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可持续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曾春辉

万安县林业局 江西省 吉安市 343800

摘要

森林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森林可持续经营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为了促进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水平的提高,本文主要分析了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目标和经营计划,并分析了森林可持续经营中存在的巨大资金缺口、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低下、管理制度不完善,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有效性。


关键词

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体系

正文


前,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超越了单一的经济增长模式,成为全球各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指导思想和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研究热点。这一理念强调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将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与社会进步相结合,以实现长远而稳定的经济发展目标。 森林作为地球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发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地球上碳循环的关键载体,有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而且是众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为人类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生态服务价值。然而,随着近几十年来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不合理利用导致环境破坏问题日趋严重,其中森林面积的持续减少尤为引人瞩目。这种趋势不仅加剧了土地退化、水源污染等问题,更直接威胁到了全球生态环境的平衡稳定。 2007年,在第62届联合国大会上通过的《国际森林文书》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决议,它是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Earth Summit)以来,关于森林问题政府间谈判取得的重大成果。这份文书旨在推动全球范围内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和经营,以期在全球范围内消除贫困、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它强调所有国家应在国内政策制定和国际合作中充分考虑森林的价值和作用,制定并实施有效的森林保护和恢复政策。 鉴于我国国情复杂多样,且面临严峻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要实现真正的社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这包括但不限于加强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推广人工林种植技术以增加森林覆盖率,强化湿地恢复与保护,以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全社会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从而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和谐共生方面迈出坚实步伐。

一、森林可持续经营目标及经营方案

1.森林可持续经营目标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一种追求长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大化的管理模式,它强调在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生产各类产品的同时,确保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再生能力得以维持,从而实现森林资源的永久续存和持续利用。这一概念的内涵涵盖了两个核心目标:经济性目标和社会性目标。 经济性目标是通过实施科学合理的经营策略和管理技术,促进森林资源的高效转化和增值利用。例如,通过培育快生丰产林、优化采伐方式、推广林下经济等手段,提高单位面积林木的生长量和木材产量,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此外,还鼓励发展以森林资源为基础的多元林业产业,如木材加工、生态旅游、中药材种植等,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产业链条,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社会性目标则着重于森林资源在改善民生、提升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森林作为重要的环境资源,能够提供丰富的木材和林产品,如燃料、建材、家具、纸张等基本生活物资,极大地丰富了民众的物质生活。另外,森林还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为人类创造一个优美宜居的生活环境。当森林资源通过可持续经营获得了经济效益后,反过来又可以改善林场的基础设施条件,如修建道路、电力设施更新等,进一步推动森林树种多样性的增加,提供更多元化的生态服务功能。 为了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将经济性目标与社会性目标相结合,在保障生态环境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最终达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

2.森林可持续经营方案

森林可持续经营方案是一套全面、系统的管理策略和方法,旨在确保森林生态系统在满足当前社会、经济需求的同时,能够保持其生产力、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服务功能,并实现长期稳定和健康发展。该方案编制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方针和原则,明确指导思想,确保经营方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持续性。具体来说,编制方针是指导整个经营方案设计的总体原则和目标,它体现了对森林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综合考虑;而指导思想则是对为什么这样制定方针的说明,可能涉及到政策法规、科学理论或者实践经验等方面的引导。 在可持续经营方案编制的原则方面,要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为主,确保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要科学合理、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域和林种的特点制定相应策略;还要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重效益的协调发展。在经营方案的内容体系上,主要包括但不限于:森林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森林经营目标与战略规划、森林分类经营管理、森林结构调整与优化设计等内容。 接下来是森林经营区划的划分,这是根据指导思想和原则,将森林地域科学合理地划分为不同的经营单元或类型区。首先明确各个区的经营方针和目标,然后针对不同区域的特点进行总体布局设计,力求充分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和潜力;根据森林的功能性和社会需求,进行详细的功能区划与布局,如生态公益林区、商品林区等;按照森林分类经营的理念,将森林划分为不同类型的林种,如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等,并针对每种类型制定相应的经营措施;根据林种和立地条件,设计合理的森林经营类型组合方案,以保证经营的集约化和高效化。

二、森林可持续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1.森林管护资金缺口较大,管理者专业能力较低

林场项目建设和森林经营需要大量资金目前,由于森林资源面积的增加,有关部门在森林保护和管理方面投入的资金较少,因此难以维持森林可持续经营方面的支出。由于资金不足,森林管护使用的设备落后,导致管护效果差。此外,缺乏资金也导致林业工人工资低、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不高,而且大多数是中老年人,因此他们的知识更新速度慢,使用新技术的能力低,这降低了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水平,进一步提高了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难度。

2.森林资源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中,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森林资源的保护、利用和生态平衡。这一制度应该涵盖从森林培育、采伐利用到生态修复的各个环节,旨在不断提高森林经营水平,实现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然而,现阶段我国森林资源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造林更新工作存在短板,林木经营管理相对粗放。表现为部分地区植树造林工作落实不到位,更新周期过长,导致森林结构不合理,林木质量参差不齐。同时,对林木的生长特性、病虫害防治以及优化林分结构等方面的精细化管理不够,影响了森林整体功能的发挥。 二是生态公益林建设的数量尚不足以满足生态保护的需求。生态公益林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提供生态服务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其现状是建设规模未达到理想状态,覆盖面积有待扩大,以满足我国日益严格的生态保护标准。 三是天然林的保护工作面临严峻挑战,存在非法砍伐和过度采伐的问题。天然林作为地球上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工作直接关系到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和生态安全的保障。但现实中,由于天然林区监管力度不足,加上经济利益驱动,导致乱砍滥伐现象时有发生,这严重破坏了森林的生态系统完整性,使得天然林资源急剧减少。

