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价格的控制策略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王丹丹 綦瑞娟

山东华标招标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山东青岛266000青岛汇智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000

摘要

招投标价格控制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本文从宏观经济环境、工程自身特点、企业因素、市场竞争等方面,分析了影响招投标定价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成本测算、优化设计施工方案、加强风险管控、灵活应用报价策略、强化过程控制等关键策略。同时,指出完善内部管理、加强人员培训、应用信息化手段、建立行业自律监管等配套保障措施的重要性。通过系统分析和理论探讨,为建筑企业在招投标定价中进行科学决策、提升中标率和经济效益提供了有益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

建筑工程;招投标;价格控制;成本测算;风险管控

正文


引言: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工程项目招投标已成为行业内广泛采用的承发包模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科学合理地控制投标报价,对于建筑企业提升中标率、确保项目盈利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规范招投标市场秩序的政策举措。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招投标价格的影响因素和控制策略,对于建筑企业适应新形势、把握市场机遇、提升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1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定价影响因素分析

1.1宏观经济环境因素

  宏观经济环境是影响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定价的重要外部因素。国家的经济政策,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对建筑行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有着直接影响。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可以刺激投资,扩大建筑市场需求,为企业提供更多的项目机会;而紧缩政策则可能抑制建筑投资,加剧市场竞争。同时,建筑行业本身的发展趋势,如产业结构升级、绿色施工、智能建造等,也会影响项目的技术路线选择和成本投入。企业必须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准确把握行业发展方向,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和资源配置,才能在招投标定价中做出科学决策,赢得市场竞争优势。

1.2工程项目自身特点

  每个建筑工程项目都有其独特的特点,这些特点直接影响着招投标定价。项目的规模大小和复杂程度,决定了所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数量,以及组织管理的难度系数。大型复杂项目通常需要更高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相应的成本投入也会更高。建设标准和质量要求是业主方的核心诉求,直接影响项目的设计方案、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等,进而决定了成本的高低。特别是在全装修交付、绿色建筑等新趋势下,高标准、高要求已成常态,企业必须充分考虑并合理估算由此带来的成本增量。项目工期的长短和时间节点的要求,也会影响到人员配备、机械使用、现场管理等成本因素。工期要求越紧张,赶工增加的成本就越高。只有全面评估项目自身的特点,才能做出科学的成本测算和报价决策。

1.3建筑企业自身因素

 企业拥有的资质等级和行业信誉,是其参与投标项目的基本门槛,也是业主评标的重要参考。高资质、高信誉的企业在同等条件下更容易赢得业主青睐,议价能力也更强。企业的技术实力,包括专业人才队伍、专利技术、施工工艺等,决定了其承接项目的能力和创新潜力。管理水平则影响着项目实施过程的效率和效果,直接关系到成本控制和盈利空间。此外,企业在同类项目上积累的丰富经验,如设计优化、材料选择、施工组织等,可以帮助其更加精准地评估项目风险,优化资源配置,从而在招投标报价中更具竞争力。因此,企业必须注重自身综合实力的提升,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

1.4市场竞争状况

  建筑工程项目的招投标是在特定市场环境下进行的,因此市场竞争状况对定价策略有着重要影响。潜在竞争对手的数量,直接决定了竞争的激烈程度。当有众多企业参与投标时,竞争会更加充分,定价策略往往需要更加激进,利润空间也会受到挤压。反之,如果竞争对手数量有限,则可以采取相对温和的定价策略,以获取更高的利润率。同时,竞争对手的报价策略也是需要重点关注和分析的。通过对市场竞争格局和竞争对手的深入调研,如竞争对手的资质实力、历史报价数据、中标情况等,可以更好地预判其可能采取的报价策略,进而制定出更具针对性和竞争力的定价方案。只有既立足自身实际,又充分考虑市场竞争环境,才能在招投标中脱颖而出,赢得项目和利润。

2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价格控制的关键策略

2.1科学合理的成本测算

  招投标价格控制的基石在于科学合理的成本测算。缜密周详的工程量清单是一切成本估算的基础,它需要建筑企业严格依据招标文件和施工图纸,将项目各阶段、各工种、各部位的工作内容逐一量化、细化,形成覆盖全过程的完整账目。在此基础上,企业要充分运用自身项目经验和成本数据积累,并综合考虑市场价格波动、项目特点、风险因素等,对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费、管理费、税金等各项成本支出进行细致入微的测算核对,确保数据准确无误、逻辑严密,不留任何模糊空间。成本测算的最后一环则是利润率水平的合理确定。企业必须在保证合理利润空间的同时,综合权衡自身发展战略、市场竞争态势、业主支付能力等多重因素,找准平衡点,最终以一个富有竞争力又不失公平合理的利润率,完成整个报价方案,为招投标成功奠定坚实基础。

2.2优化设计方案和施工组织

  在招投标价格既定的前提下,建筑企业还需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精益求精、持续优化,方能最大限度地控制成本,实现盈利目标。设计方案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企业要充分发挥设计人员的聪明才智,在确保建筑功能和品质的基础上,去繁就简、优化设计,减少不必要的材料浪费和工序冗余,做到经济实用。而巧妙的施工组织犹如一盘精心布置的棋局,企业要统筹兼顾各方资源,精心编排各专业工种和工序,让人员、材料、设备在时间和空间上形成最佳配比,减少窝工、返工等低效现象,保证工期,创造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与此同时,积极引进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也是控制成本的重要手段。例如BIM技术可优化设计、模拟施工,装配式建筑可提质增效,新型建材可降本增效。唯有在设计和施工的各个环节精雕细琢、与时俱进,企业才能在成本控制上炉火纯青,不断开拓盈利空间。

