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液不足油井间歇开采规律认识与实践

期刊: 理想家 DOI: PDF下载

蔡英雄,姬梦阳,杨洪梅,王艳萍

沈阳采油厂 邮编110316

摘要

随着油田开发时间增长,供液能力不足的井数与日俱增,机采井配备本身的限制,电机轮径已最小,导致参数无法下调。采用间抽的方式能够节约能源,避免设备做无用功。可以使液面、产量得到恢复,减少了皮带用量,延长检泵周期。但是增加员工的工作量,在实际实施时,对量油,测试,间抽制度管理,都存在各种问题。本文分析了间抽井产生的原因,探讨了油井间抽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日常生产采取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

供液不足;间抽开采;制度建设

正文


一、 引言

目前在进入生产开采后期阶段后经常会出现及油井供液不足现象,但是由于受到机采井的自身设备的影响,导致参数无法实现合理下调,在采用间抽模式后,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良好的生产开采效果,但是间抽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鉴于此,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合理解决,才能进一步提升间抽效果,有效解决油田出现的供液不足现象。

二、间抽井产生的原因

1、因为油田在进入生产开采后期阶段后,经常会出现地层堵塞或者连通水井条件较差的情况,由此就会导致联通的油井出现供液不足现象。另外还会出现间歇出油,从而使得油井页面不能得到及时恢复,机采井也不能实现连续作业,必须要采取间抽方法。

2、如果在油井工作过程中,没有针对深井泵的工作制度或者周期参数进行合理设置,导致实际排量远远超过了地层供液能力。这样就会导致泵沉没度过低,泵筒内不能充满液体。而由于目前油田机采井中应用的皮带轮径比较小,而且冲刺以及转速也无法实现继续下调,在没有变频设备的情况下无法对其参数进行合理调整,只能采用间抽方法。

3、与生产井连通的水井如果出现注入困难现象,或者在作业过程中出现了注水量下降问题,就会导致机采井会出现临时供液不足现象,针对这部分钱只能采取暂时性的间抽。

三、供液不足井间抽管理实施效果

1、间抽管理前后各参数对比分析。在保证运行参数维持不变的情况下,实施间抽方法后油井沉没度逐渐上升,页面也得到了有效的恢复;机采井运行时间缩短,整体耗电量明显下降,在能量节约方面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2、间抽井前后的示功图对比。在针对供液不足井实施间抽前后的示功图进行分析对比后可以发现,在保证其他运行参数不变的情况下,供液不足供液不足井在实施间抽后示功图得到了明显的好转。

四、间抽井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执行间抽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在具体实施间抽的过程中,由于机采井整体工作量大幅增加,因此,经常会导致油井生产作业现场出现人员不足现象。由于在采取间抽后会频繁的进行取样、加盘根或者上皮带等操作,导致机采井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工作量非常繁重,另外,还必须要针对远近距离不同的间抽井频繁的进行启停操作,因此并不能够实现对间抽井的完全兼顾,经常会导致一些机采井不能及时实现停机,由此也对机采井正常运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气候因素影响。刚进入冬季后,如遇环境温度较低,必须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规定要求定期针对间抽井进行启停机,但是一些进口设备经常会出现冻结现象,由此就会对其正常起抽造成一定的影响。必须要经过相应的处理后才能继续启抽,而恶劣的作业环境导致很多作业人员对间抽井管理产生了较大的抵触情绪,由此就会对间抽井管理制度的执行造成一定的影响。

3、测试作业问题。由于机采井的实施间抽后其实际运行周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而测试班组由于在日常工作中负责的间抽井井数相对比较多,而且实际测试作业的时间也不能确定,由此就会对获取不同间抽井最佳液面造成一定的影响。

4、量油资料不确定。由于机采井在实施间抽后,导致其存在较大的特殊性,在实际中对间抽井进行量油试验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间抽井上午启抽的过程中流量非常充足,而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在进行量油测试过程中产量出现了明显下降;而充分结合不同间抽井的量油资料后发现,间抽井的量油资料并不能够真正反映出该机采井实际的产业能力。

五、日常生产管理措施

1、加强量油关系,进一步提升量油信息精确度。在题材经实际生产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充分保障相关工作人员能够严格的按照提前设定的周期来进行量油操作,这样就能够及时发现间抽井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了异常情况,或者是机采井的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产量大幅下降现象。与此同时,油田企业还必须要制定出合理的机采井产量异常汇报制度,当量油工实际进行量油操作的过程中,一旦发现异常情况,或者是机采井出现了产量大幅下降现象,必须要及时向生产管理部门进行汇报,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解决。

2、不断强化间抽制度执行力度。必须要针对油田区块内所有的间抽井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其停机制度,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工作人员所管辖的间抽井制定出合理的巡井路线,这样才能充分保证所有的间抽井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及时的完成启停机操作。

3、加强资料录取,有效提升管理水平。针对一些机采井实施间抽后抽油机经常会出现断皮带等现象,必须要在液面资料进行严格核实,充分结合实际情况来对间抽周期的合理性进行有效判断,在有必要的情况下,要及时采取延长间抽周期的方法,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减少皮带的使用量,由此也能够进一步节约生产作业成本。

五、结语

1、油田在进入生产开采后期阶段后,经常会由于地层堵塞从而导致油井供液能力不足,针对这种情况必须要采取间抽方法。而如果机采井实际液量很低,那么可以充分考虑在生产作业过程中针对部分机采井合理的更换功率相对较小的电机,这样就能够有效降低在启抽过程中的用电量,实现对电能的有效节约。

2、在采取间抽方法后,由于一些间抽井电机轮径相对较小,因此无法实现生产参数的合理下调,这样就会导致机采井含水量降低。针对这种现象,应该尽量避免采取间抽方法。可以充分考虑使用变频控制箱或者变频电机来实现电机转速自动调整,充分结合井下实际出液量,来及时调整电机参数。这样就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但是该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费用。

3、冬季环境温度相对较低的情况下,进口在停机过程中经常会导致部分设备出现冻结现象,如果要想实现间抽井启抽,就必须要采取相关的措施才能实现,这样就会进一步增加间抽井的管理难度。针对这种现象,建议油田企业在冬季环境温度较低的时间段内,将一些产量较低的间抽井进行关井处理,这样就能有效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于海山. 抽油机降冲速节能装置应用[J]. 石油石化节能,2017,7(04):44-45+11.

[2]王浩. 采油节能措施及应用管理[J]. 化工管理,2017(33):15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