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区别断线钳与钢丝钳的钳剪痕迹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郭锐1 鲁寿强2

1.新疆哈密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新疆,哈密,839000.

摘要

阐述工具痕迹中断线钳与钢丝钳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从几个方面来论述了这两类钳类钳剪痕迹的工作原理异同和客观遗留痕迹形成原因、影响因素、形态特征等。以求从公安刑事技术工作的实际出发,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勘查工作中,为侦查破案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公安;痕迹;断线钳

正文


1.前言

工具痕迹是刑事犯罪现场上常见的一种痕迹,具有多发性、立体性、稳固性、复杂多变性和附属物、分离物多等特点。在工具痕迹中钳剪痕迹是各类刑事案件现场上经常出现的破坏痕迹,它有出现率高,特征反映复杂,检验难度大的特点。各种钳剪痕迹中,最常见的也是最多出现的往往是断线钳和钢丝钳的钳剪痕迹,这两种工具痕迹特征反映复杂,检验难度大,这给区分和检验鉴定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
2.钳剪痕迹的概念及断线钳和钢丝钳的使用范围

钳剪痕迹是指指犯罪分子利用钳剪刃口进行剪切作用,使客体分离破坏时在接触部位形成的痕迹。该类工具有钳类和剪类。本文只谈钳类中的断线钳和钢丝钳。断线钳俗称大力钳是剪切较粗线材的钳类工具,它广泛使用于建筑工程和电讯工程业。在犯罪现场上利用断线钳进行作案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犯罪分子使用断线钳剪断窗护栏、电缆、挂锁锁梁等物,从事犯罪活动以获取不当经济利益。该工具具有破坏速度块、破坏力强等特点,从犯罪手段发展的情况看有逐年上升的势头。钢丝钳又名花腮钳或克丝钳、老虎钳,用于掰弯及扭曲圆柱形金属零件及切断金属丝等,是机械装配、日常修理等经常使用的工具,由于该工具相对断线钳具有外形小巧、便于携带、使用方便的特点,所以在案件中也出现频率较高。

3.区别断线钳和钢丝钳钳剪痕迹

笔者根据整理相关专业书籍和资料,进行了初步的归纳总结,期望各位同仁指正,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断线钳和钢丝钳在使用功能和剪切范围上的差异明显,但剪切过程和痕迹形成机理确实是相同或相近的,这里重点谈一下钢丝钳和断线钳这两种工具的痕迹区别:

3.1根据被剪切客体的直径大小判断。

钢丝钳在日常生活中用途广泛,从工厂到家庭一般都能适用,而断线钳属于行业工具,用途较单一,除了在剪切较粗的线材等物体时,一般很少使用。这两种工具的剪切力不同,由于结构不同,断线钳的剪切力要远大于钢丝钳。根据前面的表一,在犯罪现场上发现被剪断的窗拦杆、钢丝绳等物体,直径一般要在5-6毫米以上,这是钢丝钳所不能达到的。因此,当现场上发现了较粗的物体被剪断时,应首先考虑是断线钳所剪断的。

3.2根据刃口的厚度、刃口间隙痕迹判断。

断线钳和钢丝钳一次钳剪后,都可形成两个断头、四个坡面。表二是断线钳、钢丝钳的刃口厚度、刃口间隙的标准值。二者的刃口间隙和刃口厚度差异明显,钢丝钳要比断线钳小很多。我们在现场勘验时可以从测量断头立顶厚度、剪止缘之间的宽度所得到的数据上来判断是何种工具所留。

3.3根据剪切刃口加工花纹痕迹判断。

断线钳和钢丝钳剪切刃口加工工艺不同,在钢丝钳的剪切痕迹中经常出现铣床加工所留下的弧形的或波浪形的铣纹、锉刀加工形成的倾斜细小、均匀的锉刀纹、扁铲加工所留下横直或斜直粗大的花纹以及冲床加工形成的竖向、粗大、排列均匀的线痕。而生产断线钳刀片时没有这些加工工艺,因此在形成的痕迹上反映不出这些加工花纹痕迹。根据观察现场中断头断面的加工花纹就可以判断钢丝钳或断线钳所形成。

3.4根据夹持面和错口咬合的有无来判断

钢丝钳具有夹持面,而断线钳只有剪切刃口而没有夹持面。在现场勘查时如发现被剪断的物体上有夹持面痕迹,就可以排除断线钳所剪,当然仅凭夹持面痕迹还不能轻易认定是钢丝钳所留,还可能是其它的鲤鱼钳、多用钳等工具所留。我们还需要根据夹持面的大小、齿纹的数量和间距等的特征反应作进一步的分析判断。钢丝钳只能对口咬合,不会产生错口咬合的痕迹特征。

3.5根据是否有附加作动配合剪切判断

根据常理及用力习惯,使用断线钳需要双手持柄,在剪切时很少有拧动摇晃等附加动作,但使用钢丝钳时往往是一只手持钳柄,另一只手控制被剪切的客体,剪切时需要上下左右摇晃来配合剪切动作,在剪切较粗、较大的客体时,断线钳的剪切刃口经常绕被剪切物体表面来回、上下的拧动。因此在实际现场勘查时若发现被剪切的断头弯曲,并伴有拧动痕迹特征,则很可能是钢丝钳剪切所形成。

4.结语

以上的介绍为我们对现场遗留的剪切痕迹特征进行分析判断是断线钳还是钢丝钳所留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这对确定工具钳剪工具种类从而缩小侦查范围,划定侦查方向带来了有益的帮助。上述材料,仅是我个人对钳剪痕迹的学习之后的总结,有很多内容不够全面,还有很多问题尚处在日趋深入研究、不断完善的阶段,所述内容仅供大家参考。

参考文献:

[1]张书杰.工具痕迹学.[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
[2]刘文.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大全.[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3]奚居仁.工具痕迹检验技术.[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郭锐,男,新疆哈密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工程师,主要从事痕迹检验工作。

鲁寿强,男,新新疆玛纳斯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工程师,主要从事痕迹检验专业工作。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