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理念下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的方法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于海洋

威海市文登区三里河中学 山东 威海264400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的提出为初中生物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挑战。生物作为一门探究生命现象与本质的自然科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初中生物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升。因此,如何在新课标理念下有效进行初中生物概念教学,成为了当前生物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新课标;初中生物;概念教学

正文


前言: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生物教学中,这意味着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时,新课标还强调生物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一、引入情境,激发兴趣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初中生物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兴趣驱动。在概念教学中,引入情境的方法被广泛应用,旨在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场景,将抽象的生物概念转化为具体可感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引入情境的教学方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策略。该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自身经验进行主动建构的过程。通过引入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将新知识与已有经验相联系,形成有意义的学习。在生物概念教学中,引入情境可以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或模拟的生物环境中,通过直观感知和亲身体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概念[]

例如,以“光合作用”这一概念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采用引入情境的方法进行教学。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幅美丽的森林或花园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生机勃勃的自然环境。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植物,并提问:“这些植物是如何获得能量的呢?”通过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接下来,教师可以进一步创设情境,模拟光合作用的过程。比如,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绿色植物、透明玻璃罩、光源等实验器材,让学生亲手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植物在光照下的反应,如叶片的颜色变化、气体的产生等,并让学生记录实验数据。通过实验观察,学生可以直观地感知到光合作用的过程,并理解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储存于有机物中的过程。同时,教师还可以在实验过程中适时地引入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原理,帮助学生建立对光合作用这一抽象概念的具体认识。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总结,让学生自主思考光合作用的意义和作用,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与光合作用相关的现象和实例。

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强化概念理解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初中生物概念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讲授模式,而是注重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强化学生对生物概念的理解。这种教学方法旨在通过多种感官刺激和信息传递方式,帮助学生构建对生物概念的深刻认知。首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是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和认知发展理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而不同的教学手段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各种智能。认知发展理论则强调,学生需要通过与环境的互动来构建知识,多种教学手段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互动机会,从而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在生物概念教学中,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包括但不限于实物展示、实验操作、多媒体演示、模拟游戏、讨论交流等。这些手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通过不同方式呈现生物概念,学生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其内涵和外延,形成深刻的概念认知[]

例如,以“遗传与变异”这一生物概念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强化学生的理解。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人类遗传图谱、基因突变案例等实物或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遗传和变异的基本概念和现象。这些实物展示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对遗传和变异的初步认识。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遗传实验,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可以亲身体验遗传规律,了解基因如何控制生物性状,以及基因如何发生变异。这种实验操作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遗传和变异的本质。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关于遗传和变异的视频或动画,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遗传和变异的复杂过程。这种多媒体演示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遗传和变异的原理。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模拟游戏或讨论交流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或讨论中深入理解遗传和变异的规律。比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遗传大冒险”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扮演基因,通过组合和变异来探索遗传的奥秘。这种模拟游戏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生物概念。通过以上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遗传和变异这一生物概念,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三、注重概念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初中生物概念教学不仅强调学生对单个概念的理解,更注重引导学生建立概念之间的联系,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这种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提高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注重概念联系,构建知识网络的教学方法是基于认知心理学中的知识组织理论。知识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通过建立概念之间的联系,可以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有条理、有层次的知识结构[]

例如,以“生物分类”这一教学单元为例,教师可以采用注重概念联系、构建知识网络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生物种类和特征,如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然后,教师可以介绍生物分类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如按照形态结构、生理功能、遗传特征等进行分类。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建立生物之间的分类关系。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比较不同植物之间的叶片形态、花朵特征等,然后将它们归入不同的植物类别中。同样地,学生也可以对动物和微生物进行分类。在分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讨不同分类方法之间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比如,按照形态结构分类虽然直观易懂,但可能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而按照遗传特征分类则更加准确可靠,但需要借助先进的生物技术手段。最后,教师可以利用概念图或思维导图等工具,将生物分类的知识网络以图形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在这个知识网络中,不同生物类别之间通过相似性和差异性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这个知识网络,更深入地理解生物分类的原理和方法。

结束语:

总之,在探讨“新课标”理念下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的方法时,强调了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以及注重概念联系、构建知识网络的重要性。通过这些方法,旨在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探究能力,同时帮助他们建立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为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露.“新课标”理念下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的方法研究[J].教育艺术.2024,(05):75.

[2]于妮.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策略研究[J].求知导刊.2023,(05):86-88.

[3]任俊平.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的有效提问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24):135-13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