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集油田构造圈闭特征及油气运聚规律研究

期刊: 理想家 DOI: PDF下载

李春爱

中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河南濮阳 457001

摘要

三春集油田开发了20多年,但由于各种原因油田开发效果差,已经发现的探明储量和它应具备的资源规模不相称,因此要在三春集地区实现更大的滚动勘探开发突破,需要对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一是三春集地区地层变化大,地层对比难度大,地层层序还有待进一步认识;二是三春集断层发育、构造复杂,从南到北连片构造研究少,构造有待进一步落实;三是目前发现圈闭条件不落实,油水关系不清,潜力区认识不够。因此针对存在的问题,需对圈闭特征及油气运移规律进行研究,提高对三春集地区油气成藏和富集规律的认识,指导本区油气勘探和挖潜,提高油田整体开发水平。


关键词

三春集油田;构造;圈闭特征;运聚规律

正文


1、研究区基本情况

三春集油田位于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最南端,三春集构造带是受一组北东向西掉雁行式断裂系统和一组近南北向东掉的断阶状系统控制的复杂断块区,目前已探明含油面积6.62km2,地质储量461.56×104t,标定采收率21.1% ,可采储量97.35×104t ,含油层位沙三中、沙三下及沙四上亚段。由于断层发育、构造复杂、小断块发育,油藏数较多,但单个油藏规模小,各小断块有独立的油水系统。油田经历了20多年的开发,目前采出程度仅为10.58%,油田整体开发效果差,该油田目前已经发现的探明储量和它应具备的资源规模不相称,但随着新井的完钻,近几年屡屡有新的含油层和含油小断块发现,并且新井投产后初期产能较高,说明该区具有较大的增储上产潜力,所以目前急需对油田以下主要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

1)地层厚度变化大,地层划分不统一,地质统层难度大; 

2)断层发育、构造复杂、认识程度低,从南到北构造连片研究少,构造有待进一步落实

3)已发现的圈闭条件不落实,油水关系不清,潜力区认识不够。

2、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2.1 研究思路

针对该油田开发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我们首先对研究区内已钻井进行统一地质分层,完成全区地质统层;其次在区域地质统层的基础之上,进行井-震对比,多手段精细构造研究,摸清区域构造特征,从南到北进行构造连片解释研究;在构造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油藏运移聚集规律,寻找有利目标区,指导滚动扩边评价。

2.2技术路线

以地震、地质、测井和油藏开发等多学科、多信息相结合的油藏地球物理技术为指导,采用以下关键技术路线:

1) 建立起从南到北地质统层对比模式,完成全区地质统层;

2) —震结合综合运用层拉平、时间切片及相干体等多手段,从点、线、面、体多角度进行三维地震精细解释研究;

3) 断层活动与油气运移规律,油藏圈闭特征进行分析。

总结该区的油气运移聚集规律,结合三春集历年滚动勘探发现的规律,进行潜力评价、寻找有利目标区,指导滚动扩边评价。

3、取得的成果与认识

1)完成区域地质统层

在对比标志及对比模式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建立地层对比标准剖面及区域“井”字骨架剖面,纵向上从大到小,平面上滚动对比,拉通了三春集主体与南部春17块、兰4块地层,完成了区域地质统层。

①总结出三春集地区沙三上-沙四上共11个稳定对比标志及46个辅助对比标志;首次建立起从南到北地质统层对比模式,包括相变模式、尖灭模式。

②地层总体厚度变化趋势:沙三中1-3砂组厚度总体南薄北厚,西薄东厚;沙三中4-沙三下1砂组厚度总体南薄北厚,东西厚而中部较薄;沙三下2-4砂组厚度总体南薄北厚,西薄东厚;沙三下5-沙四上1砂组厚度总体南薄北厚,西薄东厚,这主要是受区域沉积体系的控制,物源为东南、南、西南方向。

2)构造特征研究

受地层认识程度的影响,该研究区前期未整体开展连片构造解释研究,以前各块构造单独成图。本次研究在区域地质统层的基础上,在区域构造背景研究下,开展连片构造解释。

①区域构造特征认识:受基底抬升影响,三春集地区整体形成三垒两堑;并以春东断层为界,呈东西两翼构造格局。

②新老构造对比认识:新构造与老构造相比,构造格局基本一致,三春集、爪营等大断层认识清楚,春东系列断层切割关系局部有变化,低序级断层刻画更清楚。重点修改构造4处,精细刻画低序级断层11条,解决了3个井组的注采矛盾问题。

3)油藏圈闭特征及运聚规律研究

三春集地区断层发育,泥质盖层发育,具有较好的运移和盖层条件,东临崮阳洼陷,地层向南逐渐抬升,同一层位向南埋藏变浅或被剥失。通过研究,三春集地区形成如下的油气分布富集规律:

①平面上,三春集地区油气主要分布于靠近崮阳生油洼陷的圈闭中,在断块群中呈条带状分布;从圈闭特征分析来看,三春集油藏以断鼻-断块型圈闭为主,油藏主要分布在系列西倾断层控制的有利圈闭高点,由于近油源,油层较多,从北到南,在圈闭高点,均能形成油气富集。油气多富集于春东断层的下降盘各断块的高部位,如春8断块、春9断块、春17断块,在春东断层上升盘的有利圈闭中也有分布,如春16断块、春24断块。

纵向上,通过对断层活动与油气运移规律分析认为东系列断层为油气的主要运移通道,而系列的西倾断层对油气起到遮挡作用,地区油气整体形成 “一把刷子”层状分布。油气多富集于沙四上亚段和沙三下亚段,沙三中亚段也有分布,油藏埋深2480—3400m,从东北到西南,油气在层位和深度上具有明显的阶梯分布特征,油气分布渐新渐浅。

在油藏运移聚集规律的指导下,结合历年滚动勘探的规律,本次在研究区南部发现了两个有利目标区。 

4、结论

通过本次研究,解决了三春集油田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总的来讲,三春集地区是一个油气聚集的有利区域。从目前已发现的油藏圈闭类型来看,断鼻-断块型圈是本区油气成藏最为有利的圈闭,尤其是近洼前排圈闭,且层位上应以沙三中亚段下部至沙三下亚段及沙四上为主。通过本次研究结合历年滚动勘探发现的规律,南部发现两个有利的目标区,为下步滚动评价的有利目标,三春集地区实现更大的滚动勘探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复杂断块老油田精细地层对比综合方法的提出与应用.《岩性油气藏》2009年01期刊

[2]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与我国的小层对比.《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5年02期刊

[3] 琼东南盆地构造演化特征及其对油气藏的控制浅析.《天然气地球科学》2010年03期刊

[4] 三维精细构造解释的方法流程和关键技术.《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年03期刊

[5] 油气运移输导系统及其对成藏的控制.《新疆石油地质》2001年01期刊

[6]中国深层油气成藏条件与勘探潜力. 《石油学报》2009年06期刊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