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测实验室的风险管理探讨

期刊: 理想家 DOI: PDF下载

刘学良

230103198709253616

摘要

当前,食品的质量与卫生安全问题是大众关注的焦点,食品检测实验室就显现尤为重要,必须严格落实自身的职责,保障好群众的饮食安全。为此,管理人员应当切实做好食品检测实验室的风险管理工作,防止食品检测过程当中出现任何的风险因素,保证食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本文分析食品检测实验室存在的风险,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以期能为相关工作的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食品检测;实验室;风险管理;措施

正文


引言 食品检测实验室是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重要检测机构,业务比较敏感,提供检测报告,提供的检验报告作为生产贸易和政府决策的关键根据,如果出现错误会带来很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可能发生社会问题,后果严重。

1.食品检测实验室存在的风险

1.1检验药剂与耗材的风险管理

在实际的食品检测实验室检测工作当中,检验药剂与耗材对于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样具有很大的影响,对此人们也需要做好风险管理方面的工作,强化对检验药剂与耗材的控制。 具体来说,从检验药剂与耗材的采购环节开始,就应当制定严格的规定,对其质量进行把控,优选供应商,不仅要考虑到成本问题,更要考虑到供应商的信誉问题和产品质量问题,把握好其二者之间的平衡。另外,还需要对新采购的检验药剂与耗材进行抽查,保证其能够真正符合食品检测工作需求,并做好对检验药剂与耗材的保管工作,防止其变质、损坏。

1.2检测仪器运维的风险管理

如今,食品检测实验室检测工作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各类的检测仪器,功能性越来越强、运行效率越来越高,同时结构也越来越精密,管理人员必须要对其做好运维方面的风险管理,才能使其有效地投入到食品检测中来,保证食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例如:要针对各类不同的仪器,制定相应的维护周期,对于使用频率较高的仪器,维护周期要稍短,使用频率较低的仪器,则可以适当地延长维护周期。维护过程当中,各项规范也必须要明确,日常性的维护可以由实验室工作人员自行负责,涉及仪器内部结构的维护,则需要由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保证维护的专业性,这样才能保证仪器的正常、高效、稳定运行,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对此之外,管理人员还需要对仪器的使用进行管理,要求所有的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规程操作仪器,对仪器的操作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

1.3人员的风险管理

人员是影响食品检测实验室检测结果准确性的最大因素,所以对人员做好风险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制定科学的人员管理制度,对检验人员相应操作实施严格规范以及监管,确保检验各项环节均契合检验需要。并以人员相应检验水准为导向实现针对强化,对在岗人员实施 有效的培训,以新形势为导向有针对性地编制培训内容。其中,应涵盖新设备对应的使用规范、检验流程的具体要求以及实验室相应制度规范等方面。还要从实际的检验操作流程出发,制定、编写对应的操作指导与规范,突出不同检测项目操作的针对性。在实际的食品检测过程当中,由于部分项目还含有一定的微生物检测指标与内容,所以,管理人员还必须要从更加科学、严谨、细致的角度出发,控制防范好影响微生物检测的各类风险因素,全力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了落实责任、发挥使命,营造健康的社会饮食环境,保障群众的饮食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切实做好食品检测实验室的风险管理工作,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从而为食品监管提供科学、有力的依据。

1.4样品抽取与保存的风险管理

样品抽取与保存是食品检测实验室检测工作靠前的环节,其对于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具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发生风险,便会直接导致后期的检测工作无效。为了做好样品抽取与保存 的风险管理工作,检测人员首先是要确保样品的抽取具有代表性、普遍性,不能在特殊的环境条件下取样,对样品的清洁也要保证采用合理的方法,不能破坏样品本身的性质,保证其原有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微生物等特性,防止对其造成污染,给检测带来风险。取样完成之后,如果不需要立即进行其他工作,便需要科学的保存样品,不能因为环境因素导致样品变质。对于样品制备来说,样品应维持均匀。 部分食品检测需要对样品对应的物理形态加以改变,例如:固体样品于检测之前需要粉碎,同时混合均匀。而液体样品则需要搅拌充分。同时,对于相同食物,若其检验项目不同也应选取相匹配的检测方式,从而确保检验结果符合食品实际。

2.食品检测实验室的风险管理措施

2.1识别实验室风险

重中之重是识别风险,在风险没有发生时,对潜在风险准确识别。识别风险是管控风险的基础,实验室检测工作易产生风险,实验室的工作人员,需要全面识别检测工作中的风险来源,进行风险归类,便于工作人员掌握风险详情与造成的危害。

2.2分析实验室风险

实验室识别风险后,工作人员按照识别结果分析实验室风险级别与导致的后果。全面分析实验室检测工作不同岗位、不同工作的潜在风险,根据风险等级与风险情况,制定对应的风险防范计划。实验室工作人员负责统筹分析、科学计算,分析实验室风险,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2.3实验室风险具体处置

制定标准,严格抽样,保留现场证据,培训并定期考核抽样人员,保留抽样证据。监督新任的食品检测人员,纠正故障仪器的可疑数据,核实故障仪器的所有检测指标。制定作业指导书,审核确认检测方法与结果,之后签发报告。检验食品的微生物,控制好质量。

2.4评估实验室风险

采取可以有效防止风险的措施,全面评估最终结果。降低实验室事故的发生概率,有利于顺利进行实验室风险管理。

2.5传播利用实验室风险信息

不管是传播内部还是外部信息,共同点是都要制定控制程序,保持程序匹配法律法规。利用实验室内部的风险信息,使实验室工作人员完全掌握实验室风险与影响。利用传播外部风险信息,方便客户与管理机构掌握检测风险。

结语 综上所述,现在我国市场环境很复杂,特别是食品安全监管。食品检测实验室是食品监管的重要场所,一定要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及时评估实验室风险,制定风险控制对策,通过传播风险信息等方式,降低实验室风险,让实验室得以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关小羽.试论我国食品检测安全实验室的风险管理措施[J].食品安全,2010年26期.

[2]张一凡.探析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食品,2012年8期.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