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问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甘思华

贵港市港南区第一小学537000

摘要

新课改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对小学数学的教学与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并指出:数学的有效学习不能完全依靠模仿、背诵,应借助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协作等手段。而提问,则具有引导思考、激活思维、活跃课堂等作用,有助于学生在数学问题上进行自主探究或协作沟通,从而提高思维和学习效率。因此,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有效性提问方式,并将其付诸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小学数学;有效性提问;策略

正文


引言

就提问方式而言,老师和学生都可以提问,不管是以课本为核心,还是以生活元素为核心,师生之间都可以通过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方式进行互动。这样的交流可以使教室气氛不再沉闷,更加活跃。同时,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如果有问题,他们就会去思考,这样才能让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从而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而随着班级气氛的改善,学生的数学思维也逐步活跃起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从而达到了加深课堂教学的目的。

一、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作用

小学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知识点抽象的学科,问题教学是指在教师的主动指导下,进行提问环节,引导学生对小学数学的知识结构和内涵进行深入探究,同时,在教学大纲中设计相关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问题的讨论和交流中,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数学逻辑思考。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入地思考和探究,并能够有效地理解和吸收这些知识,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对小学数学知识的认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运用问题教学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对学生学习程度的理解,以便提高其对小学数学问题的参与程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建立问题情境,使学生能够迅速进入解题的思维模式,使其积极的将注意力专注于数学的学习中,运用有效性提问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使学生在问题环节的连接中逐渐摸索出相关的知识,并逐渐地掌握了问题的关键与难点。另外,将问题引入小学数学课堂,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大胆提问,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能力,将问题教学方法运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既能适应目前数学课程的发展,同时,也能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以实现课堂教学。

二、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类型

(一)判断型问题

判断型问题通常出现在解决问题中或解决问题后,用以判断过程、方法和结论的正确性,也可引导学生思考其过程、方法或结论的合理性。这种问题,一般都是""或者""两个字来回答,虽然老师是在引导他们思考,但是这种问题很容易让人产生不去想的感觉,很难看出他们的真正水平。此外,这种问题很难从学生的问题中找出问题的根源,而判断错误的原因很多,如果不能找出问题的根源,就不能真正地了解学生的知识。

(二)复述型问题

复述式的问题是让学生通过重复的方式来回答问题。比如,在教授一个包含字母式子的简写方法时,老师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数字和字母的乘积如何简化?”、“字母和1的乘积如何简化?字母和字母的乘法是如何简化的?学生能在课本上找到自己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力,把所见所闻的知识记在脑子里,然后快速地把所学的内容展现给大家。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复述型提问缺乏激发思维的作用,很难使学生的思维发展得到有效的发挥。

(三)探究型问题

通过比较、想象、推理等思维活动,使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寻找出问题的答案。这些问题既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又能促进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比如,在教授5的乘法时,老师给出5×1=55×2=105×3=155×9=455×9=45。通过观察,学生得出结论:一个因子都是5,而另外一个因子是+1,那么积就是+5。老师又问道:"假如8X5的运算结果被老师无意间抹去,你能根据刚刚找到的规则,迅速地计算出答案?"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同学们主动地去探究、去思考,去发现8575585955"85452"等等。老师可以摒弃传统的机械记忆,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总结,顺理成章地让学生记住5的乘法。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问策略

(一)借助现代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信息的传递、生产和信息积累等各方面,都与以前的时代有着较大的区别,学生对电脑及网络技术有着较强的认同,因此,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使学生有效对数学知识学习产生较大的兴趣,与此同时,在小学数学课程中,有大量的数字和方程式,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的普及为教育界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师应适应时代的发展,从学生的性格特征、兴趣等方面进行改革,在小学阶段,学生们还处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因此,数学教师要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育教学中,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小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时,教师可以制作出包含不同图形和特定文字知识的平行四边形的物品图片,并采用多媒体技术,使学生能够看到课本中的图画,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并可以说出有哪些不同,因此,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思维,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可以更好地展现出平行四边形的构造与分割,从而使学生了解了平行四边形的转换与变形,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促进其的逻辑思维。现代信息化科技的发展,更好提高了人们的学习与生活,正确运用信息化科技,可以改变传统枯燥的学习氛围;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有个更加直观的认识,在现代技术教学中,通过录像、听觉等多种手段,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提高课堂教学的积极性[1]

(二)注重生活中的数学要素,从实际出发发问

通过运用生活中的数学元素和课本知识,让学生对有关的问题进行思考,从而帮助他们更快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但是,在以往的课堂提问中,大部分老师更习惯于围绕课本进行提问,缺乏对生活要素的合理发掘与运用。在此模式下,学生面临较多的理论问题,使其思维活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在提高学生提问的有效性和促进学生学习的前提下,可以从生活的元素中发掘与课本内容相关的生活元素,利用生活元素来进行问题的设计,并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思考。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了生活和问答的双重支持,得到了更多的知识和经验[2]

)使用引导式问答教学

数学是一个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理论和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时,需要对数学进行细致的逻辑思考。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思维特点,创造出符合学生思维特点的问题情境,运用提出“问题”的方式,将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数学课程特点结合起来,有效地激发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在传统的教学中,由于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对学生的数学学习缺乏兴趣,从而影响到其的数学学习。提问式的教学方式具有启发性,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领导作用,指导学生探究、思考等,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另外,在数学课堂上运用问题教学法时,需要明确问题教学的目的,并针对问题教学的相关目的进行设计,从而提高问题教学活动的有趣性,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更有意义。在提出数学问题时,应突出重点、难点,并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深度了解到学生的掌握程度,并能够帮助学生及时改正。例如,在学习《方程的意义》时,教师要明确提问的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够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关系吗?”并组织学生进行探究观察,运用此种教学法,既能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又能使其主动地投入到课堂中,从而改善其运用问题教学的效果,从而建立起更好的数学问题课堂,使其能够自主地进行数学知识学习[3]

)联系实际生活设置问题

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中,如何提高问题的质量,可通过课堂中的实际操作来进行有效解决问题,问题要与学生的认知习惯、特点、学习层次以及教材的内容有关,尤其是小学阶段,对新知识的求知欲很强,对未来的数学学习也具有持久的内在动力。结合实际,通过课堂实践,可以有效地改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导向教学。在教学中,学生的个性、认知能力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应正确地把握学生的身心差异,充分运用这些特征,找到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另外,在教学中,还应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问题,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例如,在学习《比的意义》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掌握平衡的基础,并教其怎样运用平衡,在学生的实际操作中,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几个问题:“能不能用等式来表达两边物体的重量”来引起学生的注意。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分析,使学生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只有经过思考与归纳,学生们才能正确地掌握数学知识,小学的数学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下学生们所列的公式,使其能够在讲台中大胆地阐述其的观点,并作示范;同时,教师也应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指导其进行思考,既能改善课堂教学,又能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

结语

总而言之,有效性提问教学方式是当今教学的主流,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都有较大的作用。但在实践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使其难以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充分考虑问题的层次、启发和目的,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恰当的问题,从而缩短实际运用和实际运用的结果的差异,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吴丽彬.刍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问[J].家长,2021(22):71-72.

[2]张华.探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问[J].天津教育,2021(08):42-44.

[3]李振新.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问[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6):18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