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进度及质量管理

期刊: 理想家 DOI: PDF下载

欧树华

431125199002282019

摘要

随着施工技术的日新月异,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作业变得更加科技化,细致化、而社会大众对于建筑施工的标准也在逐渐提升。为了提高工程建筑质量,需要提升施工作业技术水平,改善传统的现场施工管理工作。但是,现阶段很多施工企业在作业中存在一些问题,如落后的施工技术、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等均需要逐渐予以改善。


关键词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正文

引言:

经济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快了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是当前建筑企业所关注的重点。在实际工程建设过程中,科学合理的使用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手段和措施,不仅能够确保工程目标实现,同时还能有效的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风险、降低施工成本、减少资源浪费,这对实现建筑工程经济效益最大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现阶段,我国建设工程在施工作业中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引入先进的施工技术,更要培养一批专业的工作技术人员 ;其次要完善施工管理制度,重视施工中的安全生产与施工材料健康环保,还需要培养施工人员的安全工作意识。施工管理与施工技术一样重要,不断提升施工技术与施工管理水平对于推动建筑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施工技术与管理水平的提升可以消除施工中的安全隐患,还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更是对施工人员的安全起到了保护作用。所以,提升施工技术与现场管理水平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现状的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现状主要表现为:

(1)管理制度现状

施工管理制度是建筑工程中施工管理的标准和依据。现阶段由于没有统一的施工管理制度,导致各个建筑工程单位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各行其是、标准不一,管理工作也是参差不齐,甚至有的单位忽视了施工管理的重要性,管理工作不严谨,从而影响了整个建筑工程的进度和质量。从整体来看,现阶段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缺乏统一和完善的管理制度来保障施工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2)施工质量管理现状

施工质量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同时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目前,很多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对项目的质量不够重视,建设过程中偷工减料、质量检测工作敷衍了事,工程项目质量不过关,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3)施工人员管理现状

①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对于资金的投入有所不够,他们不愿意外聘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作业,这将会使大量没有经过培训的人员涌入到工程队当中,由于这些人缺少安全意识,并且对于专业施工技术的掌握情况不是很好,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往往不能够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总是处于违规作业或危险操作的状态,这无疑会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②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国另一突出问题就是劳动力利用不科学,存在着严重的浪费现象。施工方在正常施工之前并未对工程所需的劳动人员进行详细计算,出现了大量引进劳力的问题,这样也会增加相应的劳务费用。

 

二、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进度及质量管理

1、加强施工现场管理能力

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方式是一个工程顺利施工的前提。制定施工管理方案时,参与施工方案制定的工作人员要明确工程要求,切实掌握施工重点,参考实际的施工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来采取相应的施工方法。管理人员应合理安排各个工程的施工顺序,严格要求施工时间,以此来避免质量问题的出现,有效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在施工现场的监理人员,自身的专业技术是至关重要的,要求他们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都需要详细记录,一旦发现出现与管理制度不一样的情况,必须立即叫停作业,对施工人员的不正当操作要及时指正,进而确保工程的最终质量。另外,管理人员的培训也是至关重要的,企业要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施工管理方式,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工程可持续发展。

2 提升施工技术人员与施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施工技术人员与施工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直接影响整个建筑工程,既影响工程建设进度,又影响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因此,建筑企业要长期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养。无论是技术人员的培训还是管理人员的培训,都需要长期进行,这样才能保证施工安全、稳定,确保施工作业顺利完成。施工企业必须充分重视施工人员的安全保障问题,在明确施工标准与规范的基础上设立专门的施工安全保障监管机构,保障每一个施工环节均可以严格遵照施工标准进行。另外,需要督促各个部门都积极完成施工项目的内容,做好相关监督管理部门的检查工作,督促相关工作人员可以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完成工程项目。

3 建立健全施工管理体制

施工管理是一项专业性、系统性较强的工作。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多年来的快速发展,在建筑施工管理领域已经形成了十分成熟的理论基础。施工人员应该将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施工人员以及施工材料等因素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施工管理体制的覆盖广度。另外,施工单位应采取质量责任制度,要求每一个分项工程都有相对应的质量责任人,在出现质量问题时要做到有人负责、有据可查,确保施工管理工作能够得到充分的落实。

4 提高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

提高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其核心手段在于通过正反两个方向对施工管理人员进行激励与约束。建筑企业要制定出一个行之有效的施工管理体制,明确每一项施工管理硬性指标,让施工管理人员的工作有最基本的依据。对于符合施工管理体制和施工管理规划的管理人员,应给予较高的奖励,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于严重违反施工管理体制和施工管理规划的管理人员,要给予明确的处罚,使施工管理人员在长期的日常工作中加强对于施工管理体制的重视力度。每一项决策都应符合施工管理体制的基本要求,逐渐提升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

5 加强施工材料管理

施工材料对于工程项目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既决定了工程项目建设的成本,也决定整体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因此,施工管理人员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对施工材料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加强施工材料管理工作,首先要从源头抓起,以公开招标的方式,面向市场筛选出合适的材料供应商,尽量与材料供应商之间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一旦发现施工材料存在任何程度的质量问题,都应在第一时间联系材料供应商更换施工材料;其次,施工管理人员应尽量采用数字化、网络化的技术对施工材料进行合理化的分配,利用计算机对施工材料的质量、种类、批次、保存要求、使用方法进行详细的记录,以便对施工材料进行快速的检索与审查,掌握施工材料的流动去向和库存量,做到及时使用及时补充,既能够节约空间,也能够避免施工材料因长期堆放而变质,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不受影响,这样既能够节约施工材料的使用成本,也能够从根本上实现建筑施工质量的有效提升

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对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决定性影响,故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过程中,应针对工程施工各个阶段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现场质量控制方案,切实提高施工人员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确保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专业性及规范性,以此为促进地区间城市化发展进程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梅红星 .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思考研究 [J]. 智能城市,20194):58-59

[2] 刘庆峰,郭坤鑫 .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研究 [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250-251

[3] 刘军,王丽宏 .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安全和施工技术管理 [J]. 住宅与房地产,201836):103

[4] 张天鹏 .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 [J]. 建材与装饰,201730):217-21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