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孙彦彦

兰陵县第三中学277700

摘要

本文从核心素养视角探讨了初中历史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问题。通过分析学困生的特点和原因,并结合核心素养的概念,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学困生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困生,促进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

核心素养;初中历史教学;学困生;转化

正文


引言:引入核心素养视角对于解决学困生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初中历史教学中,学困生占比较大,他们在学习上存在着各种困难和挑战。而核心素养作为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志,可以为学困生的转化提供方法和路径。因此,本文将从核心素养视角出发,探讨初中历史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问题。

1.学困生的特点和原因

1.1学困生的定义和分类

学困生指的是在学习过程中面临困难,并且无法达到预期学习效果的学生。从分类角度来看,学困生可分为认知困难型、心理阻碍型以及学习环境不利型等几种类型。

1.2学困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学困生在历史学科中常常遇到以下问题和困难:对于历史概念和事件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知识理解的质量较低;对于历史因果关系的把握不准确,无法进行有效的推理和分析;学困生还表现出记忆力较弱、思维能力有限以及对历史教材内容缺乏兴趣的问题。

1.3学困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学困生问题的原因可以分为内外两个方面。内在原因包括学生自身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不恰当。一些学困生在学习历史时缺乏主动性,对于学习历史缺乏兴趣和动力;同时,学困生学习方法不正确,缺乏合理的时间规划和学习策略。外在原因则涉及到学校教育环境和家庭教育方式的问题。一些学校教育环境缺乏激励和引导,教师教学质量不高,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家庭教育方面,一些家长过分重视学习成绩,给予学生过多的压力,导致学生产生学习焦虑和抵触情绪。

2.核心素养在学困生转化中的意义

2.1核心素养的概念和内涵

核心素养是指一个人在面对各种现实生活问题时所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知识体系。它包括了文化素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多个方面。核心素养的培养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使他们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核心素养的概念强调了个体的全面发展。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中,往往只注重学生在某一学科上的成绩,忽视了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而核心素养的理念提倡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不仅局限于学科知识的掌握,还包括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等。这种综合性的素养培养对于学困生的转化尤为重要,可以有效让他们摆脱学习上的困境,全面发展自身。

核心素养的内涵强调了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在当今信息时代,知识更新迅速,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也愈加复杂多样化。因此,仅仅掌握一些基础的学科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培养学生具备自主学习、持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而核心素养的培养正好强调了学习的目的性和可持续性,倡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积极的学习习惯。对于学困生来说,通过培养核心素养,他们可以更好地适应学习环境的变化,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从而转化为优秀的学生。

2.2核心素养与学困生转化的关系

核心素养与学困生转化密切相关,它可以为学困生的转化提供有效的支持。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帮助学困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动力。由于学习上的困难和挫折,学困生容易产生自卑和消极情绪,进而导致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和动力。而通过培养核心素养,可以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核心素养注重的是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全面发展,可以让学困生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和能力,从而重拾对学习的信心。

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提供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困生在学习上往往存在一些固定的错误认知和学习方法,导致他们难以取得进步。而核心素养的培养强调了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可以帮助学困生纠正错误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同时,核心素养还注重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学困生来说尤为重要。通过培养学困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他们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从而提升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3.解决学困生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3.1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针对学困生的问题,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是解决其学习困难的关键策略之一。个性化学习支持的目的在于根据学困生的特点和需要,量身定制专属的学习方案,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实现全面发展。

在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时,必须了解每位学困生的独特情况。这可以通过教师、家长、同学的反馈和评估工具的使用来实现。通过与学困生及其相关人员的沟通,可以了解他们的学习背景、学业水平、学习动机等方面的信息,以便更好地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支持。

应该根据学困生的个体差异,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这意味着要针对学困生的学习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资源。例如,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困生,可以采用绘画、图表、模型等形象化的教学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学困生,可以设置小组合作学习或任务分解等方式,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

同时,在个性化学习支持中,还应注重对学困生的情感关怀和激励。每位学困生都需要关注和鼓励,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教师可以通过赞扬、奖励、鼓励言语等方式,及时给予学困生正面的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个性化学习支持的实施还需要与家长的密切配合。家长是学困生重要的支持者和监督者,在学困生的学业进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积极与家长沟通,了解他们对学困生学习问题的看法和意见,共同制定并执行学习计划,共同关注学困生的学习进展。

3.2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是解决他们学习难题的重要策略和方法之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实现这个目标。

应该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历史是一门丰富多彩的学科,学生可以通过了解过去的故事和事件来认识世界的变迁。因此,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吸引力的教学活动,如使用多媒体资源展示历史资料、组织历史实地考察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投入感。

可以引导学困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历史学习需要长期积累和反思,在遇到困难时,学生往往容易产生挫败感和放弃的情绪。因此,应该教育学生要有耐心和恒心,鼓励他们面对困难勇敢的去克服。同时,也可以给予他们正面的鼓励和肯定,让他们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并取得进步。

可以通过差异化教学满足学困生的学习需求。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都有所不同,因此,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资源,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例如,对于学习困难较大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的辅导和指导,让他们逐步掌握历史知识;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性的学习任务,以促进他们的深入思考和独立探究。

3.3引导学困生加强学习技能的培养

学困生学习技能的培养是解决他们学习困难的关键之一。针对学困生的特点和需要,教师在引导他们加强学习技能的过程中,应该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来帮助学困生加强学习技能。每个学困生都有其独特的学习风格和需求,因此,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量身定制的学习计划。这种计划可以包括学习目标的设定、学习任务的分解、学习时间的安排等。通过这种方式,学困生可以更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达到的目标,更有条理地进行学习。

教师可以引导学困生运用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例如,帮助学困生掌握合理的学习方法,如合理的记忆方法、归纳总结的技巧等。同时,教师还可以教给学困生一些学习技巧,如快速阅读、有效复习等。这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学困生更高效地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困生参与到学习小组或合作学习中去。学困生通常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通过与其他同学的合作学习,他们可以相互帮助、相互激励。参与到学习小组或合作学习中,学困生可以借鉴其他同学的学习经验和方法,共同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3.4加强与家长和社会的合作,形成共同呵护学困生的环境

在解决学困生问题的过程中,与家长和社会的合作至关重要。只有通过与家长和社会的合作,才能形成一个共同呵护学困生的环境,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发展和学习条件。

学校可以建立定期的家长沟通会,与学困生的家长进行深入交流。在这样的会议上,教师可以详细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了解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困扰。通过与家长的密切合作,可以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以满足学困生的需求。

学校还可以邀请社会资源力量参与到学困生的辅导和支持中来。比如,可以与社区组织、志愿者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利用他们的资源和经验,为学困生提供额外的辅导和指导。同时,社会资源力量也可以扮演着榜样的角色,激励学困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学校还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家校活动,如亲子活动、家长培训等,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密切联系。这样做不仅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也可以增强家长对学困生的关注和支持。

结语: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是一个重要且复杂的问题。通过对学困生的特点和原因的分析,结合核心素养的概念,本文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学困生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希望这些措施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困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同时,也需要教育部门、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共同关注学困生的成长和转化。

参考文献:

[1]吴辰超.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研究[J].新课程,2022(41):46-47.

[2]李丽丽.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历史教学初中困生的转化[C]//.现代化教育国际研究学会论文集(七).,2022:235-237.

[3]户茹梅.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历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C]//.2021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2021:714-71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