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175-Z15型直升机制造技术状态管理浅析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李媛 张学军

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黑龙江哈尔滨 150060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EC175-Z15直升机为7t级的多用途直升机,EC175-Z15直升机国际合作研制是我国第一个在航空高科技领域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对等风险合作项目。以中法双方各占50%的对等风险合作。EC175为法国欧直的简化代号,Z15为中国方的简化代号。

1技术状态管理          

1.1技术状态管理概述

技术状态管理(又称为构型管理或配置管理)是指对技术状态项目进行技术状态标识、控制、纪实和审签等技术和管理的活动,是对产品技术状态进行文化件(以文件图样及数字化定义的形式描述产品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及对其更改进行控制的管理方法,被用于产品的定义和控制,是系统工程过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EC175-Z15项目中就采用了与国际接轨的先进技术状态管理技术,采用基于产品数据管理(PDM)系统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多方合作的技术状态管理方法。

1.2技术状态标识

Z15/EC175研制过程中产品分层次进行管理和控制,产品分为两个层次进行控制,一个是CI级,另一个是零部件级。而且有效性控制在CI级,所以CI的规划是技术状态标识活动中极其重要的环节。这种以CI为基本单元的技术状态管理,体现了技术状态管理的层次性,使开展活动的相应人员有了明确的业务协调要求和责任分工。

CI有类似于国内型号的技术状态和重量组套,但又与其不同,是一种型号研制技术管理先进方法。CI分为两类,一类为不变构型(ICI),一类为可变构型项(VCI)。其中VCI为构型管理部门负责的最底层,同时也是设计部门负责的最顶层,设计所有的零件、组件、标准件、成品型号以及相关文档按照一定的装配关系附于VCI的下面。CI(构型文件)定义了整个型号的组成关系,同时也是整个型号的装配树,可以说其定义了整个型号的组成架构。总之,CI树是型号设计和制造活动的基础。

2技术状态控制

技术状态控制是技术状态管理的核心之一,是重要的技术状态管理活动。技术状态基线建立后,为控制CI的更改必须面对研制过程中提出的更改建议(工程更改、偏离、超差)所进行的必要论证、评定、协调、评审和实施等一系列控制活动进行控制。技术状态(更改)控制由合作方和相关的公司以及主要的转包商来执行。技术状态(更改)控制将在设计和研制之初,功能基线建立后开始,在生产和服役阶段将保持。

3工程更改

3.1 分类  

1)从被更改对象的角度讲,设计更改通常可分为产品定义更改和构型状态更改:

产品定义更改是指确定或控制产品的相关要素与要求发生变化,主要包括构成材料更改、限定几何要素更改、防护要求更改、安全等级更改、标识更改、检测与验收要求更改、组成或配套要素更改、试验或安装要求更改等。

构型状态是对最终交付产品组成要素的描述,其更改主要体现为组成要素品种与数量的变化,与交付计划紧密相关。

2)从更改的影响程度上讲,产品定义更改通常可分为主要更改和次要更改:

凡涉及到形态(Form)、安装(Fit)和性能(Function)的更改(3F更改)均为主要更改。对于发生主要更改的零组件,其用于当前批次的图纸(含数模)应升号(适用于不可修理情况)或下发基于旧图的修理图(适用于可修理情况),用于下批次的图纸(含数模)应升号。

3F更改之外的更改为次要更改,此类更改可通过批次内下发ECI,批次间升版合并ECI的形式加以实施。

3.2设计更改控制

设计更改控制是由产品实现过程中涉及的各职能部门,依据结果最优的原则,对设计更改的必要性、合理性、可行与可控性、经济性、时限可达性等,以及更改落实形式所进行的综合性评审活动。对设计更改实施控制,是预防因不当设计更改而引起的技术、质量、成本和进度风险的最有效手段。

3.3设计更改实施

设计更改实施是在更改得到确认之后,产品实现各环节所采取行动的总称,主要包括设计更改方案的细化、审批与发布,对应设计更改的相关工艺准备,器材采购,质控文件编制,生产计划下达与组织落实等。

4与传统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

Z15/EC175合作项目中的技术状态管理与传统管理模式之间存在很大的区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1)       重视程度:Z15/EC175合作项目从研制初期就很重视技术状态的管理在产品研制中的作用,作为项目技术状态管理主导方欧直配备了多名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负责该项目的技术状态管理工作;而国内的传统管理模式是,一名技术人员负责多个技术状态项目的管理。

(2)       更改控制方式:Z15/EC175合作项目通过完善的CCB运作程序以及严谨的控制流程对技术状态的每项更改进行有效的控制,以例会形式、加强各方协调沟通,确保设计、制造、保障和使用协同一致;传统的管理模式,也是现在国内仍在使用的管理模式,是通过三级会签方式:这个方式也能进行更改控制管理,但是仍然存在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对等的隐患。

(3)       更改过程中的技术状态纪实方式:Z15/EC175合作项目中的每一项更改活动,从更改的提出到批准实施都通过相关文件对更改技术状态进行实时的记录存档,保障了可追溯性;传统管理模式中,图样及文件的更改只保留记录最终的实施方案,更改过程仅有相关的设计人员了解,时间久了,设计人员的记忆会淡化、模糊,或者遇到设计人员变动的情况,相关的更改信息就会缺失,无法追溯。

(4)       图样零件有效性定义方式:Z15/EC175合作项目中引入CI的概念,以CI为技术状态的最小管理单元,通过安装层次的有效性来控制图样零件的有效性,技术状态管理人员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各个架次的有效性状态,大大提高了技术状态管理的工作效率;传统管理模式是通过设计人员在每份图样上标识上产品的有效架次,这种方式把有效性定义细化到零件层次,加大了技术状态管理人员对有效性控制的难度。

(5)       版本的控制方式:Z15/EC175合作项目版本管理采用线性变化方式。通过这种线性变化方式可以方便地追溯到更改前的历史状态。传统管理模式采用多版本并存的管理模式。

(6)       试验项目的管理方式:Z15/EC175合作项目对试验项目进行统一管理,通过创建试验项目的产品结构树,将试验相关的图样和文件纳入产品数据管理系统中与设计零件一起进行统一管理,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有效;传统管理模式是将试验项目与设计分开管理,试验件图样的更改比较随意。

5结论

通过借鉴EC175/Z15直升机国际合作的经验,本文结合传统直升机产品研发的经验和教训,对我们在技术构型方面进行反思,理出我们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提高我国直升机产业的研发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