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活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摘要
关键词
生活情境教学法;小学数学;应用研究
正文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往往倾向于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记忆,缺乏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生活情境教学法以学生的生活情境为教学载体,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得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易于理解和记忆。因此,探究生活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一、生活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生活情境教学法通过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学习数学,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当学生发现数学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时,他们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生活情境教学法注重通过实际情境来引导学生思考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这种教学方法下,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够学会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3)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生活情境教学法鼓励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增强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个别教师教学方法单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个别教师依旧使用旧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传统的教学方法较僵化,通常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台下听,教师提前设置好课件和要讲的内容,然后循规蹈矩地讲课,课堂教学缺少学生的独立思考,学生缺少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教师掌握着教学的主动权,学生在教学中被动地接受知识,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降低,学习效率也会大大下降。此外,部分教师虽然对传统的教学方法作出了一定的改进,但是只是作出了一些局部的调整,不能将课堂的主动权给予学生。
(2)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足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的注意力往往难以长时间集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同时,数学作为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导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困惑和挫败,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此外,一些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也使得课堂氛围沉闷,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生活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
首先,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建立知识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对于许多学生来说,数学往往是一门抽象的学科,难以理解和掌握。通过运用生活情境教学法,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产生共鸣。例如,在教学图形和几何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如教室内的桌椅、门窗等,作为教具,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讨论。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图形的特征和性质,还能在实际生活中找到数学知识的应用。
其次,生活情境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往往侧重于知识的灌输和机械训练,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和乏味。而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例如,在教授数学问题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如购物、旅行等场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究
生活情境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参与和探究的教学方法。它的核心在于通过模拟真实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在实践中学习、探究和发现数学知识。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应用生活情境教学法时,教师应首先明确学生的主体性,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想法,让他们在探究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同时,教师还应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探究空间和时间。数学是一门需要思考和探索的学科,只有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数学规律,掌握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应允许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言、互相讨论,可以组织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和成长。
(3)结合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首先,多媒体教学资源为生活情境教学法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素材库。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往往只能依靠口头讲解和黑板板书来传授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往往显得单调乏味,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然而,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应用使得教师能够轻松地获取到各种形式的素材,如图片、音频、视频等,从而为学生呈现出更加真实、生动的生活情境。
其次,多媒体教学资源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在教学统计知识时,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讲解统计的概念和方法,学生可能会感到难以理解和接受。但是,如果教师能够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一些实际的统计图表和数据,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统计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那么学生就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统计知识。
(4)建立评价与反馈机制
首先,教师应该建立合理的评价标准,以确保学生的学习成果可以被公正的评价。评价标准应该包括数学知识掌握程度、问题解决能力、实践应用能力等多个方面。其次,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及时和具体的反馈,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评分和评语等方式告诉学生他们的学习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在评价和反馈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再次,教师应该利用评价和反馈机制帮助学生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例如,对于学习成果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其继续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对于存在问题的学生,教师可以针对其不足之处,提供具体的改进建议和支持。最后,教师应该建立一个正向激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和反馈活动。教师可以通过表扬、奖励等方式,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和提高。
结语:
生活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究、结合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以及建立评价与反馈机制等策略,教师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生活情境教学法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
参考文献:
[1]高泽琴.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相关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2):249.
[2]张小兰.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境[J].西部论丛,2017,3(24):243.
[3]罗飞祥.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及合理化应用[J].成功,2017(14):94.
[4]张岸林.生活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21(23):67—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