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安全标准下电磁炉器具防触电保护类别的分析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赵克芝

深圳市鑫汇科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 深圳 518000

摘要

电磁炉是一种属于高频高电压的厨具,通过电子线路板组成部分产生交变磁场,使器具本身自行高速发热,从而达到煮食的目的。 其方便、节能、环保等优势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然而,由于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存在差异,行业标准缺失,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本文介绍了一款来自欧洲的电磁炉产品,并对应该电磁炉在不同标准下器具所属类型进行分析。


关键词

电磁炉;检测标准;器具类型

正文


1 产品描述

   随着电磁炉功能的多元化发展,控制技术以及控制效果也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对电磁炉的实际功能进行研究及分析的过程中,需要从电源、内部控制等角度进行综合分析,电磁炉电源如图1所示,其内部结构如图2所示。

          

                 1   电磁炉电源

          

              2 内部结构

在上述电磁炉内部结构分析的过程中,需要从“器具输入插口”以及功能控制的角度进行完善,以此实现电磁炉的实际应用效果提升。

2问题描述

在对电磁炉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触电保护划分为I类设备、II类设备、III类设备,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则需要“接地电阻”试验分析,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还需要从标号、标注以及接地试验控制等角度进行完善,以此实现防触电保护控制效果提升。所以,在实际应用及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电阻控制,解决电磁炉的使用安全性问题。

3标准线索及分析(A)

在对电磁炉的实际操作以及安全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控制标准,针对电磁炉的安全运行需求进行控制。在实际应用及分析的过程中,GB 4706.1-2005(IEC 60335-1:2004(Ed4.1))中与上述问题相关的内容及分析:

(1)原文

3.3.7 0类器具

假设绝缘材料外壳可以实现接地,但是,仍然需要从内部部件控制以及器具运行控制等方面着手,可将其划分为I类器具

分析:

    结合上述要求,在控制标准中,可以对接地措施方面进行判断,而且,也可以间接印证本次选择的电磁炉属于I类器具。

(2)原文

3.3.10 II类器具

在对器具的实际运行以及接地防护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则需要从“接地措施”是否有效等角度进行分析,在实际研究及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对输入输出的防护效果进行分析。电磁炉接地控制的目的不是针对人身安全,但是,是以解决电磁炉兼容问题为主,在实现器具安全控制的过程中,则可以认定本案例器具为I类器具,而不是II类器具。

(3)原文

在对电磁炉器具结构以及安全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则以制定标准以及实际使用标准为基础,并根据实际运行状态以及接地电阻试验的实际应用效果,对金属器件的实际运行状态、控制过程以及数据参数等方面进行综合控制,以此实现接地控制效果的进一步提升。在GB 4706.1-2005 (IEC 60335-1:2004(Ed4.1))修订的基础上,则需要根据电磁炉的兼容状况、安全运行状态等参数进行分析,在实现功能控制的基础上,以接地保护控制的方式,实现电网连接控制效果的进一步提升。

在实际运行及器具控制的过程中,则器具要求安全控制的基础上,还需要从防水等级控制的角度进行完善,并对器具运行参数以及输出端口的实际参数等方面进行控制,以此实现器具运行参数符合实际应用需求。

(4)原文

25.22 器具输入插口分析

分析:

在对“器具输入插口”的连接方式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需要从接地控制以及运行参数等方面进行检验。

7)原文

27.1 0类、II类和III类器具,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则是以不接地为核心。

分析:

    结合应用标准在对功能性接地进行分析时,则需要结合I类器具的实际运行参数,并对接地方式、运行安全控制等方面进行优化,以此实现接地控制效果提升。

(8)原文  

在对接触点以及金属部件等方面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则需要按照标准,并对电磁炉的运行状态、试验标准等方面进行控制,在利用“接地”连接的基础上,从器具运行状态、连接方式以及器具安全参数等方面进行调整,以此实现安全运行状态的实际控制效果提升。在实现数据参数分析以及安全接地控制的基础上,对接地保护进行控制,提高接地控制效果提升。

