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大客流运营组织策略分析
摘要
关键词
地铁车站;大客流;客流线优化;疏导效率
正文
引言:除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日益增长外,地铁车站突逢大客流也可能由节假日客流集中、地面上交通线维修或地面上天气不利于出行等原因导致。超出现有运营能力的持续性客流拥堵往往会导致地铁车站运营能力受限,不仅耽误乘客出行,也为地铁站的管理带不便,本文将对此问题做出探讨与建议。
1优化客流线,避免进出口拥堵
1.1设置护栏,维护各区域正常运行
2020年3月23日,随着疫情控制程度好转,放假多时的群众陆续复岗,北京地铁站迎来2020年春节后的第一次严重拥堵,不少上班族对此调侃“还是熟悉的周一早高峰”。据《新京报》讯,自早晨8时起,地铁6号线、八通线陆续发布红色拥堵标识,意为拥挤度大于50%,摩肩接踵的盛况一方面展现了经济市场逐渐复苏的活力,另一方面也对人满为患的地铁车站提出更高要求。
当下不少地铁车站都为早晚高峰集中爆发的大客流量做出优化客流线以提高乘客在车站内通行速度的运营策略调整,其中最常见的措施就是设置护栏分离客流。护栏一般被安放在连接站台与站厅的行梯口或进出地铁通道前,通过将原有空间合理划分并隔离不同功能区,约束乘客在车站内通行过程中减少对空间的不合理占用,维护车站内各区域正常运转。
由于突发高峰会让乘客在长久等待和穿越护栏的过程中滋生焦虑,地铁工作人员应做好相应安抚与引导工作,清晰准确地告知乘客护栏的作用,并对通行不畅的环节予以耐心协助及解决。
1.2针对出入客流量明显差异,酌情调整出入口开放
部分地铁站由于附近设有公交站点、高密度住宅或办公区以及其他吸引客流的公共设施,会导致某站出现明显高于其他站的客流量,并在早晚高峰期或节假日成倍爆发,引起该站内通行不畅,为地铁车站的正常运营带来很大挑战。
针对这种情况,运营人员可酌情调整出入口开放,避免大规模进出的人流在同一站口汇集产生拥堵,以免乘客出现踩踏等意外事故。如该地铁站A口进站人数明显多于同一时段内其他通行口进站人数,则可选择性关闭A口进站通道,由其他通行口分担A口进站压力,缓解A口因大量乘客进站而导致的待出站乘客滞留状况,通过对汇集的进出人群进行分离与引导,促进该站口正常运转。
2增加人工服务,提高效率
2.1增加人工售票点及疏导专员
随着社会上各类产品对科技的应用率不断提高,智能设备逐渐走入多个领域,为社会活动的开展提供更多便捷。但在当前许多部门里,机械智能仍无法完全取代人工服务,越是与全年龄群众密切接触的领域,人工服务越不可缺。
在地铁车站突逢大客流时,自动售票机的等候时长与操作便捷度并未明显优于人工售票服务,尤其部分人群(如老龄人群)并不适应自动售票机的使用,相比于操作机器,更青睐直接向售票人员进行询问及购买的方式。故在地铁站突逢节假日到来或周边有大型活动开展时,地铁车站可增加人工售票点,并安排疏导专员对滞留乘客提供帮助与引导,减少乘客等候时间,安排乘客有序进出站内通道,帮助车站最快速度恢复运营能力[2]。
2.2地铁站内增加应急管理人员
2015年4月,深圳地铁5号线黄贝岭站一名乘客因不明原因晕倒,引起现场站台上部分乘客恐慌拥挤,造成12人受伤。在人员密集的地铁站内,如果有突发大客流或其他原因导致乘客群体在混乱状态下加速移动,很容易引发更大事故,地铁车站运营方应增加应急管理人员,在意外发生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并引导人群疏散,以免人群因聚集或拥挤造成更严重后果。
据《地铁乘坐安全条例》可查:乘客在进入站台前要服从安检,不得带违禁品进入车厢中;无自主行动能力者应有专人陪同;闸机口、行梯与站台上禁止打闹;遇到突发意外应立即通知工作人员等。地铁运营方应将安全条例与应急方案印制多份并张贴在明显处,同时在大客流爆发期增加紧急事故处理人员,如医务组、安检组、保卫组等,尽量减少意外发生的风险,为乘客的人身安全做好保障。
3完善高客流量预知机制,加强经验总结
3.1完善大客流量预知机制
地铁的大客流量来源分为两种:可预知和不可预知。可预知指提前能够针对此情况做出准备的客流爆发,如早晚高峰、假日出行、极端天气影响地面交通等;不可预知则无规律可循,常见于突发状况,如地面交通突然关闭、天气突变导致乘客增加等。地铁运营人员应增加对地面交通及天气状况的获知渠道,不断完善对可预知大客流量的管理与分流机制,并灵活处理突发状况,在客流爆发第一时间疏导通道避免人群拥堵造成功能空间交叉,保证各通道正常运行,协助乘客尽快通过检票口与站台,减少地铁站内滞留人数,带动车辆运力高效提升。
3.2大客流量运营相关经验学习与分享
2017年12月,成都地铁7号线开通,因通行线路中包含多个火车站及中转枢纽,具有大客流拥堵风险,成都市公安局联合市交通轨道集团在1号线与7号线换乘站间开展“处理大客流”演练。地铁运营组织在突发高客流后通过积极上报公安并申请公安支援等方式顺利疏导人群,整个过程未发生踩踏风险,圆满结束演练。
各个地铁车站对于应付大客流均有相应处理经验,城建部门可组织地铁运营人员开展经验学习与分享活动,对运营策略进行优化与整改,完善应对大客流的运营机制,促进地铁车站运营进一步发展,为人民群众安全顺利出行提供保障。
结论:综上所述,受多种可预知或不可预知情况影响,地铁车站会产生大客流风险,如果不及时做好疏散处理,不仅影响站内管理,对乘客人身安全造成潜在威胁,还会对车辆运力产生阻碍。地铁运营组织可从加强管理、提高重视两方面优化对大客流量的处理机制,推动地铁建设全面发展,为群众出行带来方便。
参考文献:
[1] 禹志杰.城市轨道交通大客流客运组织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9(33):99-100.
[2]丁波.地铁车站客流组织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交通世界,2019(31):19-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