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中水污染的治理策略探讨

期刊: 理想家 DOI: PDF下载

宁艳

450902198509197945

摘要

些年来,各个地区为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开展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加大水污染的治理力度,但是在治理效果上仍未达成预期目标。水污染治理技术伴随着科学技术一起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在水污染处理过程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治理过程中,水污染治理存在停留在技术表面的问题,无论是发展,还是管理的综合控制,都未落实到实处。为此,各地区及城市应意识到水污染治理的重要性,形成凝聚力,共同朝向治理水污染的目标努力,这不仅是解决水污染治理问题的源头,也是加快地区及城市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

环境保护;水污染;治理

正文

引言

通常人们所说的水污染是指水质中含有的化学物质超标且这些物质是有害的化学物质, 严重破坏水资源使用价值的同时也使人类的日常生活工作受到严重影

响。 当前国内对生活、工业、农业污水的排放整治方面得到的治理效果较差,导致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致使生态环境及人类社会的进步受到危害, 因此对环境保护中水污染问题的解决刻不容缓。

1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的影响因素

1.1 企业对水污染治理的思想认识和重视度不够

目前在水污染治理过程中大部分公司没有足够的重视度和正确的思想认识,往往顾及自身利益而过度重视短期效应,认为短期内的经济指标比一切都重要, 公司自身未来的长远发展规划严重缺乏,片面的认识导致其并不重视水污染治理问题。 思想认识方面对水污染造成的严重危害并未产生正确认识, 导致水污染治理问题无法从根源上得到真正解决, 不少公司对当地主管部门的环保要求置若罔闻, 以瞒天过海的手法在检查结束后依然将废水污水随意排放。

1.2 对水污染治理运转费用过低导致污水处理难度加大

公司水污染治理设备能否正常运行往往会受到处理工作费用成效高低的直接影响, 短时间内高昂的污水处理费用不会让公司立刻得到效益,反而会使其负担加重,从而导致人为因素将水处理设备停止使用的严重情况。 而水污染处理设备工作一旦停止并搁置,很容易出现腐蚀、生锈的情况,待设备损坏后再额外花费进行替换修理导致政府部门和公司的经济负担不断增加,这样水污染处理设备的运转便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不断加大

污水的处理难度。

1.3 不健全的污水治理工作监管制度

作为法治国家我国的法律法规使社会发展进呈不断加快且更加规范, 但在治理污水过程中与该项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仍然需要不断健全完善, 当前和污水治理工作监督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依然存在漏洞和缺陷, 种种问题导致环境保护中对水污染治理的工作面临极大难度, 并使水污染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受到严重阻碍。

3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

3.1 提高水资源利用措施

1 )大力推广清洁生产

有效控制工业污染排放总量并高度重视有效使用资源,不可一味地着眼于废水浓度的达标排放, 对于控制水污染物排放方面则可以将各种污染方针和污染总量的严格控制作为以往单一的污染方针和污染浓度控制的转向目标。 针对当前依然比较落后的国内工业经济水平不能完全按照发达国家开展的经济式, 应当在遵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同时创新出一条对环境和资源维护的全新方式

2 )对节水型产业大力倡导并将利用率提高政府或城市管理机构将环境承载力作为基础担任树立水域安全运用目标, 做好长期的开发运用方案将以往的水供应管理模式改成竞赛型需求管理模式,水资源补偿性运用也包含其中,对排污费和水价的调整可允许买卖取水许可证等。 对节约用水型的工业鼓励并支持优先发展,将水资源节约方法、技能等大力倡导 。

3 )水资源利用率和重复利用率的提高

面对国内较低的水资源利用率和重复利用率所导致的水资源严重浪费问题及形成的水资源供需矛盾问题, 需要通过有效的方法将水资源的利用率和重复利用率水平提高到一定标准 [3] ,详细的方法包含: 为激励公司改革可将水资源报价提高并收取高额的排污费,也就是漫灌由喷灌或滴灌代替,直流冷却由循环冷却代替, 不断将先进的用水节约技能及生产工艺引进是重复利用污水的效率及治理污染水平有效提高, 进一步对生产成本进行有效控制, 从而使公司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最大化目的实现。

4 )物理、化学、生物治理措施

物理治理措施是指治理人员通过较强的物理治理措施对经过详细分析的污染源分布密度及范围进行相应处理, 科学分开污染源和水体从而更好的治理污水; 化学治理措施是指通过定量污水处理剂的投撒和对有机与无机污水处理剂的合理选用 [4] ,更好的治理污染水体中的有毒物质; 生物治理措施是指利用河流中的微生物,科学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为无机物,从而将生态环境中的污染有效减少。

3.2 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的措施

1 )将水污染控制在源头

以往传统的水污染治理形势为先污染后管理, 面对当前不断严重的水污染应当尽快和传统的治理形式脱离, 也就是为了将污染扩展进行遏止应当对污染物排放量进行有效控制。 应当将先进的生产工艺引进并对运营管理形式不断改进从而使污染物排放量降低,同时将资源利用率提高。 对产业政策进行修订并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通过行政、经济手法将节约用水和清洁

生产的目的实现。

2 )推广污水资源化利用

稍微对污水进行处理的一种新途径 - 污水资源化使用,在产生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能将缺水问题解决, 例如采煤时需对地下水抽取使用,通常 12 亿吨煤炭产值需要对 50 亿 m 3 的矿井地下水进行抽排, 净化矿井地下水为饮用水可产生极为可观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而污水资源化使用中还包括循环,在使用中水和工业冷却水。

3 )强化污染源污水处理

通常污水处理设施是所有排放一类污染物污染源的所经之地,处理达标后才能在厂区或车间排放口进行排放,企业制革、生产化学成品及原料、造纸、医药制造等所产生的污水应当以合理的管理方法处理部分高浓度有机废水, 从而使当地污水排放标准或职业规范与废水中化学耗氧量相符得以确保 [7] ,适当放宽企业进行食物加工、饮料生产等排放的废水中生化需氧量,单独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并尽量综合利用、 回收利用资源等方法并主要将城市污水处理厂会集处理为准。

4 )加大饮用水资源管理力度

为了使人们饮水安全进一步提高, 当前国内治理饮用水污染使用的对策, 主要包含将处理工业和生活物废水污水的效率提高并对污染源进行治理,将节约用水的技术大力推广,并对城市污水资源化和重复利用工业用水率进一步提高等方式, 使废水的排放总量进一步减少。 至关重要的是各地为了使水资源保护力度加大均已划定水功能区, 严格禁止向饮用水源地排放废

水污水并对水功能区划方案严格执行, 另外政府部门应当尽快将新的饮用水水质标准制定出来, 通过多种方式使饮用水安全得以保证。

 

结语

水是生命之源,毋庸置疑水资源是非常宝贵的,关系着人们的生活、生产甚至生命的延续。增加水资源保护的宣传力度的同时应提高对水污染的防治力度,重视对水污染治理的重要性。不断学习先进的水污染治理知识,了解污水治理的流程和措施,提升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的效果,为环境保护和人类生存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方剑祥.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及其治理策略[J]. 环境与发展,2018,v.30;No.141(4):71+73.

[2] 田园宏,丁进锋.大部制背景下长三角地区污水治理策略选择[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8,34(5):71-7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