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视纪录片摄像师的镜头意识

期刊: 理想家 DOI: PDF下载

顾问

湖南广播电视台经视频道410003 湖南 长沙

摘要

电视纪录片是一种以摄影师的拍摄技术和拍摄技巧来传达纪录片本身的人文内涵的影片,电视纪录片摄影师的镜头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电视纪录片摄影师镜头意识的重要性以及摄影师在镜头意识方面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要求做了简要介绍,希望对有需要的人士能够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

电视纪录片;摄影师;镜头意识;主观能动性

正文


中国国土面积辽阔,物质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堪称世界之最。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还原历史场景成为可能。纪录片是摄影师通过摄影技术将一切物质的、精神的文化传递给受众。通过纪录片,我们可以看到辉煌的历史,让子孙后代重温先贤的伟大创举,同时在纪录片中感受到家国情怀。然而,通过纪录片接受文化熏陶的前提是有优秀的摄影师来传递相关内容,因此摄影师的镜头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1 电视纪录片摄影师镜头意识的重要性

1.1 从电视纪录片的自身文化价值来说

纪录片的题材主要是一些具备历史价值的文化精神产物,这些题材所反映的大多是一个时代的历史背景,是涉及当时社会环境的产物。镜头意识是决定摄影师拍摄的纪录片呈现效果的关键,摄影师拥有了极强的镜头意识就可以拍出凸显真实性更强的纪录片,纪录片的文化价值也能得到更好的传递。拥有极强的镜头意识的摄影师拍出来的纪录片对于研究人类的发展历史和人们世界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1.2 从电视纪录片摄影师的职业发展来说

镜头意识是电视纪录片摄影师认真工作的表现也是摄影师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好的文化作品离不开作者的用心制作,而好的纪录片也源于摄影师的用心制作。所谓用心制作,就是在拍摄的过程中花尽心思地琢磨,在拍摄技术上要不断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认真思考采用何种表达方式效果最好,在哪个画面采用何种焦距可以起到更好的作用,在什么角度可以拍出更好的效果,采用怎样的展现手法更能传达纪录片的核心思想感情,在道具的使用上要思考何种质感的道具才能更好地突出纪录片的真实性特点。上述这些问题都是摄影师需要考虑的,也是其镜头意识的体现。镜头意识抓住了,摄影师在拍摄纪录片时也就抓住了重点要体现的内容。抓住镜头意识既是摄影师对工作认真负责的体现,也是摄影师成功拍摄优质纪录片的关键。摄影师抓住了镜头意识就可以成为画面的最终实现者和场景、服装、化妆、道具的现场把关者。

1.3 从纪录片的行业价值来看

摄影师的镜头意识是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每个行业都有各自的发展要求,即每个行业都有每个行业的规定,而内行人都知道进入这个行业需要具备的基本功是什么。对于拍摄纪录片的摄影师来说,他们又不同于其他的摄影师。电视剧的摄影师需要抓住的是更多观众的眼球,其拍摄内容大多融入娱乐元素,从思想深度来说并没有纪录片那么深刻;婚纱摄影师、室外摄影师等需要抓住的是重点、一瞬间的亮点,而纪录片的摄影师所要抓的点几乎涉及上述摄影师工作的全部,既要拍出可以抓住观众眼球的纪录片内容,思想上还要做到立意深远,在瞬间抓拍的表现效果上也要媲美景物摄影师的灵活。因此,行业对纪录片摄影师所要具备的专业素质要求比较高,纪录片的摄影师在拍摄纪录片时要具备高度的镜头意识,否则纪录片就很容易失去其文化传承价值。没有融入镜头意识的纪录片会成为一部无聊的记流水账一样的作品,难以在行业中站稳脚跟。

