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放飞”音乐,音乐“浇灌”情感——浅谈情感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关键词
情感教学;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应用方法
正文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传统音乐教学方式已很难适应现代学生对音乐教学的要求。情感教学这一新兴教学模式,强调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情感体验的培养,并通过引发学生情感共鸣来提升其学习兴趣与参与度。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运用情感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由于音乐本身是一门情感艺术,所以音乐能直接打动人心并产生情感共鸣。所以,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运用情感教学的途径,希望能给学生营造出更为丰富多彩,生动风趣的音乐学习氛围。
一、情感教学对于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意义
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情感教学具有深刻和广泛的含义。初中阶段的学生情感世界处于敏感和丰富的阶段,音乐这一特殊的艺术形式所具有的情感表达和共鸣等特点,使之成为情感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就情感教学对于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进行具体说明:
首先情感教学利于学生情感素养的发展。音乐是感情的承载者,任何音乐作品中都包含着大量的情感元素。初中音乐课堂教学通过情感教学能够使教师带领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深刻的情感体验,发展学生对情感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表达能力。这一能力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学生音乐学习时对作品的深入了解,更重要的是能促使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情感有更深入的认识与表达,进而促进学生情感素养的提高。
其次,情感教学有利于强化学生情感体验与共鸣。情感是音乐作品的核心元素,情感能直接打动人的心灵并产生共鸣。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当中,情感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音乐作品当中的感情,体会到音乐传递出的快乐与悲伤。通过情感体验与共鸣,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领悟音乐作品的含义,还能从音乐中寻找到感情上的寄托与安慰。这一情感体验与共鸣的强化既能丰富学生情感世界又能促进学生情感发展与成长。
二、将情感教学运用到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方法
(一)营造情感氛围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情感氛围的营造是进行情感教学的第一步,是带领学生对音乐情感进行深刻感受的根本。教师要想创设合适的情感氛围就必须多维度地对教学环节进行设计。教师要选择恰当的音乐作品。音乐作品选择要接近学生生活经验并能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比如在讲授以爱国主义为题材的音乐作品中,可选用历史内容丰富的作品,使学生对历史背景有了一定的认识后,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作品中所抒发的感情。
教师可通过教室环境的安排创设情感氛围。教室布置可根据教学内容主题作适当调整,例如利用国旗、地图等道具使学生一进教室便感受强烈情感氛围,另外,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音乐作品有关的照片、录像等材料,给学生营造出立体生动的情感氛围[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语言表达与情绪投入同样是情感氛围创设的重点,教师在教学中要用亲切自然的口吻和学生进行沟通,并用有感染力的文字引导他们去体会音乐作品所蕴含的感情。与此同时,教师也应该关注自己的情绪投入并通过自己情绪的变化引导学生去感受音乐情感。
营造情感氛围,也要注重和学生实际情感相结合,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并结合学生实际情感状态调整教学节奏与方法。比如,当学生心情郁闷的时候,可选用一些轻松、欢快的音乐作品,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当学生感情高涨的时候,就能引导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音乐作品所蕴含的感情。与此同时,老师还可配以轻柔的灯光、恰如其分的音乐等,使学生犹如置身梁祝故事。在这种情感氛围中,学生对音乐的触动就会更加强烈,对音乐中表现出来的感情也会更加深刻。
(二)互动式教学
初中音乐课堂互动式教学就是情感教学最主要的方法。教师通过互动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中。教师可采用问答式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对音热情,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音乐学习乐问题进行反思,教师在答疑时,要注意提问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在反思中深化对音乐作品的认识[2]。与此同时,教师也应该重视学生的答案,并依据其答案对教学策略进行相应的调整。之后教师可采用小组合作式的互动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同学们能够互相合作,互相学习共同来完成音乐任务,这种互动方式能使学生在协作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与集体荣誉感。另外,教师也可采用游戏式互动激活课堂氛围。游戏是一种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可以使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到音乐知识。教师可通过精心设计音乐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体会音乐带来的快乐。教师进行互动式教学时也要注意和学生进行感情交流,比如要用平等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尊重学生的所思所想,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体会到温馨与关怀,这种情感交流可以增进师生间的信任,有利于情感教学的顺利进行[3]。
例如在教学《茉莉花》这首民歌时,老师可采取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可允许学生分小组学习、排练歌曲,各组可根据个人理解、情感表演歌曲。之后,老师就可组织同学们开展小组之间的演出与交流,使同学们在交流中互相学习,互相参考。沟通时,老师可引导学生注意其他组别表演特点及情感表达等,使歌曲情感内涵更加完整。
(三)情感升华 产生共鸣
情感教学是初中音乐课堂上极为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其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欣赏水平,而且还能促使学生情感得到发展与加深。在情感教学中,“感情的升华和共鸣”被视为核心环节,它让学生从音乐的旋律和歌词中感受到深厚的情感深度,并与音乐创作产生深厚的情感联系。教师对初中音乐课堂进行情感教学的时候,应该保证所选音乐作品能打动学生内心,激发学生情感共鸣。
以经典民歌《茉莉花》为例,此曲曲调优美、歌词质朴真挚、饱含着对故乡与爱人的深切怀念。教师可通过指导学生认真倾听歌曲并体会其情感内涵来唤起情感共鸣。教师在进行情感升华时,能够从多方面来帮助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深刻的了解,教师可通过对歌曲创作背景、背景等方面进行介绍,使学生理解歌曲中包含的深意。比如讲《茉莉花》,老师可介绍该歌曲在中国广为传唱及其在世界上产生的影响力,使学生认识到该歌曲不只是一首歌曲,而是对文化的继承、对感情的抒发。之后,老师可通过对音乐表现手段进行剖析,使学生更进一步体会到歌曲情感上的变化。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歌曲旋律起伏,节奏快慢及音色变化等音乐元素,使他们了解这些元素怎样共同烘托歌曲情感氛围。《茉莉花》里,老师能带领学生体会到这首歌旋律轻柔和歌词质朴的结合,营造出来的那一种热烈亲切的气氛。另外,教师也可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的辅助下,将歌曲有关的视觉画面展现给学生,从而有助于学生更直观的体会到歌曲所蕴含的情感内涵。比如播放《茉莉花》,老师可以出示一些和这首歌有关的画面或者录像,比如茉莉花开放的情景,大家聚在一起的情景等等,使学生更能体会这首歌中抒发的感情。
结束语
总之,情感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创设情感氛围、激发情感共鸣、互动式教学和情感评价等方式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同时,也能够为初中音乐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龙思韬.情感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学周刊,2024(11):158-160.
[2]蔡乃吟.情感教学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3(04):108-110.
[3]吕静.运用情感教学实施初中音乐审美教育的实践[J].家长,2022(34):144-1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