三、可持续森林管理的改进措施

1.加大投入,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

为了提高可持续森林管理的效果,有关部门应增加资金,政府部门应设立与可持续森林管理有关的保险基金或贷款、专项扶持资金。比如,投入珍贵树种培育专项资金,全额补贴良种壮苗培育种子资金,补植疏林地等、站修按省级补助资金的100%进行配套。此外,还可以建立政府、企业、协会和非政府组织之间的沟通机制将吸引更多的非政府资金,为可持续森林管理奠定基础,并拓宽筹资渠道。同时,应提高林业管理人员的待遇水平,吸引优秀大学生投资可持续森林管理,加强与林业大学和相关科研单位的合作,并聘请专家讲解多功能森林管理技术、林木良种的引进和培育、森林抚育和主要采伐技术等专业知识,以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鼓励他们参加继续教育,为森林经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2.完善管理体系

1做好造林更新工作。在造林更新过程中要提

前做好造林更新设计,根据设计中的具体要求进行施工,选择的造林种苗要生长快、材质好,并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应加强苗圃基地建设,提高造林成效。一是选择良种壮苗.容器苗应有发达的根系及饱满的顶芽,没有机械损伤;对于当天不能完成种植的苗木,要做好假植工作,保护好苗木根部,避免风吹日晒。二是适地适树。根据预先的造林规划设计,实施适地适树,选择的树种最好为乡土树种,因为乡土树种的抗性强、稳定性好,同时可适当地引用优良的外来树种。三是控制好林分结构。为了充分利用水分、养分、光照等,有效保证林木生长,应最大化地发挥林分的生产潜力,选择合适的种植密度,获得林木的最大生长量和蓄积量。通常针阔混交林的株行距应为2 mx2 m.2 mx1.7m,针阔混交比为7:3。四是遵循高标准进行造林施工"。造林前,首先应对林地进行清理,采用局部劈草清杂结合化学除草控草技术、环山水平

带清杂带状堆烧及活块状堆烧等方式清理林地。整地时要注重水土保持,熟化土壤,根据苗木大小确定种植穴。造林季节通常为冬春两季,尽量选择轻基质营养袋良种苗。造林一般在透雨后的连阴天进行,栽植裸根苗时根系应舒展、深浅适宜,填土后应分层压实。五是实行集约

经营。实行节约经营,做好幼林抚育工作,为林木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幼林抚育时间通常为四五年,前2a每年抚育两三次,后3a每年抚育一两次。如果林地质量较贫瘠,则应做好施肥工作,在生长旺季进行施肥,迟效肥料最好在种植前驶入种植穴中,选择的肥料最好为有机肥,追肥最好选择复合肥。施肥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最佳施肥时间点。在对林木进行病虫害防治及使用农药时,需严格执行相关技术规程,禁止使用与森林管理委员会(Forest Stewardship Council,FSC)要求相抵触的农药。此外,要积极探索近自然森林经营模式,推进林木采伐方式改革,做好伐区调查设计工作,加强森林抚育、封山育林,推广不炼山造林、多树种造林、新型索道集材等经营措施,加强复层林、异龄林、混交林和大径材等的培育。

2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实施分区分类经营,

将林地划分成为生态林和商品林,管严生态林、放活商品林,充分实现森林生态作用。现阶段,我国国内的生态公益林数量较少,与国家提出的相关标准仍有一定差距,因此在森林可持续经营中要做好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工作,不断增加生态林的数量,并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开发生态

旅游服务。这样可在满足人们对自然追求的同时推动经济的发展,并提高森林可持续经营水平。

3加强对天然林的保护。天然林对于改善生态

环境与生态平衡的维护对于区域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天然林作为地球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与恢复工作应放在突出位置。天然林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高度的生态服务功能,能够有效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减缓环境污染,并为众多野生动物提供栖息繁衍的场所。 为了更好地保护天然林资源,应当加强法制教育与宣传引导,使周围居民充分认识到天然林的价值与保护意义,自觉抵制任何形式的破坏行为。同时,应组织专业团队进行定期巡查,严厉打击非法砍伐、毁林开荒等违法行为,并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与布局,实施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 具体到操作层面,应积极开展并完成省级、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制定详尽且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在此基础上,可以划定特定的生态保护区,实施严格的封闭管理,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性采伐和农业开垦活动。为了进一步提高天然林的防火能力,还可以在林区周边合理设置防火隔离带,清除易燃物,减少火灾隐患,从而有效保障天然林的安全。

四、结语

森林在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同时,林业的发展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缓解就业压力。因此,推进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十分重要,可充分发挥森林的巨大潜力。为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我国相继出台了诸多政策,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今后应继续加强对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探索,以促进森林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洁.浅谈森林可持续经营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9):265.

[2]刘奇鹏,林业可持续发展和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理论[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0):267.

[3]罗利平.浅析森林可持续经营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J].中国林业产业,2016(11):187.

作者姓名:曾春辉. 性别:男. 籍贯:江西万安 学历:大学本科 职称:林业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