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摘要
关键词
产教融合;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
正文
一、引言
1.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容和具体意义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将生产和教学相融合,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相符合、课程设置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三个基本内容。通过产教融合,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1]。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学与产教融合的联系十分密切,学校和企业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体育教育和产业发展,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更多机会。通过产教融合,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促进学校体育教学改革。
2.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对体育教学不够重视。很多高职院校的领导和教师没有意识到体育教学对于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对体育课程不够重视,没有为体育课程投入更多资源,也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对学生发展缺乏正确认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没有意识到体育课程对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给予学生足够重视,导致学生缺乏对体育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影响了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高。教学模式相对单一。很多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创新,难以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二、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学生发展
1.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学校要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培训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同时学校要注重对体育教师的职业培训,让他们有机会参加一些行业比赛,并将比赛成绩作为考核标准来评判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2]。其次,学校要对体育教师进行职业规划和职业定位,让他们明白自己未来应该成为怎样的一名教师。最后,学校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向学生传授新知识、新技能。同时学校要鼓励体育教师参加一些职业资格考试和专业职称评定工作,为他们晋升提供更多机会。
2.教学模式创新
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师过于注重技能的传授,忽略学生的发展;教师对学生缺乏了解,难以准确把握学生需求;教学内容和方式不够新颖,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等[3]。因此需要创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让教学方法更具针对性。高职院校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热情,主动进行体育锻炼。
3.加强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为了提高体育教学质量,需要建立一套多元化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考查,使学生能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践中去。教师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将学生平时的学习表现、体育课表现和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帮助学生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4]。这种评价体系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热情,提高其学习兴趣和自我认同感,还能够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三、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
1.构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促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面临着更大挑战,需要根据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构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促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提高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质量。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就是将国家、社会、企业发展需求作为导向,加强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将体育教学与职业技能有机结合起来;根据时代发展需求,构建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教育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2.构建完善的体育教学制度,保证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体育教学制度,加强对体育教学的管理。规范体育课堂教学,制定教学计划,明确各阶段的目标和任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关任务。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制定详细的考核评价机制,对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考核评价。规范学生体育运动,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展体育活动。高职院校在开展体育教学时明确各个阶段的目标和任务,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四、丰富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
1.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要注重与企业结合,根据企业需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对课程和体育教学内容进行设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积极探索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育教学模式[5]。比如采用项目模式和选修课模式,根据学生自身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内容。
2.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在进行体育课程教学时,将生的学习目的作为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计划。但实际情况是,很多高职院校在对体育课程进行教学时,没有明确教学目标,也没有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只是将体育课程作为一门专业课来进行授课,学生跟着教师的教学计划来学习。由于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并没有突出职业特色和社会需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很少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这样会导致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产教融合模式下体育课程改革的措施
在产教融合模式下,学校应该在体育课程中融入职业元素,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教师可以将企业或者是社区的职业岗位融入到教学内容中,通过相关的职业岗位来引导学生进行相关项目学习。在进行职业课程时,学校可以将企业生产或者是服务岗位中涉及到的体育知识作为教学内容。同时学校还应该让学生了解到企业员工的职业素养和素养,将其融入到体育课程中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让学生在课外时间参与到集体运动中去,提升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五、结语
学校体育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于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和心理素质提升有很大帮助。在高职院校开展体育教学,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还可以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学校要积极进行课程设计和改革,重视体育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作用,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心态。学校还要注重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质,为学生提供良好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谭海波.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探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03):60-62.
[2]文淑斌.课程思政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4,14(05):148-151.
[3]郭蓉蓉,刘远远.终身体育视域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引导策略[J].鄂州大学学报,2024,31(01):66-67.
[4]丁敏.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措施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3,26(17):216-219.
[5]陈燕兰.体教融合视域下高职体育教学改革路径探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3,39(11):100-102.
项目:此文系2023年山东省艺术教育专项课题项目《2023年山东省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项目》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3SGZ032,负责人:韩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