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煤柱沿空掘巷支护技术应用
摘要
关键词
小煤柱;沿空掘巷;支护;效益
正文
沿空掘巷是我国煤矿回采巷道布置和维护的一种技术,其目的是为了将巷道与采空区隔离。把巷道布置在位于靠煤柱一侧的低应力场,便于巷道维护,减少变形量。其中关键是严格控制煤柱宽度。煤柱宽度对巷道的维护状况起决定作用,若煤柱过小,由于靠采空侧的煤柱受支承力的影响已呈塑形,容易失稳,片帮严重,若煤柱过大,则回采巷道布置在压力增高区内,将使巷道压力大,支护困难。
1. 矿井工作面概况
淮南某矿核定的生产能力为2.6Mt/a,井田东西方向长度为4.33km,南北方向长度为5.81km,井田面积为25.5km2,现已经生产超过43a,剩余服务年限为45a。矿井开拓采用斜井-平硐方式,开采4号、7号、10号等煤层,煤层赋存较为稳定,地质结构较为简单,水文地质中等,瓦斯涌出量不高,经过鉴定,现开采水平煤层无突出危险性。现井下布置生产的1306综采工作面,西部临近矿井开采边界,设计的走向长度为693m,倾向长度为216m,采面采用 U 型通风方式,一进一回。回采巷道掘进沿着3号煤层底板进行。1306回风巷紧近1304回采面采空区,留设的护巷煤柱宽度为5.5m。1304工作面已于2015年回采完毕。
2. 地质概况
1306回采工作面回风巷沿着4号煤层底板进行掘进。4号煤层属于淮河能源组下部煤层,煤层结构较为简单,赋存稳定,煤层厚度大,低硫、中灰、低磷,属于优质的动力煤。开采的4号煤层平均厚度达到7.5m,煤层有厚度0.4m 的伪顶,泥岩,随采随落;直接顶为厚度2.8m 的砂质泥岩;老顶为厚度11.5m 粉砂-细砂岩;直接底为厚度2.8m 砂质泥岩;老底为厚度5.3m 泥岩。4号煤层顶板的抗压强度在50MPa~66 MPa。1306回采工作面回风巷掘进期间,顶板淋水量不大。掘进区间煤层整体呈现东高西低,节理及层理发育。
3. 小煤柱沿空掘巷支护设计
3.1锚杆+锚索支护设计
小煤柱沿空掘巷巷道支护采用锚杆+锚索+W型钢+钢带联合支护方式。锚杆支护的间排距均设定为800mm,锚索布置在巷道掘进中线两侧,间距设计为1600mm,排距设计为2400mm,每排布置2根锚索。巷道原支护中顶板以及巷帮支护锚杆采用直径为22mm,长度为2000mm 的高强螺纹钢筋,锚索采用直径为17.8mm,长度为7000mm 的预应力钢绞线。受到临近的1304回采面采空区影响,留设的护巷小煤柱塑性区发育,引起巷道煤壁片帮、围岩变形较为较为严重。
通过现场分析以及对掘进巷道围岩岩性评估,
采用理论分析以及模拟计算后,对巷道的支护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最终确定的沿空掘巷巷道支护参数为:①将原支护采用的锚索直径由17.8mm 增加至 18.8mm,托盘由原来的 150mm X150mmmm X10mm 改为300mmX300mmX16mm;②锚杆规格保持不变,采用的额托盘改成150mm X150mmmm X10mm;③支护采用的 W 型钢宽度增加至80mm;④巷道锚杆支护施加的预紧力达到 200N·m 以上。对巷道支护参数进行优化之后,巷道的支护强敌显现提高,围岩的变形量以及煤壁片帮现象显著改善,
3.2小煤柱加固
回风巷道掘进后,对护巷小煤柱进行喷浆之后再进行化学注浆加固。采用的喷浆泵型号为HPB-VIB 型,喷浆工作面滞后巷道掘进工作面100m,对小煤柱侧进行一侧喷浆,喷射的厚度控制在100mm。
3.2.1注浆加固
采用的注浆加固泵型号为2ZBQ-15/5型双液泵,选用的注浆材料为 ZDK 高水速凝材料,可以快速凝固,流动性好,渗透性强以及材料固结之后塑形好,材料费用低等特点,具体的注浆材料的性能如表1所示。
表1 注浆材料性能
3.2.2注浆参数
留设的护巷煤柱宽度为5m,当钻进的注浆钻孔深度过大时,注浆孔会与邻 近的1304采空区联通。根据相关研究,围岩较为松软时,破碎圈的半径在2m 左右,因此,注浆钻孔的设计深度为22500mm。选择的注浆压力控制在1 MPa~1.5 MPa最大注浆压力不得超过2 MPa,注浆钻孔的排距设计为800mm。注浆工作滞后于喷浆工作50m。
4. 效果分析
4.1联合支护优势
采用的联合支护方法提升了巷道掘进效率,减小了巷道掘进准备时间。同时由于受到巷道掘进及侧向采空区影响,小煤柱的支撑能力较弱,通过对煤柱进行喷浆+注浆,使得煤柱表面具有较强强度同时注入的浆液深入到破碎煤柱内部,提高小煤柱的承载能力。采用的联合支护方式相对于传统采用的锚网梁索方式,可以将巷道周边破碎的围岩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整体,有效降低巷道围岩变形,保持巷道稳定。
4.2经济效益
采用的联合支护方式,巷道支护费用约为1489元/m,较采用的工字钢架棚支护节省约436元/m,同时其他辅助支护的费用也有所降低,为巷道的安全快速掘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5.总结
结合淮南某矿沿空掘巷实际概况,分析了小煤柱沿空掘巷支护设计技术的应用,提出小煤柱加固措施。从该文章可以看出沿空掘巷在工作面风巷取得了成功,支护效果显著,巷道掘进影响期间、长期维护期间、强烈采动影响期间,巷道变型均得到了有效控制,很好的达到了矿井的回采要求,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高浩,崔廷锋,张魁,等. 留小煤柱沿空掘巷技术[J]. 煤矿安全,2012,43(4):106-109.
[2] 董伟,彭林军,闫学忠,等.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小煤柱沿空掘巷技术研究及应用[J]. 煤炭工程,2017,49(S2):5-8,13.
[3] 关亚东,熊浩. 小煤柱沿空掘巷联合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J]. 煤炭工程,2013,45(5):42-44.
[4] 田雷.小煤柱沿空掘巷支护控制实践的研究[J].山东煤炭科技,2018,(6):55~5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