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赋能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及价值探析
摘要
关键词
人工智能;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评价
正文
在目前社会数智化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已深入到各领域,中职计算机教育亦不例外。课堂教学评价作为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关键环节,它的准确与高效与否直接关系着教学效果,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估方法常常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低效率,但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为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课堂教学评估开辟了新的途径。文章旨在探究人工智能赋能下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评价实践方法及价值,希望能够对中职教育创新发展有所帮助。
一、人工智能为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评价赋能的现实途径
(一)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智能识别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教育界的应用也日益广泛。特别是在中等职业学校的电脑课堂上,如何有效地识别学生的学习行为,已经是一个很重要的步骤。这种方式的运用,不但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评估的准确度,而且可以帮助老师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对教学方式与内容进行优化。通过先进的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智能识别,在教学过程中,摄像头、麦克风等设备可以对学生的面部表情、动作和声音等进行实时的采集,并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对其进行深层分析。例如,通过分析学生的脸部表情,就可以知道他们是否对课堂上的内容有兴趣,是否理解;通过对学生行为的分析,掌握了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参与情况;通过对学生的语音进行分析,可以判断出他们是否有足够的动机和表达的能力。
以中职计算机编程类课程教学为例,运用智能识别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识别,能够帮助教师很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在编程实践环节中,教师可借助智能识别系统对学生操作过程进行观察,以了解学生编程过程中所面临的难点与问题。比如,当系统检测到某一个学生写代码经常出错、或问题解决时间长了,教师就能及时的进行引导、帮助。同时智能识别系统也能够评价学生编程能力,并向教师提出个性化教学建议,有利于每一位学生在自身基础之上获得提高。另外,学生学习行为的智能识别也可应用于课堂互动与反馈中,教师可通过实时分析学生学习行为来了解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并在此基础上调整教学进度与难度。同时学生还能通过智能线上平台认识到自身的学习状态,并对学习策略与方法进行适时调整,这样的双向互动与反馈机制,有利于促进教学效果与学习效率的提高。但在智能识别学生的学习行为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挑战与制约。如数据的安全性、隐私保护等问题都需引起足够的重视;另外,还需对技术准确性与稳定性进行持续改进。
(二)对教学数据进行分析
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评价时,对教学数据进行分析是关键工作。通过对教学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分析,教师可以对学生学习情况有一个整体认识,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揭示,根据这些问题对教学策略进行调整,进而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为教学数据分析带来了创新的观点和手段,人工智能能够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快速地处理大量教学数据。这些教学数据中包含了学生作业成绩、课堂表现、学习时长多维度的信息[1]。利用智能算法使人工智能能够将这些数据聚类、分类以及关联分析,以找出其中的规律与趋势,比如对学生作业成绩进行分析,人工智能就能确定哪些知识点学生掌握得比较差,然后给教师有针对性地给出教学建议。
人工智能也能实时监测教学过程动态数据并加以分析。这些动态数据中包含了学生上课实时反馈、学习进度和学习行为变化。教师透过这些资料,可适时了解学生学习状态与需要,继而调整教学节奏与内容。比如当人工智能系统检测到某一位学生上课参与度骤降时,老师能及时和这位同学交流、理解原因、给予帮助[2]。另外人工智能也能够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来发现潜藏于数据之中的宝贵信息,这些资料可能涵盖学生学习风格、兴趣爱好和学习潜能,教师通过对这些信息的理解,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个性化教学方案,有利于学生充分挖掘自身优势与潜能。比如,对爱动手操作的同学,老师可多设计一些实验、项目让其在练习中学习、成长;对善于逻辑推理者,老师可提供较多编程及算法问题,以训练其逻辑思维能力。
应当指出,对教学资料的分析并非一日之功,在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分析时,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才能从中发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同时,要注重数据的真实和有效,避免由于数据的质量问题而导致数据的偏离[3]。总而言之,通过对教学数据的分析,对中职教师进行人工智能辅助教学评估,具有明显的优势和潜能。教师在充分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后,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优化教学策略,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三)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建议
对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时,给出个性化的教学建议就是非常关键的工作。由于每一位学生在学习特点、兴趣爱好以及学习能力等方面均存在差异,所以教师要根据每一位学生具体情况给予个性化教学建议来满足其学习需求,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为个性化的教学建议开辟了一条有效的路径和手段[4]。
