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的小学音乐单元整体教学探究
摘要
关键词
小学音乐;单元整合教学;教学策略
正文
引言: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学科核心素养为小学音乐教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单元整合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它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且也可以为教师提供一种更有效的教学手段,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如何将小学音乐单元融入教学中是本文的重点讨论内容。
一、双减政策概述
当前,我国教育领域实施的双减政策旨在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确保学生不会受到校外补课机构的过度负担。此外,教师也应该采取措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成果。随着双减政策的不断实施,教师应该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为学生量身定制课后作业,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双减政策的影响下,音乐教师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在日常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并且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自信和积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尽量关注学生的情绪,避免学生因为过度的学习压力而产生消极情绪,从而影响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深入理解。我们应该既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良好的发展,又能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二、新课程下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相对单一,学生学习成效不佳
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们应该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使用多种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音乐修养。然而,目前还有许多小学音乐老师使用的方法过于单一,特别是针对低年级的老师,学生把音乐课当作活动课或唱歌课,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指导,没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这样就会使学生对音乐课的理解不够深入,无法真正掌握知识,影响学生的音乐素养的发展。我们应该重视培养唱歌技巧,这将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2.教学内容碎片化现象严重,学生无法系统学习
教育是一个复杂的、持续的进程,学习者需要通过对已有知识的理解、探究、实践以及反思,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以促进学生的核心技能的发展。但是,小学音乐课堂上却出现了一种明显的碎片化教学模式,即上一节课的内容与下一节课的内容没有太大的联系,一些老师甚至没有足够的指导,让学生重温以前的知识,或者在讲授新课时,只是简单地复习一下,而没有真正深入地理解这些知识,这样就无法真正掌握一门艺术的精髓。因此,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经历都是孤立的、缺乏连贯性的,学生无法把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降低了教学的有效性。
3.教学评价过于随意,无法给予学生科学指导
新的课程更加注重教学评估,要求老师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状况,采取有效的方法来指导、鼓舞和反馈,从而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能力。然而,有些小学音乐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没有重视教学评估,甚至忽略了学生的学习状况。在给学生作评估时,学生常常很随便,总是简单地概括,导致学生无法及时准确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弱势,也无法从老师那里获得鼓励和认可,这样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三、单元整体教学探究方案的基本实施
“单元整体教学”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某一模块的知识,还要将其他相关的内容进行综合,使教学内容更加完整,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并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从而达到举一反三、承上启下的效果。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应该根据标准的教材和标准,结合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其他因素,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应该注意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目标,以确保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循从小到大、从易到难的原则,先实现小目标,再实现大目标。通过将所有的教学目标和成果汇总起来,可以获得理想的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灵活地实施教学方案,准备好两种计划。当学生的学习进度较快时,可以适当扩展课外内容,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增强学生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在音乐课堂上,我们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通过音乐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断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增强学生的参与度。
四、双减背景下的小学音乐单元整体教学探究
1.借助音乐游戏唤醒学生兴趣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音乐知识,小学音乐老师可以通过设计有趣的音乐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举个例子,第一课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音乐技巧。通过《小鹿,小鹿》的音乐游戏,老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鹿”,让学生围成一圈,一起唱“do”,并按照乐曲的节奏用双手拍打双脚。“小鹿”则是让每位学生都站起来,从“小鹿”开始,跟随“小鹿”的节奏,一起跳起欢快的舞蹈,让每位学生都能够感受到“小鹿”的魅力。如果能够跟上节奏,可以坐下来休息。如果没有跟上,必须继续玩。这时,老师还可以把《勇敢的鄂伦春》或《跳呀,快来跳舞》这些歌曲替换掉,这样就能够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课程内容,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2.设计灵活任务引导学生合作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的学习能力还不够强,但学生的思维非常灵活。通过将这些能力结合起来,我们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音乐教师可以把整个单元的重点放在一起,设计合作任务,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行探究。例如,在第十一课中,教师可以设计如下任务:(1)小组内再分成两队,一队演唱黄色部分的内容,一队跟随音频的指导进行练习。一队演员以红色为主调,演绎《划船》和《小雨沙沙》这两首经典曲目,以此来展现学生的精湛技艺;(2)一组学生负责演唱《划船》,另一组学生则负责敲击桌面为《小雨沙沙》伴奏。通过合作学习,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并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伴奏技巧,从而充分体验音乐的魅力。
3.搭建创新平台强化学生能力
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为学生提供实践创新的机会,促进学生艺术修养的发展。例如,在第十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创新活动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玩具进行曲》,比如让学生模拟乐曲中提到的各种玩具的形态和动作,一边演唱一边表演,或者让学生根据歌曲的节奏选择一种新的玩具来创作歌词。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好地理解《玩具进行曲》,并且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通过将歌曲与头饰相结合,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和制作新的头饰,并与其他同学一起创造出独特的节奏。通过举办创新活动,可以激发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并为学生的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4.重视教学评价,完善单元教学成果
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推广,小学音乐老师应该更加注重教学评估。通过反馈和指导,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完善单元的教学流程,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举个例子,当讲完所有内容后,老师应该从学生的课堂表现开始,综合考察学生的歌唱技巧、节奏感和在游戏活动中的表现。此外,老师应该根据课程目标,分析学生掌握的音乐知识水平,并且应该考察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创造力、欣赏能力、团队协作精神。我们应该努力寻找每个学生的优势,并以积极的态度来指导,以唤醒学生的内心潜能,从而促进彼此的互相鼓舞。采用适当的评估方式能够激励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此外,这种方式还能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并帮助学生掌握更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种方式下,可以将学生的表现与教师的评估相结合。
结语:在当前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实施核心素养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可以帮助学校、教师和学生应对挑战,还能提升教学质量。因此,采取相关措施来实施小学音乐单元课程显得尤为必要。
参考文献:
[1]包敏敏.逆向设计理念下小学音乐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以舞曲音乐单元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22(11):38-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