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土地沙漠化治理措施实践分析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余蕊、刘晓、李束

昆明申子辰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云南省昆明市 650024

摘要

在经济发展极为快速的当下,我国还是面临着三个巨大的问题,人口越来越多、资源开始枯竭和环境被大肆破坏,土地沙漠化已日趋严重。本文就土地是如何一步一步开始沙漠化和怎样对土地沙漠化进行治理展开论述。


关键词

土地沙漠化;治理措施

正文


   虽然沙漠,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心神向往的地方,在古代的诗歌中也经常可以看到描述沙漠辉煌的诗句。自然沙漠化发展是以数百年到现在逐渐演变的,可是当今在人类开采和破坏并且没有保护的状态下,土地沙漠化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且肆无忌惮的发展。现在一些田地逐渐被沙漠吞噬,再加上过度的开采和放牧,致使土地沙漠化情况愈演愈烈。

 一、水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

第一个问题是肆意将水引入土地盲目进行灌溉,经过数据分析单就我国西北地区1950年到1998年人口和农田灌溉用水比例就已经翻了将近三倍。第二个问题是过度浪费水资源。我国西北地区今年来一直使用大水漫灌的方式进行农田灌溉,大量浪费水资源。根据我国农田灌溉的标准额度每亩田地580立方米来看,在新疆甘肃等地每年实际农田灌溉用水量已经翻了一倍,浪费水资源的同时,还引发了土地盐碱化。第三点就是对水资源缺少有效管理。近几年以来,我国的各大河流因为没有合理进行管理导致其没有发挥到应有的作用。第四点是过度利用临近河流导致部分小型河流干涸,周边动植物缺少必要用水,直接造成土地荒废。

二、草原过度开垦放牧导致土地沙漠化

    我国西北地区草原十分广阔,同时,草原也是抵挡风沙坚实的盾牌。可是由于计划经济时期大部分牧民受到利益驱使,以粮食就是一切的想法,将草原的牧场改变成农用耕地,本来西北地区的土地养分就不充足再加上牧民过度的开垦,被开垦过的土地几年后就失去了养分无法再进行任何种植最终荒废。自从计划经济开展后大部分草原土地逐渐风沙化。又受到农畜越多发家越快的鼓动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农民又开始疯狂的放牧,几年间草原的农畜从2900万头逐渐发展到上亿头,这导致了草原的产草量直接下降了50%[1]

三、确立保护方向

   建立人和大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意识,阻止群众对自然的进一步破坏。彰显自然环境的重要性通过多途径,让群众明白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全力进行生态平衡发展。发展经济重要,生态自然平衡更重要的理念。

三、保证合理用水

在一些逐渐沙漠化的地区,有水的地方植物欣欣向荣一片生机,可是放眼周围只要没有池塘或者河流那么就是一片黄沙漫天的景象,这充分体现了水资源重要性,一个地区的生态系统是否稳定那就要看有没有水。所以,合理的运用水资源,加大管理力度,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能力。

四、保证综合管理,突出问题重点

一定要将所有的自然资源进行综合的管理,保证农物和植物的合理搭配;坚持生态系统效益、经济效益的共同发展,并且彰显出自然、生产、生活三者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五、不仅要依靠人工保护,还要让自然进行自我修复

在大力推广人工保护环境的同时,还要密切关注自然自我修复能力,加速恢复进程,这才是避免土地沙漠化的首要方式也是在进行保护工作的中心思想。比如现在大力推广的退耕还林,严格控制放牧的区域,积极探索各项生态保护措施都在进一步的推广,生态的保护不止要相关人员去种植去培养,还需要给自然以原生态的空间让其自行生长[2]

六、进行区域化的防控

将一些土地沙漠化严重地区,进行区域化的管理,将土地分为可以进行还原整治的土地和已经无法还原需要大力保护的土地,如果是可以进行还原的土地那么就需要深入的研究去探寻土地适合什么样的植物生长,并且科学有效的进行种植和管理,然而对于已经无法恢复的土地那么就选择先进行保护再对土地进行进一步的规划。对于土地风沙化的草原地区,工作的重点就是凸出以水草以草养地以地养畜的工作方向,先将水科学有效的引到土地再对该区域土地进行种植和保护,当种植的草地呈现可自我修复的情况时,对其进行保护把人员撤出来,给自然一个喘息的机会,定期进行观察即可,以真正达到自然的自我修复。主要就是注重对土地的区别化管理,尽可能挽救更多被沙漠化的土地。

七、做好创新工作

做好创新工作,积极调动各个部门治理积极性和主动性。定制生态扶持政策,做到谁保护谁种植谁受益的宗旨,调动群众退耕还林的积极性,把大量的土地还给自然。进行改革,改变牧民的思想让其明白饲养农畜的重点不是在于多少而是在于能给其带来多大的效益,将牧民也带到我国践行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上来。进行创新工作,转变群众思想极为重要,要让其明白自然给人带来的不只是经济效益,并且让其知道土地沙漠化的严重性。不能再走老路子,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深入到每一个群众的内心,这才是创新工作的中心[3]

八、结束语:

在多年前,很多人都觉得退耕还林行不通,沙漠风沙化无法治理,可是通过各部门这么多年的努力,证明了土地沙漠化不但可以治理,还可以为群众带来更多的经济收入。只要继续践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口号实现,我国在向强国发展的道路上一定会更近一步。

参考文献:

[1] 马艳平, 周清. 中国土地沙漠化及治理方法现状[J]. 环境科技, 2007, 20(s2):89-92.

[2] 齐小娟, 杨萍. 内蒙古地区土地沙漠化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 环境与发展, 2007, 19(1):62-65.

[3] 王桢豪. 论土地沙漠化的现状与防治措施分析[J]. 西部资源, 2015(5):124-12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