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背景下中职思政课教学改革探究
摘要
关键词
大思政;中职教育;教学改革
正文
一、改革评价机制以确保政策落地见效
在“大思政”背景下对中职思政课进行教学改革,首要任务是改革评价机制,强化督导督察,以确保政策的有效落地。改革思政课的评价机制不仅是对教学成果的量化评估,更是对教学过程的深度反思,在传统教育体系中,评价往往侧重于考试成绩,这导致教学内容和方式过于单一,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发展,在新的评价体系下应增加对学生思政素养、批判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感的考察,这不仅促使学生深入理解和吸收思政课程的内涵,还激发了他们的主动学习兴趣。强化督导督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这不仅要求定期的教学检查和评估,还包括建立一个多元且开放的反馈系统,可以设立由学生、教师和外部专家组成的评审小组,定期对思政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评估和建议,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在线问卷和教学分析软件,可以有效收集和分析教学数据,为教学改进提供科学依据。着眼于教师角色的转变也至关重要,在新的教学环境中,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引导者和合作者,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训和支持变得尤为重要,通过研讨会、工作坊和同行互助小组,教师可以学习最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实验,比如将课堂项目与社区服务相结合,或者使用互动式多媒体内容,使思政课程更加生动和具有吸引力。确保政策落地见效不仅需要上述的教学和评价改革,还需要建立有效的政策执行和监督机制,政策制定者和学校管理者应密切合作,确保改革措施得以实施,并定期评估其效果,这包括建立清晰的目标、监测进度、及时调整策略,并在必要时进行资源的重新分配。通过改革评价机制、强化督导督察,可以有效地提升中职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这不仅对学生的个人发展至关重要,也对于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提高师资水准,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思政教学效果
在“大思政”背景下,中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核心之一是加强师资建设和创新教学方式,以提升教学效果。师资建设是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关键,中职学校面临着师资力量薄弱、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的挑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应制定更为系统的师资培养和培训计划,可以定期组织师资培训,邀请经验丰富的教育专家或一线教师分享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鼓励教师参加教育心理学、班级管理等方面的研修,以提升其专业素养和教学技巧。创新教学方式对于吸引学生参与思政课至关重要,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传统的思政教学进行改革创新,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互动式教学软件和虚拟现实技术,将抽象的政治理论转化为生动、直观的学习体验,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思政教育,不仅可以拓宽教学渠道,还能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以案例教学为例,可以挑选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社会现象或事件,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组织模拟国会辩论、社会调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政治理论,这样不仅能够增强课程的吸引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教学内容的创新也同样重要。思政课程应与时俱进,结合国内外政治经济的最新发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可以围绕当前热点事件开展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并联系理论与实际,这样的教学不仅可以增强课程的时效性,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社会的深刻理解和正确的价值观念。评估和反馈机制的完善也是提升思政教学效果的关键,通过定期的教学评估,收集学生、同行及行业专家的反馈,可以及时了解教学方法的效果,进而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优化。这不仅有助于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也能够确保教学内容始终保持高效和现代化。加强师资建设、创新教学方式是中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
三、通过教育资源育人,促进理论实践耦合
在“大思政”背景下,中职教育的思政课教学改革不仅需要注重理论的传授,更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善用教育资源,拓宽育人平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途径。利用数字化教育资源是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的有效手段,互联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为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通过在线课程和互动软件,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模拟社会实践活动,如通过模拟投票系统理解民主决策过程,通过数字化平台,学生可以参与到更广泛的社会议题讨论中,增强其对时事的认识和分析能力。校外实践活动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企业实习等活动,学生不仅能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还能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与当地社区合作,学生可以参与社区建设项目,亲身体验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教师的角色不可忽视。教师不仅要传授理论知识,更要指导和激发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加强师资队伍的专业发展,特别是在实践指导方面的培训,对于提升教育质量至关重要。通过有效地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和平台,可以促进中职思政课的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这不仅能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和参与度,还能帮助他们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从而实现中职教育的育人目标。
结论:本文深入探讨了在“大思政”背景下中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多维策略,涵盖了从评价机制改革到师资培养、再到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和创新教学方法不仅能提升教学效果,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更重要的是这种多元化的改革方法能够确保思政教育既深入人心又紧跟时代步伐,未来中职教育在培养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方面拥有巨大潜力,而教学改革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我们能够为学生构建一个更加丰富、动态且具有实际意义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 江秀萍. "大思政"背景下中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3,39(2):137-139.
[2] 孙立宇. "大思政课"建设视阈下中职思政课的教学改革研究[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22,24(9):32-36. DOI:10.3969/j.issn.1673-582X.2022.09.007.
[3] 张嵛玉. "大思政"教育格局下中职思政课教学改革[J]. 新课程研究(中旬-双),2020(6):35-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