2 摄影师在镜头意识方面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要求

2.1 摄影师参与创作的主体意识

纪录片需要三个主体共同完成,编剧创作,导演摄影,演员表演。这三个主体是缺一不可的,也是拍摄纪录片的保障。摄影师是纪录片拍摄的关键,三者只有完美地配合才可以制作出一部优秀的纪录片。摄影师在拍摄纪录片时应当与制片人多交流,弄清楚编剧的用意以及想要达到的效果,在演员的表演当中,如有不当的地方要提出建议,同时也要听取演员的意见,尊重演员的表演。综合制片人以及演员的实际情况,摄影师就可以更好地掌握这部纪录片的拍摄方向。和制片人多交流,有利于摄影师掌握这部纪录片的灵魂,而和演员交流就可以在拍摄中适当地给予演员帮助,也可以更好地配合纪录片的拍摄。纪录片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人与自然》这类涉及动物与植物的纪录片,演员就是动物和植物,摄影师所要拍摄的对象是不以制片人和摄影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摄影师在这样的影片当中就要发挥比较多的作用,在适当的时候要帮助植物和动物“发声”,成为植物和动物的代言人。不然,只有画面展示却没有文字和语言的补充说明,观众是很难理解画面表达的寓意的。这时候从摄影师的角度给动植物特写镜头,也不需要文字的辅助,只需配上适当的讲解就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

2.2 注重细节与强化阅历的编导意识

参与创作的主体意识是编导意识的前提,编导意识要求摄影工作者具有注重细节的能力,小细节能够折射大道理,小细节才能打动人。抓取细节是编导能力最直接的体现。就拍摄而言,对于人物事件的追踪与否需要与编导提前沟通,明确编导的意图,保证影视叙事拍摄顺畅进行。在此基础上,摄影师可以发挥自身的编导意识,在人物和事件的追踪细节上多下功夫,与编导共同将拍摄的各个细节拼接和剪辑。另外,丰富的阅历是编导的基本素养,具有编导意识的摄影师同样需要对阅历与专业知识不断积累。阅历可以使人从表象看到内涵,才能拍出更加深刻的东西。丰富阅历需要在生活中关注细节,体验普通人的酸甜苦辣。通过不断历练,提高事物的认知力,这样才能拍摄出更加生动的作品。

2.3 随时转变摄影视角的抓拍意识

电视影视界有这样一句话,即“什么都拍相当于什么都没拍”,这句话强调了摄影师抓拍意识的重要性。优秀的摄影师不是编导在喊开始“要我拍”的时候才开始拍摄,而是本着对自己的拍摄作品负责的态度,为帮助创作者达成想要的艺术效果,从而拍摄“我要拍”的画面。即使是杂乱的现场,也能够发现打动人的细节,用心来捕捉真实的画面,才能给观众满意的视觉感受。当然,画面的抓拍需要摄影师具有瞬时转变摄影角度的能力。这样才能保证拍摄画面真实、流畅。如同采访中,举起摄影机采访对象会很紧张,放下摄影机后效果就自然多了。画面的声音和生活中不是缺少艺术,而是缺少发现艺术的眼睛和捕捉艺术的速度和技巧。专业的摄影师会把自己的眼睛当作镜头,将生活中的点滴记录下来。

2.4 站在更高视野与观众互动的意识

对于非主动性的拍摄,尤其是像纪录片多以厚重题材为主题的作品面前,达到一定高度和深度显得较为困难。然而,当一位摄影师想要拍出引起观众共鸣的作品,了解观众真正所需,站在更高的视野与观众达成互动,这样的影视作品通常会得到观众的认可。在许多方面,电视拓宽了观众的视野,电视也不断改变艺术形式,满足观众的新需求,二者互相促进与进步。观众是电视纪录片的主体,这本身就决定了电视节目与观众的互动过程。作为摄影师,要发挥自身优势,与电视台保持良好的沟通,多向影视公司请教,从多方面多角度了解观众的需求,同时根据社会需要选择题材,以此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

3 结语

我国实施文化强国战略,坚持文化自信,而电视纪录片是文化传递的媒介,在国家的号召下,摄影师的镜头意识也需要不断增强。强化摄影师的镜头意识不仅是国家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对这个专业的要求。

增强摄影师的镜头意识不仅能为影视行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动力,而且也为国家文化事业的繁荣兴盛带来了巨大的希望。

 

参考文献:

1]向驰.从“要我拍”到“我要拍”——浅谈电视纪录片摄像师的镜头意识[J].西部广播电视,2017(6):101.

2]刘迎春.纪录片编辑中的编导意识[J].西部广播电视,2017(7):152.[3]郎大鹏.浅谈电视纪录片编辑的编导意识[J].新闻传播,2017(3):36-3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