4标准线索及分析(B)

在对本次的器具应用以及数据参数等方面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则以IEC 60335-1:2010标准为基础,在实际研究的过程中,具体内容如下:

(1)原文

3.3.7 0类器具 class 0 appliance

在器具上安装绝缘材料时,需要从内部节点控制以及器具等级划分的角度进行控制,并对器具的实际参数、绝缘材料应用等方面进行综合控制,在优化器具参数的基础上,实现器具分类与管理。结合7.1条的内容,在对保护性接地进行控制的基础上,通过触电保护以及连接控制的方式,实现数据处理效果提升。

a、功能性接地不能对器具防护进行控制,在进行优化及控制的过程中,则需要从接地保护控制的角度进行控制。

(2)原文

5.3 器具结构的差异性,可能对接地试验的实际效果产生影响,所以,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则需要从接地保护以及运行状态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此实现运行控制效果提升。

3)原文

7.1 具有功能性接地的需求,在对II类器具III类器具的实际应用标准符号进行分析时,需要对器具参数、功能等方面进行控制

分析:

a、本案例器具分析的基础商,应标注参数符号。

b、结合7.8的规定,针对器具的运行状态、安全控制方式以及标准防护控制的基础上,以此实现标识控制效果的进一步提升。

c、在对接地措施进行控制的基础上,则从接地功能的角度进行完善,在按照接地参数的基础上,以此实现接地的安全控制效果提升。

d、因此,也可以通过本次的标识逻辑,认定本次的电磁炉器具为II类器具。

(4) 原文

    在对运行参数、器具功能等方面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则需要结合电磁炉的实际运行功率、接地控制参数、运行数据、器具功能等内容,并对数据信息的相关参数、接地控制符号以及输入参数等方面进行控制。器具划分需要从电源连接以及数据参数控制等方面展开讨论,以此实现电源连接控制效果提升。

5)原文

25.22 器具输入插口…

分析:与现行版相同。

在对器具的功能性、接地端子、接地金属部件以及电阻变化等方面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需要从器具功能以及工艺参数等多角度进行分析,在对功能参数进行控制及分类的基础上,通过接地连接以及器具参数变化等方面进行调整,以此实现器具参数符合技术标准。在对接地端子、接地触点以及安全防护等方面进行控制的基础上,实现电阻变化以及实际应用效果提升。结合国家技术标准要求,针对不能完全适用功能性接地连接的不同类型器具,需要从器具操作、器具技术参数、器具功能性能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从功能变化的角度,以此实现器具电阻、接地安全等方面的综合控制。

5 综合分析与结论

  近年来,家用电器行业正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局面,新技术、新功能不断涌现,这促使了标准也不断更新。在对家用电器的实际运行状态以及安全防护等方面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则是以IEC60335系列标准为基础,并对器具触电保护装置以及GB标准等方面进行调整。在对IEC标准以及生产安全、器具操作使用等方面进行控制,以此实现器具的实际使用效果提升。在不违背技术标准的基础上,还需要从器具技术参数、技术指标、技术管理以及操作控制等多角度进行分析,在优化器具结构类型以及符号标准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工艺的操作规范、标准条件等方面的综合控制,实现接地连接、符号标示以及器具工艺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控制,以此实现器具施工操作管理效果的进一步提升。在对器具操作进行控制及研究的过程中,则需要根据相关条款,对器具的的技术参数进行分类,以此实现不同器具的等级划分及控制。

 

参考文献:

[1]吴岳芬,张舸,万力,周嘉伟,冯彩英.数字控制感应加热电磁炉的设计[J].电子器件,2017,40(02):506-510.

[2]李治平.电磁炉的电流电压模块检测系统[J].中国新通信,2016,18(22):75.

[3]邝宇,曾令燎,易其亨.一种用于电磁炉老化的能馈型电子负载[J].电子测试,2017(11):51-52+58.

[4]GB/T 35758-2017 《家用电器 待机功率测量方法》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