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摘要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运用方式
正文
阅读与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的两大关键技能,而读写结合则是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提升小学生阅读理解与书面表达能力的关键。只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读写结合教学法的营养,让小学生能够在阅读中积累,在写作中创新,才能更好的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一、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而读写结合教学法则可以有效的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们体会作者的思维,从作者的角度了解将字词进行串联的方式;而在写作的过程当中,教师则可以让学生们尝试运用自己的思维串联字词形成文章,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1]。
(二)加强学生的词汇积累
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当中,词汇量的积累对于学生能力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毫无疑问是增强学生词汇积累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在阅读与写作的过程当中,学生们不仅能够有效的了解与感悟各种不同字词的意义,更能了解字词在写作中的应用方法,从而使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行的过程当中,读写结合教学法的应用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有着非常好的引导效果。虽然读写结合教学法会让学生在阅读内容的引导下进行写作,但学生的写作内容并不是对阅读内容的机械性模仿与延伸,而是结合了自身理解与感悟的重复加工与创造,这种让学生在自身阅读感受与认知基础上创作新内容的教学过程就可以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四)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
《文心雕龙》中有这样一句话:“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而读写结合教学法正是一种让学生在“披文入情”的基础上“情动辞发”,将学生们在阅读过程中积累的情感投射到写作当中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升华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了解并内化所学的语文知识内容。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读写结合教学法的方式
(一)营造良好的读写结合氛围
在小学语文通过读写结合教学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过程当中,为学生们营造一个良好的读写结合氛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样可以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读写结合的好习惯,同时还能使学生对读写结合的教学充满热情与兴趣。在此过程当中,学校与教师方面应当注意将引导学生的读书与写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比如在班级当中建立图书角来引导学生们阅读的兴趣,在校园内展示一些名人的读书感言以及由教师自身开始以身作则的进行阅读并写下读写心得,之后与班级当中的学生们进行读写心得的交流等;而在家庭方面,家长则应当尝试在日常生活当中与孩子一同读书,并且在读书的同时准备纸笔将自己或孩子认为好的句子或是心中的想法写下,在培养孩子读书习惯的同时避免孩子产生抵触心理。只有从家庭与学校两个方面入手加强读写氛围的营造,才能更有效的引导学生通过读写练习来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和学习质量。
(二)设立明确的读写结合目标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设立明确的读写结合目标也是保障语文读写结合教学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而教师要做的就是根据不同学段的学习任务来从整体上把握读写结合的教学目标,进而在教学目标的引导下开展读写结合的教学过程。比如,处于一、二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阅读与写作重点为句式的训练,三四年级学生的重点是对片段内容的训练,而五六年级学生的重点则是对文章整体布局与表达方式的训练,只要明确了训练的重点,教师就能够通过对教材内容针对性的剖析来开展读写结合教学[2]。
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18课《富饶的西沙群岛》的教学过程当中,课文里有一段开头写道“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并且在后续写了“鸟多”“鸟蛋多”“鸟粪多”这三个方面,而教师就可以以这一段内容为范例为学生们提出一个“总句”,让学生尝试续写“分句”。比如,教师说“过年了,我和朋友们一起出去玩”,让学生们想象在“过年”的时候的娱乐项目——放烟花、做手工、玩游戏等,这个过程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们的生活体验,使学生们在续写分句的过程当中投入自身的情感,同时更加深入的了解“总分式”的段落结构的应用方法。
(三)探索可行的读写结合路径
在读写结合的目标设立之后,教师还应当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当中不断探索可行的读写结合路径,以此进一步强化读写结合教学的效果。在此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尝试从“以写促读”“以读促写”“读写同步”这三个方面进行探索:其中,以写促读指的是在阅读与写作的教学过程当中让学生们以写作为主,在写作中找到自身的不足,之后通过阅读找到自身在写作过程当中出现问题的原因;以读促写指的是让学生们先进行文章的朗读,之后尝试模仿文章的构架与情感进行写作,最后通过对原文与自己写作内容的对比来明确自身的问题;而读写同步则指的是让学生们在写中读,在读中写,通过不断的读写练习实现知识内容的内化吸收。只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选择可行的读写结合路径,教师才能更好的通过读写结合教学的开展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24课《火烧云》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就应当先对学生们介绍火烧云这一自然现象,在引发学生对火烧云的兴趣之后让学生们深入阅读课文,分析作者如何使用词语表达火烧云的美丽与变化莫测;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借鉴《火烧云》中的描写方法创作一篇小短文,要求学生们使用丰富的色彩与动态描述另一个自然景象,并且采取学生自愿或抽签等方式分享作品,同时对学生作品中的优点与不足给予相应的评价。这种以读促写的教学形式不仅能让学生深入理解《火烧云》这篇课文的魅力,更能让学生们逐渐掌握将阅读内容转化为写作技巧的方法,进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真正的读写结合。
(四)加强对读写结合的课外拓展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写作这一运用语言的行为背后需要学生们具备对语言的充分了解,而这是可以通过充分的阅读来进行补充的,只要是学生们所阅读的内容都可以成为学生们在写作当中的积累。为此,教师应当在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不断的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们不论在课上还是课下都能不断的积累语言,才能更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此过程当中,教师应当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拓展方式,比如针对识字不多的低年级学生采用“绘本阅读”的方式,借助配有精美插画的故事书来引导学生们进行联想,进而尝试构建出具有美好意境的故事,等等[3]。
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当中,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有着非常好的促进作用,教师只有认识到读写结合教学法的价值,并且在教学过程当中不断探索读写结合教学法的应用方式,才能借助这种教学法更好的推动学生阅读能力、阅读水平与写作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任芸芸.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的应用研究[J].山西教育(教学),2024,(03):53-54.
[2]李晓.小学语文课堂中读写结合的有效运用[J].教育界,2024,(06):80-82.
[3]杨金霞.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教学模式[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4,(02):6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