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情境教学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地理核心素养;初中地理;情境教学
正文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地理学科的教学也在不断探索创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初中地理作为学生接触地理知识的重要阶段,如何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前地理教学的重要课题。因此,开展初中地理情境教学研究,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对于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情境教学的重要性
(一)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初中地理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将所学地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能力,而情境教学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模拟环境,让学生能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通过解决具体的地理问题或案例分析,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方式,并培养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这种学习方式不仅使地理知识更具实用性,而且激发了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的兴趣,让他们更乐意主动探索地理知识的应用。通过情境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运用所学地理知识,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更有效的途径[1]。
(二)践行地理核心素养
地理核心素养是学生地理学科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其中包括地理思维能力、地理信息技术能力、地理实践能力等多个方面。情境教学通过情境化的学习方式,能够促进学生多方面地素养发展。在情境中,学生需要综合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这不仅能够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还能够锻炼他们的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例如,通过模拟城市规划的情境,学生可以运用地理知识和信息技术,提出合理的城市规划方案,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推进现代化教育发展
地理教育的现代化要求教学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情境教学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育的理念高度契合。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主动参与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情境教学,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地理知识的应用,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例如,在模拟自然灾害应对的情境中,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和团队合作,探讨如何应对自然灾害,从而培养他们的危机应对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因此,情境教学有助于推进初中地理教育的现代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契合。
二、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情境教学策略
(一)创设生动情境,增强教学互动
在地理教学中,创设生动的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增强教学互动的有效途径。通过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多媒体手段,教师可以打造直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理概念和现象。这样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专注力,还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教学效果[2]。
例如,在进行《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分布情况和特点,如世界各地的矿产资源、农业资源、水资源等。通过生动的图像和声音,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在活动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自然资源的分布规律和利用现状,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互动讨论。同时,教师还可以设置小组合作任务,让学生共同研究某一地区的自然资源特点,并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不仅可以相互交流学习,还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活动结束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反思总结,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想,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通过这样的情境教学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深入了解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还能够提高观察分析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和表达沟通能力,实现地理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注重空间认知,促进地理思维发展
空间认知是地理学习中重要的一环,而情境教学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空间认知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在地理空间中进行思维活动,如地图阅读、地形认知等,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形成更为全面和深刻的地理思维。
例如,在进行《大洲和大洋》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活动,让学生在地图上标注世界上不同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并进行比较分析。比如,教师可以提供一幅世界地图,引导学生认识大洲和大洋的分布情况,了解它们之间的空间关系。然后,教师可以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地图上进行实际操作,找出各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并进行标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观察地图、分析地理位置、判断空间关系,从而培养空间认知能力。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探究不同大洲和大洋的地理特征、气候条件等,促进学生形成更为全面和深刻的地理思维。通过这样的情境教学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大洲和大洋的认识,还能够培养空间认知能力,提升地理核心素养。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地图工具进行虚拟探索,进一步拓展他们的地理思维,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球的空间结构和地理现象的空间关系。通过这样的情境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提高地理核心素养。
(三)引导多维思考,培养综合分析能力
地理问题往往涉及多个维度的因素,因此培养学生的多维思考能力至关重要。情境教学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其综合分析能力。教师可以设置多样化的情境,让学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解决复杂的地理问题,从而提升其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例如,在进行《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多维思考,培养其综合分析能力。教师首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同一纬度的不同地区气温有差异?”接着,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情境,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和分析。学生可以从地理位置、海洋影响、地形地貌等多个维度进行思考。比如,学生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地区的经纬度、海拔、地势起伏等因素,探讨其对气温的影响。同时,学生还可以考虑海洋暖流、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等因素对气温的影响。在实际操作中,学生需要收集相关资料,进行数据分析和图表绘制,从而深入了解气温变化与分布的多维因素。通过这样的情境教学,学生将能够培养综合分析能力,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模拟实验,让他们亲身体验和感受不同地区气温的差异,进一步加深对气温变化与分布规律的理解。
三、结语
总之,深刻认识情境教学的重要性可以帮助初中地理教师更有效地培养核心素养,推动教育现代化。为此,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采用创设教学情境,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同时,不断学习新课改文件,采用多元化教学策略,持续提升教学水平,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德华.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情境教学研究[J].前卫.2022(15):0174-0176.
[2]张建元,王淑玲.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情境教学问题与对策[J].读与写:中旬. 2021(12):0176-0176.
[3]陈开进.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情境教学探索[J].当代家庭教育. 2022(29):137-1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