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森林病虫害可持续控制措施的探究

期刊: 理想家 DOI: PDF下载

孙俊

塔河县自然资源局

摘要

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生物、环境等物种之间存在较为复杂的竞争关系和作用关系,其中的某一项出现变动时,就可能会威胁整个森林生态系统。在林业发展中,病虫害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威胁林业生产的关键性问题,为了达成在不影响森林生态平衡的基础上,进行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目的,需要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尽可能通过营林措施营造出不利于病虫害发展的环境,从而实现病虫害防治的目标。借助此种防治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从而促进森林生态的稳定发展,实现对森林病虫害的可持续控制。


关键词

森林资源;病虫害;可持续控制

正文


森林病虫害的可持续控制指的是,将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重要的指导思想,所开展的林业生产和管理工作。即要求在开展林业生产的同时,也应关注生态效益,以及病虫害问题的影响因素,通过合理的技术措施和林业生产方案,实现对病虫害问题的有效控制,从根本上降低病虫害对森林资源和林区生态环境的影响,这也是开展林业生产时需要关注的重点工作内容。

一、危害森林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因素

1、森林资源的过度采伐

受到市场需求和林业发展需求的影响,在前期的森林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过度开发和利用的现象,致使森林资源被大面积破坏。尤其是对原始森林的危害较大,很多生态树种被大量砍伐,致使森林生态遭受严重威胁。

2、造林树种单一影响森林生态质量

在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的基础上,人们对生态建设给予了一定的重视。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基础环节,为了改善当前的生态问题,希望通过开展造林活动的方式,营造更好的生态环境,但实际上,人工造林存在树种单一的问题,致使森林生态环境的质量难以提升。

3、抚育管理不当,森林资源抗病虫能力减弱

我国现有森林多为中幼林,占全市有林地面积的89%。因抚育管理成本高,抚育下来的林木价值低,甚至亏本,林主没有经营抚育的积极性,因而使很多中幼林没能按技术规程的要求及时进行透光抚育和卫生伐,降低了森林的抗性,森林病虫害易于爆发成灾。

二、森林病虫害的可持续控制措施

1、确立病虫害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我们所认为的森林病虫害是从人的角度出发所考虑的,认为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的病菌和虫类即为病虫害,需要全面消灭方能保障森林健康发展。而研究表明,此种观念并不正确,从生物领域来分析,植物发生的病虫害属于其在自然演化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通常来讲,病虫害的发生可以起到调节生态平衡,刺激植物生长和淘汰部分劣质植物的作用,如果仅从人的角度去分析病虫害,很可能会对森林生态造成不利影响。

现阶段,已经逐步认识到了病虫害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与植物之间形成寄生和竞争等关系,除去对植物生长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之外,还存在一定的生态功能,在森林生态中属于食物链和关系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用生态学的观点看待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就要求我们在森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上必须实施可持续控制,即争取在害虫、病原物与森林植物共存的情况下减少景观、生态、经济上的损失,而不是彻底消灭森林病虫害。必须从以往的“绝对防治”改为和自然界相适应的“相对防治”。

2、森林病虫害的可持续控制措施

1)适地适树。适地适树是保证森林花木健康生长及提高花木抗性的前提。在树种的选择上应以植被分布规律为理论基础,以乡土树种为重点,以适应本地城市生态环境为原则。

2)植物配置应依据生态学规律。设计人员在进行植物配置时不仅要注重森林的美学观赏功能,还应符合生态学原理及生物多样性原则,致力于建立与天然植物群落相似,富有地方特色及符合美学原理的稳定的人工植物群落。在这种植物群落中,森林害虫及病原物成为森林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受自然天敌等因素的制约,不易爆发成灾。

3)植物配置应注意利用植物间相生相克关系。生物学特性植物的相生与相克是指植物通过向环境释放化学物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自身或临近植物生长发育的现象。植物配置要充分利用植物的相生促进作用,消除或降低植物间相克抑制作用和自毒作用。利用植物之间的相生相克的原理,科学安排植物的配置,相互促进生长,共享天敌,是森林病虫害可持续控制中的重要方法。

4)在规划设计中应避免配置病虫转主寄生植物引发病虫害的发生。如苹果梨、海棠若和桧柏混栽则会诱发苹(梨)桧锈病;松树和芍药混栽易诱发松芍锈病;在杨苹果树园周围种植桑、枸、栎、小叶朴等树种,会加重桑天牛的危害。

3、加强植物保健力度

做好以森林植物的土、肥、水栽培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植物保健,能促进森林植物健康生长,增强其抗病虫能力,达到预防病虫害的目的。植物保健是森林病虫害可持续控制中最基础、最经济的方法。

1)植物保健应从施工栽植抓起。森林施工质量的好坏不但直接关系到森林植物的种植成活率,而且将对植物终生的生长状况产生长期的影响。在施工中,做好植物检疫、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苗木是做好植物保健的第一步。其次是做好土壤改良及换土工作,确保苗木生长在良好的土壤环境中。第二是按技术规程做好整地挖穴、施肥、裁植、浇水等施工中每个环节的工作。

2)实施科学的绿化养护管理是做好植物保健的关键。养护管理应紧紧围绕提高植物抗病虫能力减少病虫源和病虫害大发生前除虫灭病这个中心展开。每项养护管理措施都应该放在整个森林病虫害可持续控制技术体系中加以评价。一般来讲,森林植物养护管理包括以下内容:科学施肥;合理浇水;松土除草;合理整形修剪,以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并结合修剪,清除病虫枝叶;做好绿地卫生清除病株残体,减少侵染来源;对草坪、草花等进行合理轮作;结合翻地消灭越冬虫害等。

4、合理应用化学农药

1)严格控制化学农药的使用,尤其是禁用剧毒高毒、长持效期的农药,慎用广谱性杀虫、杀菌剂,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高选择性农药,杜绝打“保险药"等滥用农药现象。

2)推广科学的化学农药施用技术,如采用注射法、根施法、包扎法等隐蔽用药方法及低容:量超低容量、静电喷雾技术严格控制使用喷药车喷雾等大容量喷雾方法,同时运用精细喷雾技术,使农药能够有效击中靶标生物,保证农药的充分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杀伤天敌。

3)在城市森林中,应选用水溶剂农药,减少对乳剂农药的使用量。农药对水、气、土等环境因子的污染不仅是化学农药本身其有机溶剂也是重要的污染源。

 

参考文献:

[1]孙利革.森林病虫害发生的特点及控制措施分析[J].现代园艺,2018,370(22):49.

[2]何龙方.森林病虫害防治中营林措施的作用[J].大科技,2017(3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