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低年级绘本阅读教学
摘要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低年级、绘本阅读
正文
引言:语文作为一门综合类学科,所要发展的不仅是学生的语言能力还有表达形式、阅读理解等各个方面,要想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写作等知识,打好基础,就要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我们要注重对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而不只是知识的拓展,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绘本教学主要通过优美的图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意义
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理解力、推理力、判断力和概括力等能力的有机结合,在小学语文中,核心素养包括思维品质、学习能力、语言能力和文化品格这四个方面。思维品质反映了学生的判断力、逻辑性和创造力水平,体现了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在目前学习效率的基础上加以提升的综合体现,考验学生是否具备调整自己学习策略的能力。语言能力是指学生在各种情境中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让别人可以理解的组织能力。文化品格是指学生对国内外经典文化的自我认知和学习能力。要想提高学生的成绩和能力,就要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打好阅读基础。
二、小学语文阅读绘本教学中的问题
1、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绘本阅读教学是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让低年级词汇量较少的学生可以顺利地读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对学生思维表达的培养,学生才应该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知识起引导和辅助的作用,一些教师经常用自己的思维模式代替学生的思维模式,使得学生被动地进行阅读学习,这种方式看似是在引导教学,其实是在影响学生自主性的提高,降低学生思考和阅读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最新的学生活动指南中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时要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提高。
2、教师课程设置不够科学
很多教师在进行绘本教学时都会有教学目标设置不够明确合理的问题,一些教师教学模式固化,只会使用单一的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为学生展示图片和视频等,甚至有一些直接通过书本进行讲读,然后让学生阅读总结,这会降低学生的想象力发展,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式,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容易被外界因素影响阅读效率,而教师在设置课程时没有考虑这一问题,没有进行循序渐进,学生阅读没有计划和规律,阅读效率低下。[1]
3、教师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课程安排和绘本选择都对学生绘本阅读效率有影响,但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教师的教学水平,很多教师缺乏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经验,在进行教学时不能很好地结合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有计划的学习阅读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关注学生的纪律,防止学生影响他人或者不认真进行阅读,教师的教学过程容易出现乱引导的现象。还有一些教师在课堂上一味注重对书本知识的讲解,忽略了学生的讨论交流,不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限制了学生个性化发展,降低了绘本阅读教学质量。
三、小学语文绘本阅读教学问题的对策
1、结合绘本阅读内容,构建教学情境
在进行小学语文绘本阅读设计时,教师要注重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依据课本教学目标寻找合适的绘本素材,借助网络寻找贴合教学内容的绘本资源,同时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借助网络技术拓展阅读内容,促进低年级学生的理解,同时要确保学生是绘本阅读的主体,让学生在绘本阅读的吸引下,提高对语文阅读的兴趣,联合具体情境更好地记忆语文词汇,提高阅读效率,同时绘本阅读加强了故事性,教师可以结合语文知识点加深学生的印象。[2]
例如,在进行《小蝌蚪找妈妈》的阅读教学时,对此,我会从网上寻找与课本内容相关的绘本阅读,将故事情节制作成动态视频并配上相关音乐。例如展示小蝌蚪的外形和小蝌蚪游来游去可以作为绘本的开端,其次对于小蝌蚪长出两条后腿、想念妈妈可以作为第二段绘本故事的内容,同时要对绘本上的图画加上句子进行解释,完善绘本阅读故事,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能够让学生进行联想记忆,通过绘本当中的内容更好地掌握课文的故事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效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2、整合绘本阅读内容,提高语文运用能力
在开展小学语文绘本阅读的过程中,教师主要采取连环画的方式对故事情节进行展开,但同时教师要完成教学目标,还需要对绘本内容进行整合,通过相关编排,既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能落实核心素养。首先绘本阅读故事应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另外,故事情节要有一定的起伏,让学生有更好的参与感。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阅读相同类型的绘本,帮助学生夯实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对于阅读和写作的学习能力。[3]
例如,在进行《动物王国开大会》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针对本文有关动物王国开会开展简单的表演剧本,在黑板上贴上不同角色的插画,展示不同的情景,让学生对照插画思考不同的故事情节,确保剧本的趣味性。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按照课文内容进行练习,不同的学生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老虎、狗熊、狐狸、大灰狼等,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人物的对话,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积累。
3、完善绘本阅读评价机制,落实核心素养目标
在进行小学语文绘本阅读的过程当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进行优化和调整,这就需要教师做好教学评价,有助于教师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要想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就要结合学生对于绘本的熟练情况和理解记忆,对此教师应该从多个方面进行评价,加强对学生阅读教学的针对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4]
例如,教师可以建立更加完善多层次的评价体系,对于学生进行绘本阅读之后的教学情况要进行检验,明确绘本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紧密性,注重学生对绘本的理解和应用。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还要融入学生和家长的评价,从而使体系更加全面。同时为了增强评价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评价活动,以绘本阅读为出发点,开展绘本阅读交谈会、绘本故事表演、绘本故事朗读等,并对这些教育成果进行考察,针对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情况进行改进。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绘本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性思维,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重视起来,针对相应问题不断改进,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为低年级学生打好阅读基础,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秀琼.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低年级语文绘本阅读教学策略[J].亚太教育.2023,(20):53-55.
[2]魏兴芳.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低年级绘本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新课程.2022,(28):62-63.
[3]陈学红.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低年级绘本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导学.2022,(01):62-63.
[4]曹桂青.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低年级绘本阅读教学探究[J].智力.2021,(12):97-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