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治工程验收中的问题及其风险防范对策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孙磊

勃利县国土资源局 黑龙江勃利 154500

摘要

土地整治项目竣工验收的目标是在质量以及数量上给予工程建设全面的检查。我国始终高度重视土地整治项目验收工作,并出台一系列的政策与法规,用于约束土地整治项目,但是在验收过程中还是存在诸多未能解决的问题。不同类型的土地之间差异较大,需要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验收。验收前指派专门人员进行全面、细致的实地考察,客观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制定土地整治工程验收问题的防范对策,分别为技术、思想以及管理。


关键词

土地整治;工程验收;风险;防范对策

正文


经济的发展对于人们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提升有积极意义,建设用地也在经济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大幅提升,这对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有重要作用,但是会对耕地造成严重破坏。为有效保护耕地,我国大力开展土地整治工程项目,这不仅可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也可协调城乡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土地整治类项目必须严格遵循相关标准与要求,严格检查工程质量,判断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升新增耕地的质量与效果,确保新增用地可用于农业种植。

一、竣工验收现状

1.内业资料验收中的问题

1)勘察不到位

通过收集梳理某省近20年内,约800多个不同类型土地整治项目的验收资料发现。在这些土地整治项目中,发现有2%的项目在前期申报立项时,未制定严格详实的踏勘方案,对项目区土壤条件、自然属性及经济发展及社会人文条件了解不够,难以有效指导后期工程设计。其中约有5%的土地整治项目特别是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出现地类认定问题,主要表现在国土地类认定和林业地类、环保生态地类认定不一致,经常出现国土“二调图”中符合开发的地类在林业和环保部门受限的问题。另外,还存在立项审批严重受限的难题。

2)设计规划流于形式

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是由多个细节融合而成,主要包括道路工程,农田防护工程以及土地平整工程等,在实际规划设计时,必须有效衔接上述环节,做到统筹规划,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一定的支持。我国土地整治项目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因起步较晚,并没有积累足够的经验,也未形成完善的体系,大部分省市还没有针对土地整治工作作出明确规定,验收标准不统一,这给设计图纸带来较为直接的影响,突出表现为完整性较差以及兼容不足等,无法有效衔接各个设计图纸。在项目验收工作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我们总结出现有项目验收中普遍存在设计过于简单、粗略的问题。加之受到设计审查工作的影响,很多设计工作只是表面工程,无法落到实处。

2.外业验收中存在的问题

1)土地平整工程中的问题

部分项目建成后未能及时耕种,有30%的坮塬区土地存在撂荒现象;部分项目因地面下沉、遭遇风沙、盐碱侵蚀或雨水冲刷等原因,导致地块冲沟明显,田块平整度不符合设计要求,配套工程也难以正常使用;部分地块存在大块料姜石或煤矸石,不利于生产耕作需求。

2)灌溉排水工程中的问题

部分项目因地面下沉致使相应配套设施不稳固,存在一定程度倾斜,防护网及警示牌缺失,易造成安全隐患;部分项目低压输水管道因雨水冲刷等原因致使其外漏或悬空;部分项目,特别是沙荒地土地整治项目地块边角往往管护不到位,未能实现耕地充分利用。

二、土地整治工程验收风险防范对策

1.强化监督

1)做好前期准备

在项目真正实施前,需要指派专门人员进行全面细致的考察,考察对象包括项目区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以及经济条件等。项目后备资源以及土地综合质量各项指标,会对土地整治工程验收工作的结果与质量造成直接影响,因此,在考察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各个细节的潜在风险,这对后续工程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从地方政府来说,地方政府需要在土地工程验收中做到统筹规划,结合国土以及林业等多个部门共同完善土地整治工程验收工作,并为土地整治项目留有一定的空间,确保其可以顺利实施。相关部门还要在原有基础上建立全新的体系,用于衡量土地工程的建设质量与建设效果。注意严格遵循相关制度与要求开展招投标工作,避免违法乱纪行为,选择真正符合工程建设需求的单位,并综合考量建设单位的实力与水平。

2)严格设计并审查

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规划设计,尽最大可能拉近规划设计与区域内经济技术条件之间的距离,以便规划设计工作可以贴和土地的适宜用途,确保项目总体布局的合理性。布置土地是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从源头着手保障土地布置的合理性,并科学配套各项设施。利用严谨的规划,避免可能出现的设计变更问题。如果涉及到特殊情况必须变更设计,必须在变更之前做好充分的调研,由各个部门与环节之间协调完成,有效协商变更时涉及到的内容,并结合实际确定变更方式,变更后仍然要确保变更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如何提升变更程序以及变更制度的规范性,是现阶段项目规划设计面对的主要问题。在设计规划时也要大力开展审查工作,不断加大审查力度,有效约束项目变更管理工作,使其朝向规范化以及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2.优化制度

1)防止重复验收

通过建立完善有关制度,对所有实施的土地整治遗留项目进行全面梳理,确保所有遗留项目能够顺利通过验收核查。

2)制定验收方案

在验收前,组织人员应加强与验收组成员商定,统筹考虑,把握工作节奏,制定科学严谨的验收工作方案,合理安排各阶段验收工作,防止计划安排遗漏、不均衡、时期不当等,从而造成验收工作无重点、忽略实质性问题。

3)从严验收

必须坚持完成项目验收,保障不遗漏任何一个环节,始终秉承严谨的态度,检查每一项工程与细节,从质量以及数量上给予工程双重保障。严格控制项目内可能存在的内业资料与外业质量问题。验收时首先要查验项目的手续,如果手续不齐全或者项目不合格,绝不可验收,以免引发不必要的风险和经济损失。

结语:现阶段项目验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可总结为以下几点,分别为勘察不到位、规划设计过于简单以及设计严谨性较差等。鉴于此,工作人员需要围绕上述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与策略,并充分考虑到项目工程验收中的潜在风险。通过完善制度、建立验收台账等方法有效预防土地整治工程项目中的风险,着重治理已经出现的问题,这对土地整治工程项目整体质量的提升有积极意义,也可为同类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与指导。

参考文献:

[1]刘洋.土地整治项目竣工验收管理分析[J].北京农业,2015(8).

[2]方莉.把好项目验收关确保工程质量——浅谈土地整治项目工程验收的重要环节[J].大众科技,2012(12):166-16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