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H5型动车组小齿轮盖漏油问题研究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李维康,胡丹,韩宣,于聪,曹磊

(中国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吉林 长春 130062)

摘要

本文总结了CRH5型动车组齿轮箱小齿轮盖漏油所造成的各种不利影响,分析了其形成的原因,并根据现有技术条件采取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使小齿轮盖漏油得到了有效的管控,提高了齿轮箱使用的安全性。


关键词

小齿轮盖;漏油

正文


0  引言

转向架作为高铁车与城铁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整车的重量、保证着整车的安全。而齿轮箱更是转向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整车行驶最关键的零部件。所以当齿轮箱存在漏油等情况时,势必会影响整车运行的状态,降低了列车运行的安全性

1  现状调查

CRH5型车动车组进入高级修检修以来,陆续发现齿轮箱小齿轮盖存在漏油情况齿轮箱漏油,油滴飞溅至制动盘上,使列车制动时出现制动盘冒烟等情况。严重影响了车辆的制动性能行车安全性。通过CRH5型车动车组高级修情况数据统计,渗油问题几乎全部发生在2万公里换油或18万公里换油之后,15个月内共计发生60余起每个月平均发生3.88齿轮箱小齿轮盖漏油的情况。 

1.1 小齿轮侧结构介绍

CRH5型动车组的齿轮箱为螺旋伞齿传动,小齿轮侧结构如图1所示,该部位回油结构如图中所示。  

其中,A指示位置为齿轮箱油池,B指示位置表示参与轴承润滑的油存储部位,C位置表示回油腔。

该齿轮箱整个润滑过程:大齿轮旋转使润滑油飞溅进入到齿轮箱体内的油槽里,润滑油沿着输油通道流入小齿轮侧轴承衬套圆周上的空腔内,然后通过其上的圆孔进入到外隔环处,再通过外隔环上的孔洞流至球轴承与圆柱轴承处进行润滑。润滑后,大部分润滑油会通过球轴承回到A位置——箱体油池。但由于圆柱轴承的滚动压力及小齿轮轴旋转的离心力,一部分润滑油将通过挡环与小齿轮侧轴承衬套、小齿轮盖组成之间的间隙进入到回C位置——回油腔内,最终通过底部的回油孔返回到箱体油池内。

                 

                             1    小齿轮侧结构介绍

1.2 漏油点分布情况

渗(漏)油主要分为四种情况:松动渗油、平面密封处漏油、O 形圈损坏导致的漏油、迷宫处漏油。经过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关措施基本解决了渗(漏)油问题2-4所示。

 

2-4  渗(漏)油主要分为四种情况

采取整治措施后,又发现小齿轮轴端渗(漏)油情况,具体如图 5-6

所示,渗油点均为小齿轮盖与小齿轮衬套装配的下表面位置,漏油部位多数为油雾凝结,严重处可达到润滑油成流滴淌的情况

 

5-6  CRH5 型动车组齿轮箱小齿轮轴端渗油情况

1.3 齿轮箱注油量检查

动车组运行前需对齿轮箱内部注油约11.2升。现场检查小齿轮盖漏油的齿轮箱发现,当小齿轮盖存在漏油的情况时,齿轮箱体内部润滑油油量普遍不足10升。

2  原因分析

一般来讲,造成齿轮箱漏油主要有两大方面原因,一是产品本身的缺陷,如小齿轮盖与齿轮箱装配精度未达到要求、产品材料不合格、产品设计不合理、产品尺寸不合格等;另一方面是使用方面的原因,如车辆运行环境恶劣、保养不当、由其他故障引起等。

