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的渗透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范琳琳

青岛市城阳区城阳街道古庙小学266109

摘要

数学思想方法是指人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掌握的比较稳定的数学认识和心理倾向。它是对数学知识的抽象概括,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所学的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成绩。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又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具体策略,旨在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数学思想方法;小学数学;渗透策略

正文


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计算、分析、推理等基本能力的培养。而数学思想方法是解决小学数学问题的关键,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挖掘教材内容中的思想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思想方法的策略也越来越多。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一、从教材入手,分析蕴含的数学思想

小学数学教材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资料,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同时,教师还要根据教材内容分析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这一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发现,“能被3整除的数”有:“一位数、两位数、三位数、四位数”。这些知识蕴含了“四则运算”和“凑整思想”两种数学思想。再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这一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发现:平行四边形是由长方形和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其面积是长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材入手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二、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将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到具体的数学知识教学过程中。例如,在《认识分数》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到具体的教学内容中,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分数的意义。教师可以首先向学生介绍“分数”这一概念,然后让学生说出自己对“分数”的理解,从而进一步理解“分数”这一概念。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很多时候都会用到‘分数’这一概念,你能说说‘分数’与我们生活有什么联系吗?”学生通过对“分数”的学习和研究,可以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分数,同时还能用到分数去解决一些问题。教师通过这一教学过程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不仅能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帮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方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还能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

三、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出示一些长、宽、高都不同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让学生自主探索并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在研究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又如,在学习“统计与概率”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不同种类的材料,例如不同颜色的气球、不同种类的花朵、不同大小的房子等,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发现各种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情况。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和热情,还可以让学生学会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

四、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基本思想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基本思想方法是指数学思想方法的基础和核心,它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基本思想方法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基本思想方法的渗透,通过让学生不断体验,逐渐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例如,在讲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可以将分数的基本性质分为三个阶段:(1)分数是一个定值;(2)分数具有可分割性;(3)分数的基本性质反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通过将这三个阶段联系起来,学生就会对“分数”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真正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性质。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实践练习、应用题讲解等方式渗透基本思想方法。

五、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价值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提高对数学的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小学数学教师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价值,就必须要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通过亲身实践,让学生体会到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时运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例如:在学习《平均数》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计算出一组数据中各个数之间的关系,然后让学生运用所学到的平均数知识解决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真正理解平均数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解决问题,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圆周率》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内容,然后通过观察和比较,提出自己的疑惑。例如:“通过观察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将自己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然后将大家的问题汇总起来。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大家有没有发现圆周率?”学生开始思考。教师继续提问:“那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想一想圆周率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用圆周率做一些实际的应用题,如:“可以用圆周率做哪些题?”“可以用圆周率做哪些事情?”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思考的能力。

七、利用小组合作学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范围也比较广泛。例如,在学习“分数除法”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互相交流学习的经验,并对小组内的成员进行考核和评比,通过竞争让每个小组都有动力去认真地进行预习和复习。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又如,在教学“比和比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经验和实际情况分组讨论。通过合作交流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在小组内解决问题。此外,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引导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发展。

八、加强数学实践活动

数学思想方法是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是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加强学生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掌握相关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面积单位”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制作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然后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例如在学习“长方形”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准备一些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纸片,然后将这些纸片对折一次、两次、三次……然后将它们的面积相加起来。接着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这些纸片进行测量、计算和分析,从而让学生掌握面积单位的计算方法。这样通过实践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九、总结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如何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是每个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念、新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另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去面对这些挑战。相信只要小学数学教师能够做到以上几点,那么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一定会不断地进步和提高。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方法和途径越来越多。因此,我们要不断加强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策略的研究和探索。

结语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数学思想方法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然而,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小学数学教师对数学思想方法不重视、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脱节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效率。针对以上问题,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水平,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要善于从生活中寻找教学素材,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教师要积极挖掘教材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要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此外,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水平。总之,小学数学教师要将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常慧.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功能 [J]. 中国新通信, 2022, 24 (19): 200-202.

[2]程雅琼. 小学数学教学渗透美育的状况与优化策略 [J]. 亚太教育, 2022, (19): 66-6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