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标理念的小学英语教学
摘要
关键词
小学英语;新课标;方法措施
正文
引言:新课标要求小学英语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应理解并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客观差异,在明确教学目标的指引之下及时转变自身的教学思想,完善教学过程,调整教学设计,为学生构建更加高效的英语课堂。同时,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英语课堂之中,实现“教”与“学”的高度统一,从而使英语教学能够更好的满足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1、转变教学理念
英语是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启蒙阶段。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仍有部分教师深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以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为主要目标进行教学,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能力、英语素养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一味强调掌握基础英语知识的重要性,却很少关注学生英语意识的养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而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推进,教师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渗透新课标理念,充分理解新课标内涵,做到与时俱进,及时优化英语教学。教师要改变自身落后的教学思路,更新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进一步提升英语教学的质量。
例如在教学《Shopping》时,在SectionB中,学生将要学习掌握“How much”的句式,结合SectionA中所学的常见商品名称,学习如何询问商品价格、如何表达商品价格。“Let’s talk”为学生展示了一个常见的购物情境,使学生在具体真实的情境中学习使用“How much is it?”与“It is......”进行对话交流。考虑到这一单元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询问价格并进行交流的方式,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就需要注重新课程标准的融合运用,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思想,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融入生动的学习情境之中,结合情境内容展开对话练习。这样既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对话练习之中,同时也能使学生更快掌握英语知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活动中融入一些游戏、竞赛活动,比如故事接龙、头脑风暴等,帮助学生一边巩固基础的英语词汇,一边深化学生对其的应用理解。最后,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个合作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小组中布置一个跳蚤市场,并使用“Can I help you?”、“How much. ......?” 等句式在小组中讨论商品价格,在生动的购物情境中灵活的、熟练的应用英语知识,让学生体会到英语学习的快乐,同时启迪学生的思维,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有效发展学生的英语素养。
2、设计趣味导入
一个良好的课前导入可以让教师的教学工作事半功倍。教师不能忽略课前导入的重要性,在正式教学前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与好奇可以让学生在正式学习的过程中更加专注、更加自觉,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因此,教师要重视课前导入环节的设计,要为学生创设有趣、生动的导入情境,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深深融入到英语课堂之中,最大限度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后续的正式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When is Easter?》时,这一单元围绕各种节日展开,既有中国的节日,也有外国的节日,学生需要掌握这些节日的名称,学会表达这些节日的日期,能够围绕节日展开简单的对话。在新课标理念下,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明确单元教学的主要目标,把握单元教学的重难点内容,关注学生学习能力与英语素养的发展。对于学生来说,中国的传统节日与他们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可以积极引入生活化元素为学生设计课堂导入环节,先唤醒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的认知与感悟,随后再引入西方国家节日,引导学生将二者进行对比,分析二者的差异,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与跨文化意识。为此,在课前导入环节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与我国节日相关的古诗、节庆习俗等等内容,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中国的各个节日主要是为了纪念什么、有怎样的内涵、有哪些习俗等,利用这一环节加重教与学的联系,使学生都能充分参与进课堂讨论与学习之中。如此一来,利用导入环节,学生既可以了解中西方节日及其背后文化,对所学内容产生更多学习兴趣,同时也为课堂增加了更多生生互动与师生互动,营造了融洽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保障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
3、引进生活元素
英语学科具有极强的工具性、实践性与应用性,与实际生活有着极强的联系性。在新课标背景下,优化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入生活元素,强调英语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性,实现英语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衔接与融合,这样既能拉近学生与英语知识之间的距离,降低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排斥感,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让学生了解英语学习的价值与意义,进而端正学生的英语学习态度,让学生逐渐学会学以致用、举一反三,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My day》时,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应明确英语教学的主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英语,用英语来解决具体问题,因此在优化小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性,为学生创造更多应用英语、练习英语的机会。比如在课前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加入一些与学生的日常对话,比如询问学生:“How is your day?”、“What’s your hobby?”等简单的问题,用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同时利用这些简单的对话引出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简单了解应该如何用英语表达自己在做什么事情。随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个英语短片,用短片来介绍一名小学生在周末与上学日的不同安排,带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接着借助视频中呈现的内容为学生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融入英语课堂。
在此期间,教师可以引出这一单元将要学习的词汇与短语,帮助学生更好的描述人物行为,同时巩固学生的英语基础,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在这一环节结束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一说自己在上学日与周末日的不同安排,让学生之间相互提问,共同完成对话练习。比如在小组中一名学生可以提问:“Will you play computer on Saturday?”然后剩余的学生依次回答;或者其中一名学生提问:“I will go swimming on weekend. How about you?”让学生运用刚刚学习的词语与短语,结合过往所学习的英语知识展开小组讨论。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能够加强英语知识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性,让学生基于具体的情境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单元重点词汇与句型,帮助学生理解英语知识、掌握英语技能,推动学生英语思维、应用能力得到更多发展,从而实现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应着眼于当前英语教学实践中的不足,不断探索提升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意识到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与学习能力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其构建更加高效的英语课堂,推动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蒋波.新课改下小学英语教学中“让学引思”的有效策略[J].家长,2022(15):93-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