人工智能系统能够通过深度分析学生学习数据来理解每一位学生学习特点与需求。这些学习数据中包含了学生作业成绩、课堂表现、学习时长多维度的信息。通过这些数据挖掘与分析,人工智能能够确定学生学习风格,优势领域和薄弱环节,并向教师提出针对性教学建议。比如对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人工智能系统能够推荐老师给其布置更具挑战性、拓展性的作业,激发其学习兴趣与创造力;对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人工智能系统可建议老师强化基础知识讲解与实践,以帮助其逐渐树立学习信心,提升学习成绩。
教师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学生的各类作品进行评价,包括编程代码、平面设计图片、视频作品等。对于编程代码,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分析代码的语法、逻辑和结构,评估编程能力和技术水平,同时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对于平面设计图片,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分析图片的配色、布局和创意,评估设计水平和审美能力,并根据学生的设计风格提供个性化反馈。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作品评价,可以提高评价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促进全面发展。另外,人工智能系统能够实时地进行学习反馈与推荐,人工智能系统通过对学生学习进度及成绩进行实时监控,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难点,并提出解决措施及建议。这一实时反馈与建议机制,有利于协助学生适时调整学习策略与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
但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建议同样存在一定的挑战与局限:一是数据是否准确、完整对个性化教学建议是否有效非常关键。所以,教师要保证采集的学习数据真实可信,尽量涵盖学生各方面情况。二是个性化教学建议产生需依靠先进算法与模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才能从中挖掘出宝贵的信息,从而产生精准的教学建议。
二、人工智能助力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
人工智能为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评价赋能的价值主要表现在诸多方面,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个体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是人工智能应用大大提高教学评价准确性与客观性。传统课堂教学评价通常依靠教师主观判断与体验,很难避免人为因素对评价结果造成干扰,而人工智能借助深度学习与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够全面,详细地分析学生学习行为、课堂互动、作业完成等信息,以获得更客观、更精准的教学评价结果。这样既可以帮助教师更精准地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又可以为之后的教学改进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二是人工智能赋能的教学评价能显著提高教学效率,传统评价过程教师要花很多时间收集、整理学生学习数据,并做烦琐的统计分析。人工智能能够自动化地实现这些工作,给老师们节约了很多的时间。同时人工智能也能够针对学生学习情况向教师提出个性化教学建议,有利于教师更加具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与教学策略,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另外,人工智能为教学评价赋能也有利于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其特有的学习特点与兴趣爱好,而传统统一化的教学评价通常很难满足其个性化需求,人工智能能够基于学生学习数据与行为特征向每一位学生提供定制化学习资源与推荐,有助于其更好的发挥优势与潜能。这一个性化教学评价方式既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又有利于培养其创新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
三是人工智能赋能教学评价促进中职计算机教育创新发展。人工智能赋能教学评价对中职计算机教育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持续拓展,其在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课堂教学评价中的应用将更为广泛和深入。这将带来以下几方面的积极影响: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提升评价的实时性和个性化,优化教学资源分配,推动中职计算机教育的创新。我们应该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中职计算机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做出贡献。
结束语
总之,在科技不断进步、应用场景日益扩展的背景下,人工智能为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评价赋能的做法是非常有价值与意义的,人工智能应用于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评价,必将得到更广泛、更深入地发展。今后,应不断挖掘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中的潜在应用价值,促进中职教育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艺玮.基于物联网的中职计算机实训室智能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以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为例[J].广西教育,2023(35):93-97+111.
[2]吴华勋.智能移动终端应用在中职计算机网络课堂教学探究[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3(05):141-143.
[3]吴立宝,曹雅楠,曹一鸣.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评价改革与技术实现的框架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 2021, (005):94-101.
[4]邱人杰.中职计算机Flash教学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J].中国新通信,2022,24(13):143-1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