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代林业育苗的栽培管理技术
摘要
关键词
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
正文
林业资源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市场需求量的增大,给林业育苗带来了比较大的压力和挑战。在现代林业育苗的栽培管理技术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阻碍着育苗栽培管理技术的良好实施,进而对林业产业的建设与发展带来影响。因此广大林业技术人员,已经将优化现代林业育苗的栽培管理技术作为重要研究课题,旨在为市场提供更多优质苗木。
一、育苗栽培管理中的苗圃选择技术
苗圃位置的选择,会对育苗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在开展育苗栽培之前,需要对苗圃位置进行实地考察,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阳光照射充足、灌溉水源丰富、排水能力较好的区域,这样有助于促进苗木的长势。通常情况下,苗圃一般有苗木种植区、苗木移植区、苗木繁殖区以及苗木试验区等。在选择苗圃时,要根据培育树木的生长特征,选择适合树木养殖条件的苗圃。如果苗圃缺少完善的排水系统,还需要建设一套有效的排水系统,确保苗圃不会发生涝灾。
二、育苗栽培管理中的苗土管理技术
苗土的土壤质量也与树木的育苗质量存在密切联系。对于土壤成分较好的苗土,需要先进行整地处理。一般在栽培苗木头年的夏季,对苗土进行深翻处理,到秋季再进行一次翻耕处理,这样能够将土壤中存在的有害病菌和虫害翻耕到地表,炎热的阳光会杀死病菌和害虫,同时也能起到疏松土壤、除去杂草、提升土壤肥力的目的。对于土壤中存在的石块要进行清理,土块要进行破碎处理,如果苗土中的养分条件较差、土壤成分不适合树木的育苗生长,还需要进行换土处理,这样能起到改善苗土质量的目的。
对土壤进行营养成分和酸碱性检测也是苗土管理中的关键技术。如果苗土的营养成分不足或配比不合理,土壤的酸度或碱度超标,也会影响苗木的顺利生长,这时就需要及时对土壤进行优化改造。根据土壤成分检测结果,在土壤中施撒营养成分。如果土壤为沙土,则可以向土壤中添加适量的黏土,这样能够起到改良土壤的目的。另外还可以向土壤中添加石灰、草木灰等,目的是消灭土壤中的病菌和害虫。
三、育苗栽培管理中的种子选择处理以及浸种催芽技术
种子的选择和处理也是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的关键。在选择树种时,要选择符合当地生长环境的品种,挑选正规厂家生产的树种,挑选颗粒饱满,、没有虫蛀现象的树种。目前比较常用的选种技术为水浸选种法,将树种放在35度左右的温水中,然后用木棒缓缓搅拌,捞出水面漂浮的空壳种子和虫洞虫子,这样能确保树种的质量和发芽率。不同品种的树种,在运用水浸选种法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就需要根据树种灵活选择。例如杨树、榆树一般适合冷水浸种;落叶乔木等厚皮树种则需要浸泡在35度温水中;桦木、曲柳等树皮较硬的品种,则需要在75-80度的水温下浸泡;一些特殊品种,还需要在化学药液中浸泡。
不同种子的浸种发芽的方式存在一定差异性,要根据树种的不同,选择适合的浸种催芽技术。种子催芽技术主要分为水浸催芽技术和温床催芽技术,水浸催芽技术又分为温水催芽和热水催芽。温水催芽技术是将种子放在40~45℃温水中浸泡8h左右,然后把种子放在木箱中并用草帘覆盖,保持温度20℃左右,湿度60左右,定期清洗种子并换水,种子大概在一周后开始发芽。热水催芽技术是将种子放入80~90℃热水中,捞出未沉入水中的种子,然后使用细筛除去未膨胀的种子,重复以上过程,将膨胀好的种子放入木箱并用草帘覆盖,保持一定温度,待2~3d后将种子阴干后播种。温床催芽技术是在采光良好的床中进行播种,床为长方形,宽100~200cm、深30cm左右,底部铺砖,砖上覆盖草帘,四周围上薄膜和木板。将种子放在薄膜上,每天晚间盖上草帘,早晨拿掉草帘并翻动种子,等到大多数种子发芽后进行播种。
四、育苗栽培管理中的育苗时期及种植方法技术
树木的育苗时间也有比较大的要求,需要根据树种的类型以及种植区域当地的天气气候环境合理进行选择。如果在春季进行播种,则需要尽量早播,一般在2-3月份进行,这样有助于树苗的扎根和生长;如果采取在深秋季节进行播种,则需要在土壤封冻前播种完成,一般在11月末-1月初进行。撒播一般适合杨树、榆树、桦树等种粒较小的树种,把种子和适量的细土混合后撒播能确保其均匀分布,在播种前灌足底水,撒播后覆土轻轻填压;条播则是将种子均匀播撒在沟内,要结合树种类型来确定行距,以南北方向进行播种最好;点播则是根据一定株距、行距将种子进行播撒,适合用于种粒大的树种。
五、育苗栽培管理中的田间管理技术
在苗木出土前应保证苗床水分充足。中耕除草要结合土壤板结情况实施,通常是幼苗真叶生长的前后一段时期进行,之后每隔1个月左右除草1次。苗木出齐之后30天时间开始间苗,间掉生长较弱的幼苗,通常保留450株/m2的壮苗,留苗量大约为15万株/667m2。第二,对新育苗要每年追肥3次左右,首次追肥应在苗木出齐之后的1个月左右,主要施氮肥与磷肥,尿素10~12kg/667m2,之后间隔10~15天进行追肥,追肥方式选择沟施法为主;而留床苗的追肥时间可以从开始生长之后就实施首次追肥,其后的追肥时间应该是苗木生长初期与速生期的前半时期为主。第三,苗木出圃的时间应尽量选择落叶到土壤封冻之前或者来年苗木萌芽时,起苗工作正式开始前要彻底浇透水,起苗时要注意不损伤苗木的主根系,把苗木完全埋入湿沙之中,控制好温湿度避免根系腐烂。第四,出圃后外运以50株/捆,在其根部蘸泥浆后包装好,挂上品种标签,注明其等级和数量,运输过程中注意苗木的保湿工作。
六、育苗栽培管理中的病虫害管理技术
发现病苗立即拔除烧毁并喷洒药剂,以防病害蔓延。苗木立枯病:65%敌克松每平方米4克与黄心土拌匀后撒于苗木茎部再松土1次。地老虎、蝼蛄、金针虫的防治:用菜枯饼炒香后拌90%敌百虫30倍稀释液150克做成小块,也可用90%敌百虫50克或2.0%敌百虫粉0.5公斤与切碎的鲜草25一40公斤加水少量拌和傍晚放置床面诱杀。地老虎也可在傍晚将菜叶、泡桐树叶放置床面欢晨捕捉。金龟子(幼虫):喷施90%敌百虫800一1000倍液或80%敌敌畏1000一1500倍液。
结语:提高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质量,能够比较明显的提高苗木的栽培存活率,对于林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都有着显著意义。因此技术人员应当不断创新技术,做好苗圃场地和苗土场地的选择与处理工作、种子选择处理以及浸种催芽技术工作、选择合适的育苗时期和种植方式、以及育苗栽培管理中的田间管理技术和病虫害管理技术,这样才能推动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的健康发展,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刘京鹏.浅析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J].中国科技投资,2018(8).
[2]韩丽萍,杭哈达.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探讨[J].种子科技,201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