2.3加强风险管控

  建筑工程项目往往暗藏诸多风险变量,稍有疏忽就可能使盈利预期化为泡影。因此,细致入微的风险管控必须始终与招投标价格控制策略如影随形。建筑企业要练就火眼金睛,对原材料市场价格走势、人力资源市场供需态势、业主信用状况等进行全方位市场调研,对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进行周密评估,并据此划分轻重缓急。在此基础上,企业要通过与业主、分包商等利益相关方的反复沟通和协商,找到风险分担和转移的最佳方案,尽可能将风险交由最有能力管控的一方承担,避免自身陷入被动。与此同时,面对招投标过程中的重点风险,企业还要未雨绸缪,事先制定周全细致的防范和应对预案。这样,一旦风险发生,便能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最大程度降低损失。可见,将风险管控意识根植于招投标全过程,企业才能为一个风险可控、利润稳健的报价方案提供坚强保障。

2.4灵活应用多种报价策略

  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建筑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独特优劣势、市场供需变化、竞争对手动向等因素,对报价策略进行灵活多变的组合拳出击。对于不同类型的项目,要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技术门槛高、企业有特色优势的项目,可考虑适度提高报价,彰显独特价值;而技术含量低、竞争者众的项目,则需以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参与角逐,通过薄利多销争取更多机会。同时,企业还要擦亮慧眼,精挑细选最契合自身禀赋特点的项目资源,宁缺毋滥,避免盲目铺摊导致资源浪费。此外,还要对招投标全过程保持高度敏感,根据最新动态及时调整报价策略。通过认真研读标书,揣摩业主心理;通过分析同行报价,把脉市场行情;通过反复测算成本,权衡利弊得失。在招投标的每个时间节点、每个关键环节都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同时又能见机行事、当机立断,企业才能在错综复杂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斩获丰硕成果。

3招投标价格控制的配套保障措施

3.1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建筑企业要将招投标价格控制策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必须以健全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为支撑和保障。企业要本着精益求精、与时俱进的理念,在广泛调研、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制定出一套涵盖成本测算、风险控制、合同管理、采购招标、过程控制等方方面面的制度规范,做到全面系统、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可操作性强。同时,还要完善相应的组织架构,明确主体部门、岗位和人员的职责分工,建立高效顺畅、有机衔接的业务流程,做到无缝对接、环环相扣。此外,企业要切实营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严谨氛围,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杜绝暗箱操作、搞特殊化,确保制度不成一纸空文。只有构筑严密完善的内控制度,企业的各项管理行为才能全面受控,招投标价格战略的落地实施才有坚实后盾。

3.2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教育

  作为招投标价格管理战略的执行主体,建筑企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高低,直接关乎企业能否规避风险、节约成本、提高中标率。企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将人才培养视为重中之重。要定期组织全员培训,引入前沿理念和实战经验,系统提升员工在招投标报价、施工组织、成本控制等环节的专业技能。培训形式要灵活多样,既要有讲师现场授课,又要有实地观摩交流,还可采用情景模拟、案例研讨等互动方式,做到寓教于乐、学以致用。与此同时,企业还要积极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通过搭建人才成长平台、完善绩效考评机制等,激发员工不断进取、自我超越的内生动力。培养一支执行力强、业务精湛、经验丰富的高素质员工队伍,企业才能在错综复杂的市场竞争中运筹帷幄、无往而不胜。

3.3积极应用信息化管理手段

  在数字时代的今天,信息化管理已然成为现代建筑业的必由之路。而将信息技术与招投标价格管控策略深度融合,无疑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企业要积极引入BIM、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为价格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数据支撑。比如,可通过大数据分析洞察市场价格走势,通过BIM模拟优化设计方案,降低工程造价。同时,企业还要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将业务流程电子化、数据流动网络化,实现各部门、各环节无缝对接、实时共享,最大限度地减少信息孤岛和沟通成本。此外,在信息安全方面也须未雨绸缪,建立完善的身份认证、权限管理、数据备份等安全保障机制,避免核心数据外泄或丢失。总之,让信息化的力量与招投标价格管控策略携手并进、交相辉映,才能为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傲视群雄。

3.4建立行业自律和监管机制

  规范有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是招投标价格管控的重要外部条件。建筑行业组织和政府监管部门要通力合作,共同营造"天时地利人和。一方面,行业协会要发挥自律功能,制定行之有效的行业公约和操作规范,引导会员企业诚信经营、优质服务、公平竞争。对于恶意低价、围标串标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要予以严厉谴责和惩戒,绝不姑息。另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要进一步完善招投标法律法规,明确各方权责,堵塞制度漏洞;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于违法违规行为要做到露头就打、严惩不贷;要创新监管手段,充分利用大数据等技术甄别评标异常、识别潜在风险,做到精准打击。形成行业自律与政府监管的合力,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生态,建筑企业的招投标价格管控之路才能行稳致远。

结束语:控制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价格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筑企业从战略高度予以重视,综合运用多种策略和方法。通过加强市场研究、完善成本测算、优化设计施工、强化过程控制、灵活应对风险等措施,并建立健全相关配套保障机制,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精准制定报价策略,提高中标率,实现项目预期收益。本文对影响招投标价格的关键因素及控制策略进行了系统分析,但仍有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未来还需加强对招投标价格的动态研究,为建筑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践提供更加及时、有效的指导。

参考文献:

[1]辛渊.建筑招投标价格博弈与市场均衡性探析[J].中外企业文化,2023,(03):142-144.

[2]付威.BIM技术在地铁投标及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建设,2022,(06):149-151.

[3]黄星明.高速公路项目招投标中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1,44(11):195+197.

[4]孙吴.控制建设工程招投标价格的对策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04):43.

[5]杨明忠.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价格的控制策略浅析[J].经营管理者,2019,(11):70-71.

 


...


阅读全文