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他们开始关注三角形的特性和作用。接下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示一些三角形屋顶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知三角形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在学生对三角形有了基本的了解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他们探索三角形的性质。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用三根不同长度的小棒组合成三角形,并观察哪些组合能够成功构成三角形,哪些不能。通过这一实验活动,学生能够发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并理解这一性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如三角形拼图比赛三角形面积计算挑战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和应用所学的三角形知识。
    通过以上教学策略的实施,教师能够成功地引导学生发现数与形的联系,初步感知数形结合思想,并在实践中逐步掌握和应用这一思想。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2.使用教学工具,直观展示数形结合过程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特别是在学习四边形相关知识时,利用教具来直观展示数形结合的思想是非常有效的策略。以下,我将以四边形为例,详细阐述这一策略的具体实施。

为了引入四边形的概念,教师可以准备一系列形状各异的四边形实物或模型,如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这些实物或模型,通过触摸、比较和讨论,初步感知四边形的特点。接着,教师可以利用图片来进一步展示四边形的形状和特征。例如,教师可以展示不同大小、不同角度的四边形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指出它们之间的异同。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四边形的边、角等基本概念,并通过图片进行直观的展示和解释。

在学生对四边形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教师可以利用教具进行更加深入的教学。例如,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可拆卸的四边形模型,让学生亲自动手拆卸和组装,观察四边形各边、各角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活动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四边形的性质和定理,如四边形内角和为360等。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实践活动,如四边形寻宝游戏。在游戏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与四边形相关的数学问题和挑战,让学生在寻找宝藏的过程中解决这些问题。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够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和应用所学的四边形知识。

利用教具来直观展示数形结合的思想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非常有效的策略。通过实物、模型、图片等教具的展示和实践活动的设计,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数学素养。同时,这样的教学方式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引导联想,深化数形结合理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深化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以圆的周长和面积这一知识点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引导联想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将数与形进行联想和转换,从而深化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理解。

教师可以开始教学之前,先展示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圆形物品,比如一个餐盘或一个玩具车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接着,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个圆形物品的边缘是什么吗?它的面积又是指什么呢?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始思考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概念。然后,教师可以利用教具,如一个透明的圆形纸片和一个细绳,来直观展示圆的周长。教师可以将细绳沿着圆形纸片的边缘绕一圈,然后将细绳拉直,让学生观察并感受圆的周长。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想,将细绳的长度与圆的周长进行对应,从而理解周长是圆上一圈的长度这一概念。教师可以将纸片分割成若干个小扇形,然后重新组合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圆的面积是如何由这些小扇形组成的。
    在学生对圆的周长和面积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来深化学生的理解。例如,教师可以问:如果我们知道一个圆的半径,我们如何计算它的周长和面积呢?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并思考这些公式是如何与圆的形状和大小相联系的。
    通过以上教学策略的实施,教师能够成功地引导学生将数与形进行联想和转换,深化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三、结语

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性,积极探索和实践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策略,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张遂保."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4).149 .

[2]杜文泽.浅谈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J].教育革新.2019,(9).61-62.

[3]张云.小学高年级学生"代数几何"思维的训练[J].教育观察.2019,(21).115,13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