2.1 小齿轮盖部件分析

2.1.1 小齿轮盖平面度分析

小齿轮盖为铸铝件,分别10组新、旧小齿轮盖装配表面进行3D检测,发现小齿轮盖装配表面的平面度为0.03-0.06之间,个别平面度达到0.07符合使用标准。

1  小齿轮盖平面度检测

序号

小齿轮盖

平面度

序号

小齿轮盖

平面度

1

181101911JG

0.031

6

6853A33

0.068

2

181101912JG

0.040

7

4434A41

0.043

3

180101813JG

0.031

8

7287A32

0.056

4

180301901JG

0.032

9

5421A41

0.058

5

181101219JG

0.053

10

7721A32

0.042

2.1.2 小齿轮盖尺寸分析

对小齿轮外圆尺寸进行检查,发现小齿轮盖组成外径尺寸φ223公差为0-2mm,即小齿轮盖组成铸造时外径有2mm的铸造尺寸公差。

2.1.3 小齿轮盖外观检查

对小齿轮盖装配表面进行外观检查,发现装配便面多存在大面积划伤等情况。

2.1.4 小齿轮盖结构设计分析

现有回油孔截面积为 ,存在面积不满足运行时的润滑油回流量的情况,如图7所示。

                             

7  小齿轮盖回油孔

小齿轮盖漏油并不是单一的机理所引起的,而是多个条件同时作用造成的。导致小齿轮盖漏油的因素很多,如运行天气、装配表面平面度、回油孔面积大小、回油孔与外沿线性长度、涂胶的均匀性等等。

2.2 使用方面分析

齿轮箱属于转向架的关键零部件,其寿命不仅受到本身及其匹配的相关零部件影响,同时也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更受到车辆运行环境等外界因素影响,鉴于我司收到的资料信息有限,在此仅对接触的信息进行分析。

2.2.1 齿轮系统运行影响分析

当车辆运行时,齿轮旋转使润滑油飞溅进入到齿轮箱体内的油槽里,润滑油顺着输油通道流入圆锥齿轮侧轴承衬套圆周上的空腔内,然后通过其上的圆孔进入到外隔环处,再通过外隔环上的孔洞流至球轴承与圆柱轴承处进行润滑。润滑后,大部分润滑油会通过球轴承回到齿轮箱体内部。但由于圆柱轴承的滚动压力及小齿轮轴旋转的离心力,一部分润滑油将通过挡环与小齿轮侧轴承衬套、小齿轮盖组成之间的间隙进入到回油腔内,最终通过底部的回油孔返回齿轮箱体内当润滑油通过小齿轮侧轴承衬套、小齿轮盖组成下回油孔时,由于回油孔直径较小,导致润滑油回油不畅通。润滑油从小齿轮盖组成与小齿轮侧轴承衬套装配表面呛出。

2.2.2 车辆运行环境分析

车辆运行时,由于齿轮箱内部的温度升高,导致内部压强增大,存在回油孔回流面积小导致最终漏油的可能

 

3  解决措施

可能导致小齿轮盖漏油的诸多原因中,我司作为产品制造单位,针对可控因素并结合自身具备的条件,采取以下措施来保证车辆运行良好状态。

3.1 将齿轮箱小齿轮侧轴承衬套回油孔由Ø11孔改为Ø11圆弧孔,对应角度为4°,对应小齿轮端盖回油孔由Ø11孔改为Ø11圆弧孔,对应角度为5°。原结构轴承衬套回油孔截面积为 ,改制后轴承衬套回油孔截面积为 ,增大 ,增大81.21%;理论上单位时间内该回油孔回油量将会增加81.21%,可大幅度减小回油腔内积聚的油量,从而降低润滑油从迷宫处溢出的风险。

3.2 严格限定回油孔底边距外沿的宽度3.4mm,保证密封胶涂抹面积

3.3 在小齿轮制造加工时,使用泡沫垫包装再进行发运,避免发运过程中小齿轮盖装配表面存在划伤、磕伤等情况产生。

3.4 在齿轮箱注油时,限定注油量标准不得超过10.5升。

3.5 检修回厂的小齿轮盖进行3D检测,控制所使用的小齿轮盖的装配表面平面度不得超过0.1

4  结束语

措施实施后,从车辆运行反馈数据来看,齿轮箱小齿轮盖漏油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车辆运行中未发现异常漏油报警的情况。齿轮箱漏油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不仅提高了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同时降低了我司售后成本支出。

[参考文献]  

[1] TG/CL117-2016 和谐5A/5G 型动车组三级检修规程》[S].

[2] TG/CL147-2014 和谐5A 型动车组四级检修规程》[S].

[3] TG/CL303-2016 和谐5A 型动车组五级检修规程(试行)》[S].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